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联合体欢迎合作,同时欢迎选择左旋名字和图形标志,通过左旋授权正确使用!!坚决反对盗版剽窃不劳而获!
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时事见闻
共同富裕
玄踪探秘
谈天说地
曝光警告
世界政治 智慧宝库
红星评论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左旋
»
谈天说地心想事成
»
街头巷尾
»
三名搅乱中国的经济学家被拍砖
红星时评
红五星评论
宗教历史探究
健康美丽
各抒己见 自由辩论
抗衰老返青春化污染
时政评论
共同富裕
共运
五大救星
良师益友
仙毛山
合作社与知青
左旋专业委员会
中国左旋
国际左旋
左旋国际高科技
左旋雨露
左旋;论战
找错投诉
批评建议 举报投诉
侵权鉴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地球王子
玄踪探秘
保护好人
保护青少年
地球王子不离不弃
地球王子圆满归隐
谈天说地心想事成
男女之间
街头巷尾
影视评论
企业高参良师益友
世界政治 智慧宝库
返回列表
查看:
3912
|
回复:
2
三名搅乱中国的经济学家被拍砖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25
生日
帖子
980
精华
0
积分
9405
威望
8425
金钱
8425 元
性别
来自
在线时间
15088
注册时间
2014-03-11
最后登录
2025-03-0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红五星
组别
论坛元老
UID
25
生日
帖子
980
精华
0
积分
9405
威望
8425
金钱
8425 元
性别
来自
在线时间
15088
注册时间
2014-03-11
最后登录
2025-03-05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1-24 17:45
|
只看楼主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清华侯若石教授点名批评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你怎么看?
2017-11-22 武连峰-好文共赏
来源:凯迪社区【注:凯迪是中国右派大本营】
近日,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侯若石教授,点名批评了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等三名对我国经济改革理论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学家的某些理论观点,认为他们的改革理论是“嫌贫爱富”,是从西方搬来的并且已经落伍的、正在走向没落的理论。 侯文同时尖锐地指出,三名经济学家鼓吹的英美式“现代企业制度”绝对不适合我国国企改革的模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侯文的发表,立即在经济学界和有关方面的引起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据我们所知,这篇文章除在网上不断大 量被人转贴外,《中国改革》、《前线》、《社会科学报》等有较大影响的刊物和报纸也纷纷转载或邀其另行撰写了内容相近的 文章发表。为使广大网友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本刊现将侯文摘要发表,供读者参考。
侯若石其人:
1982年在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关系和外国经济制度研究。现为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006-2008年)。中国法学会WTO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全球生产体系、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国际经济关系。
一、在“制度创新”大旗下的历史倒退
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主张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学家不断发表维护高收入者利益和歧视低收入者的 观点。
比如,张维迎认为,目前出现的一些企业家不依法纳税的现象不是犯法,而是犯错误。有的学者认为,贫富差距不平等是必然的。 如厉以宁认为,结果平等是不应该的,机会均等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弘扬一种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公平观念。好比一个 大家庭,家长指定老二上大学,老大去打工做苦力供养老二,但由于他们对大家庭有“群体认同感”,就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公 平。这些学者坚持认为,不能笼统地用基尼系数来说明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不是靠“杀富济贫”就能解决的,市场经济中的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是必然的、正常的现象。
目前,中国城市最贫穷的人与最富有的人财富差距不断拉大,在一些国有企业集中的地方,这个现象更为突出。这一切都是在 “制度创新”的旗号下进行的,其理论基础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解释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 总是围绕“产权”而展开,并且过分强调企业经理的作用,甚至把企业经理的地位置于所有者之上。
