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协商 授权使用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防止脱水,就是预防疾病! [复制链接]

1#
一个大吃一惊的医学发现,口渴竟意味着.....

有书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防止脱水,就是预防疾病!

近来医学界发现:口渴意味着忍痛和提前死亡,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这么说。
F·巴特曼,是潘尼西林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亚力山大·佛莱明的学生。
他毕生致力于研究水的治疗作用。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医学界的秘密:

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

他不用药,仅用水,就治愈了3000多名患者。

巴特曼博士发现水可以治疗:

1.心脏病和中风:因为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阻塞。

2.骨质疏松症:因为水能使成长过程中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

3.白血病和淋巴瘤:因为水能够将氧输送进细胞,而癌细胞具有厌氧的特征。

4.高血压:因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剂。

5.糖尿病:因为水能够增加身体内色氨酸的含量。

6.失眠:因为水能够产生天然的睡眠调节物质—褪黑激素。

7.抑郁症:因为水能使身体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应。

身体缺水,和醉酒一样伤身!

当人发生轻度脱水时,思维就开始混乱,更危险的是,一旦脱水,自我感觉的精确评估能力开始下降,其后果相当于醉酒。

喝水的方法
喝水,不是喝茶,一天喝2~3 升的水,分多次喝,不是等到口渴时喝水。
尽量喝白开水,而不是碳酸饮料和咖啡。

茶、咖啡、葡萄酒和饮料,不能代替身体所需的天然水。因为这些饮料虽然含有水分,但也含有脱水因子,特别是咖啡因和酒类。

这些物质不仅会清除溶解它们的水分,还会清除身体额外的水分。

现代人包括大多数医生,不明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药物可以缓解病情,却治不好人体的衰老性疾病。

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了诸多疾病的产生。

巴特曼博士从医多年,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明明是身体缺水发出的信号,急需补充水分,但人们却用化学药品对付这些缺水信号。

更不幸的是这个错误还会持续,身体的病状逐渐发展得越来越复杂,用药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

这时,谁都说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渴死的。

这是新的认知模式和新的科学理念,当然,要挑战现代医学得到广泛认同不容易!

喝水不如会喝水!会喝水,可以分三次。
准备一个能装500~1000毫升水的保温杯放在床头。
第1次: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
第2次: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
第3次:晨起再喝300~500毫升。

如果担心起夜影响睡眠,白天就少量多次喝水,每次100毫升,以保持体内水分,晚上喝水节制。

水能解决多种健康问题

在现代医学发展史上,治疗人体功能退化性疾病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水的使用。这是一种简单而天然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防止脱水,就是预防疾病!

一般情况下,进入成年后,渴的感觉会逐渐衰退,我们身体内的水分会越来越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细胞的含水量也会逐渐减少,细胞内的含水量与细胞外含水量之比从1:1,减少至大约0.8:1,也就是说进入老龄后,每十年身体内丧失3升以上的水。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我们饮水是为了满足细胞的功能需求,饮水量的减少会影响细胞的活力。

巴特曼博士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实:病人脱水的信号,是通过身体的疼痛表现出来的。

不渴,也要喝水

人们都会对干渴和饥饿做出反应,以为二者都是饥饿导致的。

但是人们总是吃固体东西,身体就需要消化过剩的食物,导致干渴的感觉逐渐占据上风时,才会喝些水。

当干渴管理机制发生作用时,人体仅存的水分将会得到调配,并在需要时使用,这会使人体的整体运行机制发生改变,即开始生病。

如人体长期脱水,会导致依赖水分的人体功能暂时关闭或休眠,进而身体脱水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某些器官和功能的承受力就会达到极限。

水的角色也像人体清道夫,参与新陈代谢和排出废物。

水喝得不足,身体的代谢作用会迟缓不顺畅,废物累积在体内会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也让人精神变差,容易疲累。


如果依赖口渴的感觉去判断喝水,就会引起长时间脱水,主要是引起细胞内部脱水,结果导致生产神经传递素的“工厂”体内的氨基酸大量丧失。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的水分含量,将逐渐少于细胞外的水分含量。

细胞内部的水分逐渐流失,将导致水渗透平衡被完全打破,细胞的吸水性能和储水性能将会逐步丧失,这就是开始干瘪!

假如老年人体内的水分充足,将会有一个潜在的好处:它能提高蛋白质和酶的活性。

由于蛋白质和酶受所处自由水环境的影响,这意味着体内拥有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早衰和所有感官系统的过早退化。

仅仅依赖干渴的感觉做出判断,等到口渴才开始喝水,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等待口渴,意味着忍受疼痛。

作者: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有书君。
发布于 2019-01-02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