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协商 授权使用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罗援、彭光谦等:以“甲午”之名深思中国道路 [复制链接]

1#
2014-08-15 08:27:10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罗援 彭光谦等
2014,再逢甲午。今天(14日)下午,一场由春秋综合研究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观察者网等合力支持的2014“世纪中国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呼应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论坛以《回望“甲午”:中国与世界》为主题,邀请罗援少将、彭光谦少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和近代史学者、海军史专家姜鸣共聚一堂,以反思“甲午”为契机,探索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之道。
  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主持,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相关领导、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等出席。观察者网特此报道,以飨读者。
  

  以“甲午”之名深思中国道路
  在今年6月9日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全面回望甲午战争,既有对彼时世界形势、亚洲格局、中日关系的宏观把握,又有对战争准备、外交周旋、舆论向背的中观研究,还有对战局走势、军力对比、装备优劣的微观分析,一份份档案文献,一个个事实真相,生动描绘出真切而惨痛的历史图景,在在提醒着甲午年以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有必要走进历史深处,唤醒民族记忆,总结惨痛教训,知史鉴今,激起人们勿忘国耻、矢志强国的奔腾热血,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背景下,春秋综合研究院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一起举办以《回望“甲午: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2014世纪中国论坛,希望在当今变动不居、日趋复杂的国际格局中,通过对甲午战争的反思,探索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之道,解读中国道路以及今后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发展走向,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有益的建议。
  与此同时,在本届上海书展上,世纪出版集团还推出了甲午战争史研究第一人戚其章教授的名著《甲午战争史》;并先后出版了《甲午殇思》、《甲午镜鉴》、《甲午一百二十年祭》、《在龙旗下——中日战争目击记》、《北洋水师》和《甲午战争珍稀文献集成》等图书,希望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甲午战争的关注、认识与反思。
  

  在本届上海书展上,世纪出版集团一系列图书,希望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甲午战争的关注、认识与反思。


  回望历史
  论坛首先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致辞。他认为,甲午战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秩序。确立了西方式“现代”国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使西方势力深深地侵入亚洲。但是,今天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不同,中国和亚洲都已经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如何处理与亚洲和世界的关系,是中国构建国家战略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论坛由罗援、姜鸣、彭光谦和冯绍雷分别作主题发言。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少将认为,反思“甲午”,是为了拒绝耻辱。即使甲午战争中,清军在战略战术、武器装备、谍报后援等方面没有失误,依然摆脱不了失败的结局。罗援少将将甲午战争失败的归结为十大教训,其中体制落后、清政府贪腐,军队一盘散沙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甲午战争史专家,姜鸣着重讨论了甲午之前的中日关系问题。他指出,当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遇到相同的挑战,两国对于西方的回应几乎是同步的,但道路却迥然不同。甲午之时,清政府内忧外患,总体上国力衰落,缺乏再做战争的精力和实力。日本经历明治维新,中国经历洋务运动,但一个处于上升、一个处于下降,在二十余年里,渐渐地拉开差距,最终两国的态势发生了易位。
  

  展望今朝
  罗援、姜鸣回顾历史,彭光谦少将则展望今朝。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指出,今天的日本与甲午战争前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日本惊人地相似。面对经济低迷、政治动荡、社会焦虑、人心浮动的困局,右翼势力本能地做起了邪恶的军国梦。日本军国主义的武力扩张历来都是以中国为其主要对象,这是由其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战略诉求决定的。他认为,我们要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坚决维护国际法尊严。在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全面调整对日政策思路,随时准备以雷霆之势,粉碎日本邪恶势力的猖狂挑衅。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认为,在纪念甲午有必要从历史学、政治学等视角出发,考察现代化进程与对外政策、现代化和战争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从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一直到1905年日俄战争,乃是东北亚地区国际体系确立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段。有必要反思,在经过了在大体同一时段发生的、自觉和不自觉地以大体近似的改革为目标的现代化进程之后,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日、俄等主要国家,如何来处置他们之间的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
  

  在一百多年之后的当代世界,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目标,首先是努力提升体制和人本身的品格和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历史已经初步地提供了在大体和平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利益和意愿相互交换的基本格局。现代化,可以不一定意味着战争。今天的亚洲,在现代化竞争和冲突的重重迷雾中,依然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可以为争取和平的一系列条件,容当珍惜。也许,可以肯定地说,这远比打一场战争来得更加艰难,但是,这恰恰是值得告慰先人的一项无比重要的意愿。
  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也表达了他的意见,并针对各位嘉宾的主题发言提出问题,引发了嘉宾更深一步地思想碰撞。同时,也激起了台下观众的热烈反应,提问者争前恐后,展现了民众对于甲午、对于未来国际格局中中国发展方向的关注。
  (部分专家发言未经本人确认,以现场发言为准。观察者网明天将正式推出此次活动的视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