所以,现代企业制度所采用的公司治理方式是专制性的,是集权制度。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认为,通过民主化程序来解决企业决 策分歧非常没有效率,因此,企业只能由经理人搞**. 厉以宁等人嫌贫爱富的观点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有密切关系。这种理论在 国企改革中的主要作法是企业产权变更和对经理人的股权赠予。所以,厉以宁、吴敬琏、张维迎等在中国改革中最有影响的几位 经济学家,都主张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向经理赠送企业股权。然而,事实说明把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变更和股权赠予说成制 度创新是荒谬的。
首先,根据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这些著名学者提出的股份制理论推行的所谓“制度创新”根本不是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而 是古老的企业制度。例如,在一些地方,经理人收购成为产权变更的主要方式。且不说经理人借此侵占国有企业资产是否合理和 合法,从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历史看,这就是历史的倒退。有些国有企业变为总经理一个人所有,企业实际上成为家族企业;有 些国有企业为几个经理人所有,企业成为合伙企业。在企业发展历史上,这两种企业制度都是最原始的企业制度。
其次,根据吴、厉、张三人提出的公司治理理论,所采取的“制度创新”方法是“张冠李戴”。在西方,不同的公司治理体系采 用不同的治理方式。例如,股权赠予被广泛应用在英美公司体系,而在不实行这个体系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它就不是激励经理 人的主要方式,在企业经理人从公司获得的财富中它的比重就不大,甚至为零。
把股权赠予搬到中国来,作为激励经理人的方法是极不合适的。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国有资产所有者成 为大股东,这与以大股东为主的德日公司体系更相近。在这个体系中,由于大股东有能力直接监督经理人,股权赠予的必要性因 而大大减弱。今天,即使在英美体系中,减少和控制股权赠予也正在成为公司治理革新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反而放大它的作用, 这是历史的倒退。
二、“现代企业制度”是落伍的、正走向没落的企业制度
1 、现代企业制度忽略生产能力的发展,片面强调交易成本和激励机制是完全错误的
正当国内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极力鼓吹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时,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在研究这个制度走向没落的趋势。在发达国家, 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现代企业制度生存了近百年,正面临被改造的命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 的企业实践看,一个产品的生产经营已不再局限于一个企业之内,那种一个企业包揽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界 限开始被打破。因此,尽管不能否认现代企业制度曾经并且仍然是当今世界占主导性的生产组织方式,但它的局限性已经暴露于 世。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交易成本假说”(所谓交易成本,被定义为发现价格的成本),新 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决定一种经济体制结构的制度基础,因此,它强调交易成本,忽略企业的生产形态。它主张认为由于 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自己的经营代替了企业之外的市场交易所起的生产协调职能,在企业内部完全由企业家指挥生产,企业家 的行政指令高于一切,代替了市场交易。
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经理人在企业内拥有了专制权,于是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士利用这种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到20世纪90 年代末,美国最大的100 家大公司的“高管”的工资收入由1970年是普通劳动者的39倍,扩大到了1000倍。近年来,西方国家接 连出现大公司财务丑闻,暴露了现代企业制度专制性的弊病。高级经理们利用手中获得的公司股票和股票期权,从事非法交易, 为自己谋取暴利;通过做账,把大笔公司财产据为己有,对劳动者和社会大众造成严重危害。
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管”获得股权,成为企业大股东,造成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混淆不清,出现了 所有者缺位现象。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遭遇挑战。
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达国家,能够克服现代企业制度的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崭露头角。
有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包揽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界限被打破。因此,某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代替现代 企业制度,成为主导性的生产组织方式。近年来,国外经济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在积极推广新的生 产组织方式。
