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协商 授权使用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习近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底线 决不能逾越 [复制链接]

1#
2014-12-03 08:58: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2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主持中央全深改小组第七次会议 习近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底线



  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会议指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这3项改革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关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关系密切,可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但试点工作中要分类实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提,决不能逾越。对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条件和范围要严格把关,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同时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这是关系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加强指导监督,严格把握试点条件。
  会议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特点,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整合用好各类公共文体设施和服务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等基本文化权益。
  会议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是为基层公务员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要继续抓下去,除了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外,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全面派驻就是要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派驻监督是中央纪委纪检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驻机构的主业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首要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派驻机构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派驻干部要牢记使命、坚持原则,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对党风廉政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
  会议指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有利于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利于排除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有利于构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的诉讼格局。这两项改革试点涉及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试点方案先在基础扎实、需求迫切的地方开展试点。这是新生事物,新开门面要站在高起点上,有整体性考虑和系统性设计,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制度。
  会议强调,进行改革试点,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改革试点的实施条件差异较大,要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探索。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
  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明年工作要点,特别是要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把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放到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抓落实的责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和可检验的成果形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分享 转发
2#

栾中校:习主席给新土改划定“三条底线”值得力挺

2014-12-03 17:34:28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栾中校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4-12-03/69568.html
核心提要:相信习总这“三条底线”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主流学问家多数可能不怎么赞成。但是,我必须说“三条底线”的确是在维护农民群众乃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济学第三派衷心希望国人力挺,左中右人群都应给予真心实意的拥护与支持。积前10年经验教训,党领袖再也不可以党不管党、党不管政。无官不贪与举国盖房子,救美国买国债与“四万亿”,已令我们何等地切肤之痛。


  经济学注脚习主席“三条底线”说

  ——人民经济学家  栾中校



  2014年12月2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研究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报道说“会议指出,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
  建议经济学包括国家,将“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作为今后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既然媒体与舆论总是说“土改“或“二次土改”,那就简称为二次土改的“三不原则”好了。
  习总等于在说土地制度可以改革,但有三个不可以。第一,不可以改变土地公有制度,这是遵守宪法,依法治国嘛!第二,不可以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保证国家重大安全,粮食安全嘛!第三,不可以损害农民利益,这是维护中国最多的老百姓利益,九亿农民嘛!九亿农民一旦失地,土地重新集中于“城市地主”,那不就是或遍地陈胜、吴广,或基本盘崩盘吗?!
  相信习总“三条底线”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主流学问家多可能不怎么赞成。但是,我必须说“三条底线”的确是在维护农民群众乃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济学第三派衷心希望国人力挺,左中右人群都应给予真心实意的拥护与支持。积前10年经验教训,党领袖再也不可以党不管党、党不管政。无官不贪与举国盖房子,救美国买国债与“四万亿”,已令我们何等地切肤之痛。
  也要指出,今后媒体工作者只能当照相机,记者的新闻报道必须照葫芦画瓢。比如,“三条底线”既然是习主席讲话的要求,那你就不要整什么“会议指出”了。我们从前那些笼笼统统新闻报道的“会议说”,会议后却无人负责的现象,难道教训还不深刻吗?!类似的东西都得力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化,圈画错了由习总负责,执行不力或偏差了,那就是政府转圈的责任喽!
  “三不原则”有了之后,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的配套必须跟上。
  所谓配套跟上,就是经济学要给出更为具体的定位,尤其行为过程的注意事项。这东西很重要,经济学若跟不上有些思潮或势力就会另加引导,前10年的许多实践证明有所化司空见惯。
  习主席的“三条”更多的意义,不在于“画圈”,而在于“划线”。
  一是,划“底线”。
  底线是不能破的,意思是说,底线之上的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干。
  二是,划“高压线”。
  高压线两层含义,①因为严重触及高压线必然祸乱国家根基,②所以必须违者必究,譬如挥泪斩马谡。“四万亿”雾霾人身,结果2012年雾霾死38万人,土地私有制雾霾人心,失人心则失天下,这可是婶可忍而叔不能忍的事。所以,谁都不能罔顾,这就是高压线的意思,谁敢碰谁就得亡,该亡者不亡,难道等国家亡吗?!当然喽,“亡”并不是要杀犯错的人,而是治病救人及时叫停,不总是给他犯错机会,因为他属于没有准备的人,至少是没有准备好。
  底线也好,高压线也好,它们都要求经济学在主要方向与方面,首先给出警戒线,就是首先放出来警戒线吧!
  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管你叫土改还是叫二次土改,叫土地流转还是叫土地确权,学问家都必须知道土地改革、土地流转与土地确权它们都不是指的“土地所有权”。习主席已说的十分清楚,中国土地就是公有制。而且,既合辙于国家宪法的原旨,又逻辑于攻关阶段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力的发展。
  不指“土地所有权”,那指什么呢?
  经济学第三派认为,它们主要或唯指“土地经营权”,无论土地制度改革还是土地流转,都是指“土地经营权”,经济学必须切忌指鹿为马、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等等,或者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建设性意见经济学与学问家统一口径,以后咱们叫“土地经营权流转”就行了,简称“地营权流转”。
  我以为,还是这样的好。
  一者,可防止不明白人误解。
  二者,可阻止明白人骗人。
  三者,领导们亦可少犯些经济学低级错误。

原载:栾中校博客  2014年12月2日

3#

司马南:一个在职官员的话

2014-12-04 09:00:01  来源:司马南博客  作者:司马南
现在有些乱相。別的不说,下面几条,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很深,不只是担心啊,而是感到后怕。  一,鼓励民企进入国企,特别是进入资源垄断性国企会造成少量富豪进一步占有国家(人民)的资源并依法合法地占有,弄不好会有后患。凭什么?有多少老百姓有能力投资国企?
  二、政府过渡放权造成在关系国民重大利益的事项管理上缺位,最后还是老百姓倒霉。政府不是管多了,而是没管到点上。
  三、降息、推行银行破产和存款保险,人为推高尚未规范的股市,降低货款利息刺激房地产,货币对美元贬值等,让老百姓甚至中产阶级的血汗钱再遭洗劫。
  四、电商平台的各种垄断与偷漏税进一步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结构,推大己见扭曲的市场。
  五、城镇化,土地确权等政策急促贯彻,弄不好会让人钻空子,喊着好听的口号干坏事。
  六、指导思想从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无形中丢了特色,如再走弯路会彻底让人失望。
  总之,除了漫骂、抱怨、揭露和追责,当下,社会也更需要善意的批评家。同时,需要真正代表民意的议事制度和体现科学公允的决策制度设计安排。
  “事缓则圆"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trl+Enter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