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关于严厉惩治侵权者的讲话>>> http://www.zuoxuan.net/YS/YS/2.asp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蔡金安:重读抗战史之二:国共在抗战中的大不同 [复制链接]

1#
2015-09-11 16:45:07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蔡金安

重读抗战史之二:国共在抗战中的大不同


蔡金安


自从上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国共两党对抗日的态度、观点、力度、效果上,是大不相同的:一个消极、被动,一个积极、主动;一个如一盘散沙,兵败如山倒,一个灵活机动,大量消灭敌人……蒋介石领导的脱离人民、腐败透顶的国民党军队,损兵折将,丢弃大片国土;而毛泽东领导的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军队,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巧妙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哪个党是有生命力的?事实已作出了回答。


一、国民党党首蒋介石是如何抗日的?


1、蒋介石将国民党变成新军阀坐视不管国土丢失


国民党先驱孙中山在世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方针,开启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都得到大发展。可惜好景不长,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在利用完共产党的帮助后,于1927年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举起了屠刀。从此,白色恐怖笼罩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民党的性质也日益反动、腐败,趋向没落。

蒋介石携黄郛、张静江、陈果夫等人于19261231日跑到庐山包下一间旅馆,密谋“清党”——清除共产党和有左倾倾向的国民党。从412反革命政变到1934年,8年间,除了杀害大批共产党员外,还杀掉37.13万国民党左派党员(见《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民国十八年中国国民党年鉴》)。

蒋介石如此“清党”后,导致国民党这个本来代表着“国民革命”的政党从此失去了党组内部的基层支持与广泛的民心的巨大财富。据国民党自己的官方数据统计,在清党之后,南京政府在全国统治区内的县、镇的党组织萎缩掉了80%,而村级的党组织几乎完全消失!代表着人民的国民党又一次回到了只剩军阀把持的时代。这一遗害,后来成为蒋介石与国民党总是不被人民认可的根本原因。因此,共产党与当时的人民称清党之后蒋介石与国民党是“新军阀”,说蒋介石是“人民的敌人”,完全符合史实。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蒋介石从来不为东三省3008.68万同胞的利益作考虑。因为他自己选择了“自绝于人民”,所以人民也必将抛弃他。


2、蒋介石对日本人友好


蒋介石把共产党当作自己的头号敌人,全力剿灭。而对日本人,蒋介石起初一直是以朋友相待的,只不过是被他当作“朋友”的日本人,并没真心把他当作“朋友”,而一直在利用他而已。


蒋介石拜访首相田中


1927115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曾访问过东京并拜访了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田中对蒋介石进行了一番劝诫,要旨可归纳为三点:

(一)“若未能安定长江以南,一旦被摘掉嫩芽之共产党再度萌芽生叶……此忧甚大……故以为阁下宜专念南方一带之统一。”

(二)“至于北方张、阎、冯之争斗阁下不必插手,此类争斗自己便会有所结果。”

(三)“世间动辄便称日本帮助张作霖,其实全然不符事实。日本绝对不援助张作霖,漫说物质援助,即便劝告一类其他帮助亦一切皆无。日本的愿望唯安心于满洲之治安维持。”

田中的这番劝告,核心是劝蒋介石经营南方,缓图北伐。田中给出的理由是:一则可以坐收北方军阀互斗之渔利,二则可以彻底镇压共产党。

蒋介石则说:“总理(孙中山)曾有言不得牺牲日本之利权。我亦相信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安全即中国之国利民福之安全……中国军队的革命运动是以中国及列强的利益为目的的……中国的排日风潮是由于日本帮助张作霖,吾人虽谅解日本之态度,然厌恶军阀的中国国民则误以为军阀是依赖于日本的。故日本欲帮助吾人同志早日完成革命,则必一扫国民之误解。事如若如此,满蒙问题应容易解决,排日亦能绝迹……”

蒋介石的意思是:我们一向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利,但我们一定要打败军阀统一全国,这是全国人的心愿。而你们日本支持东北军阀张作霖,所以国人仍然排日。如日本帮助我统一全国,则“满蒙问题”可以商量,国人也不反日。


蒋介石无罪释放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早在1913年就来中国充当军事间谍,是侵略中国历史最久、罪恶最大的日本战犯之一。他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担任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首席军事顾问,协助训练其部队,使之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成为各系军阀中的劲旅。1928年任日军步兵联队长,参加侵占济南的战争,是“济南惨案”的刽子手。