但我国经济学界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无视生产组织方式的新变化,仍把现代企业制度当作生产组织方式唯一的 选择,认为交易成本是决定制度结构的主要因素,认为它能彻底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所以,至今活跃在理论前沿的著名经济学 家仍把新自由主义的新制度经济学视为解释企业制度的唯一正确理论。他们主张的改革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生产组织的惟一方式;(2 )新制度经济学是解释企业制度的唯一理论;(3 )主张股东主导的公司 治理方式;(4 )过分强调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作用。
众所周知,决定企业存在的核心因素是生产力,而不是交易。现代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存在,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且,企业 本来就是生产单位,生产能力必然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因素。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把企业重点放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而忽略 对生产能力的发展。这种观点是极为片面的。马克思主义有关企业的论断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
西方的一些尊重客观事实的经济学家,尽管他们不会遵照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看问题,但他们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仍然得出了生产 力是企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的看法。同时,企业实践表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必然会相应变化, 而这是交易成本不能解释的。面对生产力决定论的合理性,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也不得不修正了自己片面的观 点,承认交易成本不是决定制度结构的主要因素。
我们不应否认交易成本是一种客观存在,也不应否认交易成本理论有其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的原理,现代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存在,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所以,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相比较,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更重要的是生产成本。但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却片面强调交易成本,忽略生产能力的发展,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对企业管 理者的激励上,过度强调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极为错误的。
2 、股东主导的治理模式并不是公司治理的唯一模式
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等人至今仍坚持交易成本理论,为的是说明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或治理结构是最有效的。
治理指的是处理不同利益者关系的方式。在西方企业理论中,现代企业的治理被称为公司治理,即处理参与企业的不同利益者关 系的方式。在中国,则被翻译为法人治理。在英语中,“公司”和“法人”是同一个词。但是,由于公司有自己的法人代表,如 果把公司治理说成是法人治理,就很容易把公司治理理解为只能由公司的法人代表进行。因此,国内有些学者把公司治理说成法 人治理的用意在于,把股东和经理人之外的其他企业参与者完全排除掉,进而将股东主导作为公司治理的唯一模式。
企业到底应该对谁负责?或者说,应该由谁指挥、约束经理?张维迎主张:以股东为主导,经理对股东负责,股东对经理进行控 制。由于监督经理是需要成本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股权送给经理人。又由于股东只要求一个“满意的利润”,只要企业利润大 于这个满意利润,经理就可以随意地支配超额利润。所以他认为,企业应该由经理人在企业搞**. 他还认为,“通过民主化程序 解决企业内的分歧非常没有效率,这种决策,是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官僚化体制。”吴敬琏则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 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这些说法是十分武断的,因为公司治理体系和模式具有多样性。当今世界公司治理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股东主导模式,其治 理方向是股东监督和激励经理人,控制经理行为。这种模式治理的一大特点是股东与经理人之外的其他企业参与者的利益与公司 治理无关。因此,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只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劳动者和其他企业参与者都被排斥在公司治 理结构之外。这种模式主要是英美公司的治理体系。
另一类是利益相关者模式。这种模式即是:劳动者、消费者、贷款者、供应商和企业所在地区的居民都要参与公司治理。在这种 模式中,治理的方向是限制大股东的权利,防止小股东利益被剥夺。因此,为了更有力地监督大股东,劳动者和贷款银行等也是 公司董事会的必要成员。近年来在西方,突破股东治理结构的局限性,已经提到各国公司制度改革的日程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 始实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方式。
张维迎为了反对利益相关者模式,居然说通过民主程序解决分歧,是官僚化体制。这种把民主化与官僚体制划上等号的观点,不 仅是一个逻辑错误,而且是无视劳动者作用的立场错误。
