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穷穿不穷……”之配套语》
作者:楚木
华夏各地的河流,多小潭、深潭,名叫龙潭的多。雪峰山北麓、洞庭湖西畔,一条小河中的龙潭之上,自古就有一座桥,可连湘西北、湘东南,其地之名,称为:龙潭桥。
那时候,姨妈是裁缝,姨爷是公社食堂的厨师。而在解放前,家里就在桥边,开着饭店,相当于管吃、管住的客栈,也似古时的驿站吧。
一个做吃、一个做穿,所以姨妈就老是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调摆一世穷”吧,好让人们重视吃、重视穿。
那时,社会也是重视吃的,姨父祖传的厨艺好,在公社颇受器重,还入了党,常评为先进。不光当地,周围乡社如有贵重的宴请,也请他去掌勺,有时还上县里主厨。
他家,不论解放前,还是建国后,家境均好,宛如“吃不穷、穿不穷……”之写照。
其实,这句话,主要不是说吃穿,而是说调摆,调摆好吃、穿、用以及长远。
家里如何调摆呢?
姨妈常说的另一句话:“持家就如针挑土,败家就如浪打沙。”
她说这句话时,常晃了晃手中细细的缝衣的针。
持家,具有细节性,长期性,又有艰苦性,时时要避免败家。
这是江南;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国,是这么说的:“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习大大今年春天在京城说出这句俗语时,也是有语境的,也是有配衬的。
他是在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正如“针挑土”。
接着还有一句:“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
这句话,透露了以下考量:公务开支以及公务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要比以前少、比以前紧,以便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好、变轻松……
社会之间,可供分配的财富总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定的,这部门分配多了,那部门就少了,公务员分得多了,老百姓就分得少。
全社会的人,都一起涨工资、增收入,这样的情形是少数,不是常态,不能长久。
人世之间,也是对立、矛盾的情形多。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的情形少,修身、自省,辩论、斗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的情形占多数。
勤俭持家之风为贵为尚,就要对大吃大喝、奢光侈亮、嫖赌逍遥……这些败家之嗜好、鄙气,进行顽强地斗争,开展艰苦地革命。
国际之间,大多数的情形亦如此,此消彼涨,彼弱此强。没有只盛不衰的强国,也不可能两个国家一起发展成领头雁
(己亥仲春 云梦泽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