|
朝天宫古玩市场 |
盛世兴收藏。艺术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在催生“全民收藏热”的同时,也让造假者看到了“滚滚商机”。近些年,文物艺术品的造假狂潮,其范围之广、品种之全、数量之多令人瞠目。据保守估计,全国参与文物造假与营销者有三四十万之众。技术高超的造假手段、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混乱无序的市场经营……表面光鲜热闹的古玩市场,暗藏着乱象丛生的“收藏黑洞”。
造假网络遍布各地,形成产业链
地摊,是南京朝天宫一道独特的风景。每逢双休日上午,这里总是一派人头攒动的景象。不过,懂行的人都知道,想要在这里“捡漏”,除了眼力过人之外,还得碰运气。用一位资深藏家的话说:“市面上那些按古物来卖的,99%都是假的。”剩下1%的真品,基本上是文物贩子从农村收来的旧货,或是盗墓者的“贼赃”。
通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在朝天宫“练摊”14年的河南摊主姚明远。作为古玩行的“圈内人”,他谈起文物作伪的门道头头是道。以玉器为例,国内规模最大的玉器集散地在河南南阳市石佛镇,那里的玉器批发市场是许多文物商贩的必到之处。“进了市场,号称什么年代的玉器都能见到,稍微砍砍价,一般成色的东西几十元就能拿走,品相好一点的也不过上百元。这些批发来的假古董拿到市场上,碰上个外行,价格一下就能翻个几十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文物市场已经形成了产销一体的“造假产业链”: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厂、作坊负责生产,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假文物批发给文物贩子,最后经古玩市场或文物商店流入社会。业内人士称,文物造假网络如今已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作伪版图”:山西仿造青铜器和木雕佛像,河南主攻玉器、陶器、瓷器,沪浙一带擅长书画作伪。以年代为界,文物造假的“源头”又进一步细化:以玉器为例,“良渚玉”的批发市场在浙江湖州、“红山玉”在辽宁内蒙古一带、苏北地区则主攻“两汉玉器”;瓷器作伪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江西,前者主打汝、钧两大宋瓷,而近年来备受热捧的明清官窑青花,则以江西景德镇居首。姚明远表示,各地古玩市场的假货源头都是一样的,文物贩子要做的,就是摸准本地藏家的“胃口”,有选择性地去“进货”。
作伪“反鉴定”,专家看了也挠头
南京博物院一位鉴定专家曾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一批瓷器鉴定专家到景德镇某瓷器厂参观,其间厂方拿出两件大小、造型、纹饰完全相同的清代官窑青花瓷瓶,并声明两件瓷器真假各一。只要有人付10万元保证金,就可以凭眼力把真瓶子挑走。如果“打眼”选到赝品,只能自认倒霉。结果,一群专家来回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无人“应战”。
随着作伪手段不断“进化”,文物造假从早些年的“粗货”,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细货”,很多仿品连鉴定专家看了都挠头。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经说过,过去作伪是“老乡对专家”,东西出来破绽很多;现在是“专家对专家”,你能看出毛病的地方,人家全给抹掉了,行内称之为“反鉴定”。
“沁色十三彩”本来是鉴别古玉的重要依据。比如,良渚玉器上经常能看到石灰状的沁色,行内俗称“鸡骨白”,这本是玉料在地下埋藏几千年后出现的钙化现象。不过,现在的作伪者可以很轻松地仿出这一效果。“我去河南进货时打听过,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把玉料放到火里烤,等快烧透时用冷水一浇,‘鸡骨白’的效果就出来了。”
入门不久的藏友方洪曾遇到过一件堵心的事。前两年,他在朝天宫古玩市场花2000元买了一件西汉玉璧,后经专家鉴定为赝品,当工艺品卖只值40元。他到消协投诉,得到的回答是“古玩市场为特殊行业,没有适应的法律条文作为处罚依据”;打电话到文物部门咨询,对方表示只负责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鉴定,不参与市场管理,“如果买到了盗掘文物,文物部门可以会同警方进行协查。”
文物造假泛滥成灾,折射出古玩市场在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方面的巨大漏洞。长期以来,古玩交易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行规:卖出去的东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买定离手,出门不退”。一位藏家告诉记者,早些年,古玩界的卖家还多少讲点“诚信”,作伪的东西一般“瞒时不瞒料”——即在年代上作假,用的什么材质还是说实话的。“现在根本不管这一套,只要能让买主上钩,什么招都敢使。”
打击文物造假、售假行为,在中国法律层面几乎是真空,以致有了如今“买卖真文物违法,买卖假文物不违法”的怪现象。对此,鉴定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文物市场进行规范整治,让仿古工艺和文物古玩市场得到良性发展。“一方面,要严厉打击生产假文物的工厂、作坊,掐掉假文物的发货源头。同时对仿古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制定严格规范,比如要求仿制类文物应有明显标识,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欺诈工具。” (朱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