在世界各国公司治理模式和体系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张维迎、厉以宁、吴敬琏等人仍主张实行股东主导模式和英美公司治理体系, 不但再次显示他们的观点是片面的,而且表明他们是主张将劳动者排斥在公司治理之外的结果。
3 、三位学者主张的公司治理方向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张维迎认为,将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是误导,而应将经理视为“实际的所有者”。这就表明,他内心认为,企业权力应完全由经 理掌握,只有激励经理才能提高企业绩效。这个观点不但成为国内经理们利用手中经营管理权索取股票期权的理由,而且成为主 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经济学家们强烈要求向经理赠送企业股权的理论依据。本来,在发达国家,约束和激励公司经理人的 公司治理方式是多样的,例如,企业并购、大股东控制、投资者代理人参与、董事会组成的调整、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等,向 经理人赠送股权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而且,对这种方式的有效性,早就有人提出质疑。国外的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增加经理人的股权,与企业的业绩并不相关,而且, 这种作法对企业健康发展还有负面作用。比如,经理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股权收益,对投资项目采取保守态度,不利于企业的长期 发展。2003年,美国一家公司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认为,公司经理人的收入过高,赠送股权并没有改善公司业绩,应当 大力改革公司治理方式,减少经理人的收入。这些事实证明,张维迎等人提出的对经理人赠送股权进行激励的办法是片面的。
张维迎曾说:“从社会观点来看,资本雇佣劳动是合意的,因为只有这样一种机制可以保证经营工作由称职的人来承担。”为了 论证他的谬论,甚至污蔑广大穷人具有说谎的积极性。他说:“越是富有的人越没有积极性谎报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越是贫穷 的人越有积极性谎报自己的能力),因此,让资本所有者拥有当企业家的优先权是保证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占据企业家岗位 的重要机制。”正是由于张维迎、厉以宁等所谓主流经济学家这些年来不断吹捧富人,污蔑穷人,鼓吹贫富不平等的合理性,把 劳动者排斥在公司治理结构之外,才使得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在中国改革中转化成了主要为企业经理利益服务的理论。因此,说他 们的理论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谬论,并不为过。
三、公司治理应当着眼于提高企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针对企业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矛盾,发达国家开始反思现代企业制度。认识到现代企业制度除了放大了企业经 理的专制性,造成经理滥用权力,损害了劳动者和其他企业参与者的利益外,还造成企业以短期赢利为目标,影响了整个社会经 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由此,引起了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以革新公司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改革的要义是企业制度应利于 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首先,从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出发,重新界定公司治理的目标,做到公司与社会保持一致。把它从公司内部扩展到外部。 在任何国家,公司治理机制都有两个不可缺少而又不可分离的目标:一是扩大企业的业绩;二是确保公司与社会保持一致。20世 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外包生产的新趋势,一些加工制造业务或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了其他企业。原来由一个企业完成生 产经营的所有功能,现在由多个企业来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经营已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之内。
实现共同生产产品的目标需要长期稳定的市场,企业之间保持连续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变得极为重要,这样,就必须突破现代企 业制度的功利性、经营目标的短期性、治理结构的对立性。这就是说,公司治理不但要监督管理者的行为,限制经理人和其他企 业内部人滥用权力和侵吞企业资产,而且要确保企业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确保公司能够保护投资者和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保 护公司内部人的私利。
其次,重新定义企业的作用和地位。在任何国家,企业都是行使社会责任和经济发展职能的主要机构。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在全球范围兴起了一场要求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的运动。它强调,公司除 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当考虑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而这其中,劳动者的利益是公司社会责任中最主要的内容。
所以,公司治理机制应与政府共同引导及确保公司采取对全社会有益的行为,应将公司治理机制中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 代理关系扩展到公司之外,使社会与公司之间也成为委托――代理关系,即确保公司在行使自己盈利行为的同时,担负起一定的 社会责任。
在今天的西方国家,如果一个企业能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它的可信度就高。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最终或根本目标更应 该是为劳动群众谋福利,为全社会服务。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本应具有这种社会性。所以,我们应当让企业向有利于劳动者和社 会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按照张维迎、吴敬琏、厉以宁等人的那种只为富人服务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张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把 产权变更和股权赠予视为制度创新,那就只能是国有企业的全面私有化,只能是损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附一篇:卢麒元观点
市场化与私有化
——对厉以宁和吴敬琏的深刻批判
没有足够的哲学功底,就不要妄言经济学逻辑。妄言经济学逻辑,不仅仅会犯教条主义错误,还有可能导致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灾难。
吴敬琏先生和厉以宁先生,被捧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且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倚重,他们的经济学逻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然而,单纯就经济学水平而言,此二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哲学讲究辩证,经济学判断从来都是相对的,或者说经济学没有绝对是非标准。再深入一步,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是度的问题,也就是所谓边际效用问题。任何事情都存在局限性,正所谓过犹不及。
吴先生和厉先生走极端了。
吴敬琏先生推崇市场化。笔者阅读过吴先生的大部分经济学著作。老实说,吴先生的学问尚欠周严。吴先生的研究欠缺两样东西:第一,市场化效能的外部约束条件;第二,市场化效能的边际确定与控制。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第一,越是好的市场,越需要有效的行政干预;第二,市场是一个有限概念,过度市场化一定酿成灾难,必须确定市场化的绝对边界和效用边际,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实施有效地控制。换句话说,建立市场的同时,必须完善实施管理控制的制度和手段。否则,真理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吴先生及其弟子门生对推动中国市场化有贡献。但是,那种近乎宗教信仰的市场化理论,严重误导了中国政府对改革方向的认知。他们对于中国畸形的市场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要建立真正的市场,而不应该是建立“赌场”,更不应该是建立“屠宰场”。
厉以宁先生推崇私有化。笔者阅读过厉先生的大部分经济学著作。老实说,厉先生的学问不仅仅欠缺周严,还存在严重的道德缺失。厉先生对股份制情有独钟。很遗憾,厉先生却没有搞清楚公有制、股份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厉先生戮力推行的其实不是真正的股份制,而是狭义私有制。严格意义上的股份制,本质上是公有制的一种模式。厉先生所倡导的畸形股份制改革,是将国有资产通过违宪和违法的方式转变成为私有财产。这是打着股份制招牌,违宪违法地推行私有制。管理层违宪和违法的情况非常严重,旧股东(人民)未能行使股东权力,管理层私自将股东资产转移(侵吞)了,这是极端严重的犯罪行为。稍具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主体性缺失源于代理权越位。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在于抑制代理权越位现象,落实实名股东(从人大代表中抽签选择即可)的股东权力。笔者很惊讶,厉先生及其子弟门生却不想落实国有股权的实名股东参与方案,他们玩了狸猫换太子的游戏,他们促成管理层违宪和违法地将国有变成了私有。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私有化后,我国人民丧失了本就拥有的财产权,成为了一无所有的打工者。没有底线的私有化,无异于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本质上是对自由人进行奴化。老实说,古今中外都罕见如此无知兼无耻的“经济学大师”。
市场化和私有化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这种逻辑关系不是必然的和绝对的。恰恰相反,这种逻辑关系是或然的和相对的。市场化和私有化都存在绝对边界和效用边际。政府存在的价值在于寻找、控制、坚守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绝对边界和效用边际。笔者再重申一遍:过度市场化和过度私有化,将促成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自由,这是奴化自由公民的伪经济学逻辑,这种理论将导致人类文明的倒退。对“吴市场”和“厉股份”的荒谬经济学逻辑,我们早就应该进行彻底批判了。
哲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讲究高水平的对立统一。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绝对自由是以绝对不自由为代价的。没有红绿灯和斑马线,汽车的自由将让行人付出血的代价。我国主流经济学家,爲了让利益集团获得绝对自由,已经让全体国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完善对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管理、监督和控制机制,必须使市场化和私有化受到有效的制约和控制。在中国,绝对不能继续推进无底线的市场化和私有化了。这是对人民的犯罪。所谓“杀出血路”,不然“就是死路”,这哪里是在讨论问题?这种疯狂的态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这是在鼓动造反,这是在挑起革命。
本文最后,笔者想点评一下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该报告的核心仍然是两化:市场化和私有化。值得警觉的是,该报告的落脚点其实是在人民币上。请注意:
第一、人民币的币值取决于中国政府的备兑支付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可支配的财产和收入的总额。政府可支配的财产和收入的总额是共和国的财政实力,这是人民币发行数量的依据,也是人民币信用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减持国有资产、降低国家税收、增加政府负债等等建议,其意图均在于肢解国家财政职能,弱化中国政府的备兑支付能力。也就是为掏空人民币币值做前期准备工作。其终极目的是要瓦解中国国家信用。
我们必须集合并强化中央财政的职能,我们要准备打一场人民币保卫战。
第二、世行所谓的金融改革,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汇率市场化,其意图都是打破中国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理,为国际金融资本“屠城”暗开城门。所谓央行独立性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不过是为国际金融资本提供“屠城”的工具而已。
我们必须将金融主权牢牢掌握在党中央和全国人大手中,绝对不允许违宪和违法的行为肆意发生。我们必须牢牢控制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进程,绝对不能允许中国的金融市场失控。
第三、再分配问题超越了一般市场功能,必须通过政府强势介入来解决。其中,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转移支付是两种主要方式。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转移支付均为国家经济管理主权,此问题严禁任何境外机构介入。协助境外敌对势力侵犯国家经济管理主权,已经构成叛国罪,国家安全机构对相关人士应保持高度警觉。此份世界银行报告涉嫌侵犯我国经济管理主权,我国政府应向其发出严厉的警告。
我们必须加强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的综合运用,强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效能。同时,我们更迫切的要解决实质负利率和实质负汇率的严重问题,我们再也不能向资本特权者进行金融转移支付了。
笔者申明,笔者一向支持有序建立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长效机制,笔者甚至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笔者一再强调,一定要明确市场化的边界,一定要确定市场化的效用边际,并据此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手段。没有能力管控,就不要轻言松绑。老实说,笔者对有关部门的认识水平和管控能力始终存有疑虑。
笔者希望,有关方面多学一点哲学。最低限度,要做到两明:自知之明和兼听则明。在特定时期,在特定条件下,市场化和私有化存在着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辩证,要认识事务的相对性,不要搞绝对,不要走极端,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的对立统一。
就请吴先生和厉先生去颐养天年吧。就请佐利克先生回美国去忽悠吧。中国还是有一些爱国的、独立的、高素质的优秀经济学家的。关于市场化和私有化问题,中国人一定会给出系统解决方案的。
是认同他们的观点,
还是支持吴敬琏、厉以宁?
欢迎留下评论!
了解大势,平衡生活!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少即是多,“好文共赏”每天只选一篇好文与您不见不散。关注请点击文章标题下的“好文共赏”或搜微信公众账号"i-Sharing"即可,谢谢!
(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136
徐毅
批评的好,事实更胜于雄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处处推崇私有制,把国民的人心推向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境地,使国家的意识形态回到百年前一盘散沙的状况,尽管国家有共产党强大的执政力量,但这种潜在的危机优如一股巨大的暗潮,己成为国家向前发展危险势头。
2天前
125
weixin
不要把学术问题和爱国扯在一起,否则就显恶毒用心。
2天前
112
南天晓月
文化大革命中人又回来了。气候适宜下文革复辟的产物,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学术马屁”。
2天前
112
紫潮
感觉是妇人骂街,没有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博眼球之举。
2天前
110
天宇
这篇文章,写得好,批判有理、有据、有力,及时到位,点了新自由主义者的筋。新自由主义者维护的是少数人的权利,而无视大多数人的权利。他们反对国企垄断,而无视私企垄断;他们反对国企专制,而无视私企专制;他们反对对大多数员工的激励机制,而赞美和乐于对少数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等。说白了,他们心中的最爱,是私有制,而不是公有制;他们心中期待的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拉大,而不是逐步缩小等。他们那里知道或故意装糊涂,当两极分化发展到大多数人的贫困难以忍受、承受,必将会发生怎样一种变革?!
2天前
109
杨百越
无疑在投机揣摩,等待机会被看中。会有更多反对改革,回到从前的旧人和思想从坟墓里跳将出来的。
2天前
94
李明
这是要跪迎极左集权帝王回归的节奏吗?
2天前
93
老白
好文章。这三人无论在理论上很还是实践中,长期形成霸道。本世纪初,贵州一贫困地区政府请厉作顾问,他带一帮研究生去。我也参会,他们一来就问,有没有企业要卖?然后云山雾罩吹一通,吃好喝好走人。
2天前
84
陆磊
吴厉张有发言权没有决策权,批评一下无妨,如果在学术领域能行成自由批评的机制,则是华夏之福。
2天前
78
太原大雨
击中要害,良心之论,正义之声!说出了人民大众的心里话!
2天前
73
马德州
我认为侯教授对这三位经济学家批驳的很及时,改开以来吴历张三位经济学家大力鼓吹私有制,全面的市场化,把经济发展交给企业家,企业家控股,,,几乎垄断改开的理论,中国改开以来出现的乱像,贫富差踞的不断扩大,都与他们的理论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理论就是要把中国往资本主义道路上引导,而且还不是现代的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而改良过的资本主义,而是旧的充许资本家们无法无天的剝削压迫奴役劳动者人吃人的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全部改为私有制了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这个社会就是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天下,在底层的工农大众只有受压迫剝削奴役的地位,公平正义的好社会永远难以实现,共产党就会改变颜色不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很清楚的现实。在中国所有制一旦彻底变为私有制,离开了公有制,离开了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就沒有劳动人民的地位,沒有劳动人民真正意义的翻身解放,真的要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社会创造的财富再多也只属于少数人的,工农大众受压迫剝削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所有制的属性很重要,它决定着国家的性质,这个变了,无论多么华丽的理论都将成为极少数人的人间盛宴与工农大众的毒药与悲歌,理论工依者应该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上来构建我们的国家经济制度,否则,成干成万先烈流血牺牲換来的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成果真要付诸东流了。
2天前
70
朱达书
有什么气候就会长出什么苗。
2天前
69
涛声依旧
经济学家更有必要要遵守社会公德,爱国为民!为侯教授点赞👍
2天前
67
葛庆华
一觉睡到解放前。感觉像大字报,炮打谁谁谁。
2天前
66
醉我千年
舔屁股把屎都舔出来了!真是叫兽!!!
2天前
66
古月胡
某人说共同富裕在现在看来是个笑话
2天前
59
好汉
支持,社会的不公平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
2天前
53
翔鸽
不奇怪,那三名已经是前政府政策的代言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推手。他们富的差不多了,该轮到中国梦了,要共同富裕,劳动者也要当家做主,要有话语权了。
2天前
52
清风明月
支持作者观点!
2天前
51
酉平
你的方案呢?
2天前
50
山枫
一派胡言!
2天前
49
博格
私有化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增加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不患寡患不均!!!
2天前
48
黑风老幺
此文乃新闻联播及环球屎报的水平
2天前
48
吴文锋
这砖家想哗众取宠吧
2天前
44
陌上明德 双姐(6:00-10:00PM)
如果政府不接受,三个经济学家能对国家造成影响吗?
不要出了问题就找替罪羊,而是应该从国家本身上找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和进步的态度
2天前
43
杜全生
这也是经济论文?
2天前
41
黑风老幺
又一个舔菊的,大帽子乱扣,唯恐主子忽视他
2天前
41
黑白
候,极左意识,所有论点停留在空洞式,口号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误国害民。
2天前
40
巍巍中华
共产党的宗旨是消灭私有制。鼓吹抢劫瓜分全民资产让一小撮暴富复辟资本主义的吴敬琏厉以宁张逢迎能得重用,只证明党的路线已经错了,党已经从无产阶级政党变质为为一部分先富剥削掠夺大部分人民的党。
2天前
35
海阔天空
感觉侯先生和卢先生的观点是对的,因为如果任凭贫富极端分化、不受约束的自由极端泛滥,社会一定会动荡起来,贫富人群都不会安全的。
2天前
35
知鱼知乐
今昔是何昔?!见风使舵者纷纷出笼…
2天前
33
尘事如烟(dxm)
想出名就逮着名人骂,这是成名的捷径
2天前
33
火柴盒Come
哗众取宠,等待时机,上好之。学术马屁。
2天前
31
K'z赵江龙
老实说,这就是为了站队而站队的相互攻讦而已,严格来看,文中两位笔者的言论就不是片面,没有漏洞吗?尖酸刻薄的文风讨人厌,以笔为刀不如以梦为马。
2天前
31
三鬼子(みきこ)👹
就像恶狗咬人的赶脚。不像学者在论理。
2天前
31
金格玲玉
经济不可以失控。国有资产不可流失。
2天前
24
钱桂龙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现状
2天前
24
小学本科
写文章太差
2天前
19
大友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天前
19
麦子
每个人都有权提出自身的论点,不要就认为自己就掌握了真理去批判别人,现在时代不同了,要有基本的常识。
2天前
18
苏都ᠰᠤᠳᠦ
这是不是打老虎的前奏,比较好多国企高官都不干净。
2天前
18
袁彦
真理是经得起充分辩论的。请记住,我们的国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只有这样才能顾及广大人民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
2天前
16
锋
不管说的对与错,知识分子要互相批评,共同进步,才是国之福。
2天前
16
LAOLI
中国大陆的狗屁砖家都是狗咬狗,没有一个说人话!
2天前
12
梁老伯
这时候出这样的文章有背景,改革分岐巨大。有时倒退是必须的,否则无法向前,社会发展也一样,尤其我们国家。无忧。
2天前
9
伍开锡
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2天前
8
闲云野鹤王顺
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刻舟求剑。要承认各种经济理论的历史作用,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新时代需要新理论。
2天前
8
微笑
权不可分,利不可独。在发展的层面上讲只有少数能接触到趋势和认真分析现状。
2天前
7
BigRoddy
有一个那个什么儒出现了
2天前
5
李型军
这些专家就是理论知识足,有有时还误导企业主
2天前
4
朗月清风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物联网技术的突破性成长,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因婚姻制度崩溃而日益多元去中心化,那么生产领域也因为大规模的自动化智能化而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将来的企业绝不会规模宏大,而是由各个独立单元组成松散生产同盟并分别占据产业链核算各端以大数据配比按消费地而分配总装区域
分享
转发
TOP
101.226.225.*
未注册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1-26 11:16
侯若石教授对吴敬连、励以宁、张维迎仨的批判非常正确,抨其实质。他们仨所谓的理论,确实是搅烂了中国的经济,搅烂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搅烂了中国人的思想品德,应该彻底批判肃清。
TOP
101.226.225.*
未注册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1-26 11:19
侯若石教授对吴敬连、励以宁、张维迎仨的批判非常正确,抨其实质。他们仨所谓的理论¥FIeN0X29nFm¥,确实是搅烂了中国的经济,搅烂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搅烂了中国人的思想品德,应该彻底批判肃清。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红星时评
红五星评论
宗教历史探究
健康美丽
各抒己见 自由辩论
抗衰老返青春化污染
时政评论
共同富裕
共运
五大救星
良师益友
仙毛山
合作社与知青
左旋专业委员会
中国左旋
国际左旋
左旋国际高科技
左旋雨露
左旋;论战
找错投诉
批评建议 举报投诉
侵权鉴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地球王子
玄踪探秘
保护好人
保护青少年
地球王子不离不弃
地球王子圆满归隐
谈天说地心想事成
男女之间
街头巷尾
影视评论
企业高参良师益友
世界政治 智慧宝库
浏览过的版块
世界政治 智慧宝库
合作社与知青
良师益友
红五星评论
各抒己见 自由辩论
左旋雨露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