日本当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冈村宁次是日本少壮军人中的“精英”,跟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小矶国昭(后官至首相)、军事课长永田铁山一道,长期秘密策划侵占沈阳。当时,冈村宁次是大佐(上校),主管日本所有校级、尉级军官的调补,权力之大可以左右局面。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冈村宁次升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参加1932年侵占上海的战争。1933年曾代表日本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签订《塘沽协定》。

冈村宁次,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是最凶残的急先锋,抗战初期,指挥20万日军攻下武汉,打入湖南。在其担任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官时,实施极野蛮的“三光”政策,杀害我抗日军民数以百万计。

194411月,冈村宁次以其“战功”而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力主进攻四川“以最大决心,覆灭中国抗战根据地之四川省要域,制止中国军之总反攻于未然,并促使中国政府之崩溃,以利全盘之战争指导。”

可见,冈村宁次罪行累累,然而,19458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成果,电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不接受中共军队的受降。冈村宁次遵命,继续与中共对抗。此后,蒋介石向盟军表示对冈村宁次“侵华犯罪不予追究”,设法无罪释放了被中共列为头号战犯的冈村宁次,并聘请其为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特级教官。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蒋介石对日本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语录

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政府可同意与日本谈和,或可在不损我国尊严之前提下让出东北。——国民政府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转述蒋的口信(出自:193110月日本新闻)

日本终究不能作我们敌人,我们中国亦究竟有须与日本携手之必要。——蒋介石文《敌乎?友乎?中日关系之检讨》(193412月日本新闻)

奢言抗日者,杀无赦。——蒋介石在中日签定《何梅协定》后的讲话(1935年)

21928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蒋介石第一次实施了不抵抗政策,造成1万多中国军民死伤。此后,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直到西安事变爆发,才表面接受抵抗。


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


1、兵败如山倒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非常差劲,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非常恰当。

918开始,国民党军一路败退,此后,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等,国军几乎完败。到 193810月,随着武汉沦陷,华北、华中等大片国土和华南的一些战略要地落入敌手,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2、派系林立,不听指挥,自行其是


193311日,日军突袭山海关,七七事变前最大的战役——长城抗战就此打响。

34日,日军占领热河省会承德,溃不成军的东北军开始纷纷向长城一线撤退。地处承德与华北重镇北平之间的长城古北口,成为中日之间下一个必争之地。大战在即,一场意料之外的争吵却首先在中国守军内部发生。参战的是东北军107师、112师和中央军25师,指挥的是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112师师长张廷枢和中央军25师师长关霖征不听从王以哲的命令。古北口战役,中国军队数倍于日军,又先占据长城险要,但由于长官不听指挥自行其是,防守仅三天就丢掉阵地,并付出巨大伤亡。


3、打仗不行,祸害百姓却很行


典型的如花园口惨案和长沙大火惨案。

花园口惨案:

19385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造成890000中国人死亡。

长沙大火惨案

19381111日上午9时,蒋介石的密令到达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旋即张治中又接到蒋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的电话,内容是"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于是,长沙国民党当局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1113日凌晨2点有人失慎起火和另三处不明放火后,引发100多个纵火小分队队员在未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就全城点火。由于焚城的计划是严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动又是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故当火起时,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梦中。熊熊大火中逃命的人们,在拥挤和混乱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大火逼进水缸后惨死。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水缸避火,双双被活活煮死。30多名余太华金号员工躲进防空洞,全被烤焦致死。这场大火一直延烧了五天五夜。30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大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相当于抗战胜利后的1.7万亿元,约占长沙经济总值的43%

看国民党给人民造的是什么孽呀?!


4、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国民党军队抗日消极,反共却非常积极。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后,国军不断制造摩擦,造成八路军、新四军大量人员伤亡,最突出的是制造皖南事变。19411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三、共产党领袖毛泽东是怎样抗日的?


与蒋介石大不同,当日寇入侵中国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一直把抗日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丝毫的摇摆、妥协。


1、毛泽东最早提出抗击日本侵略者,并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共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3192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三省的宣言,又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同志到东北,领导各路游击队,并逐渐成为东北主要的抗日武装力量。针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1127日,刚刚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对外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32415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到1932年底,中共中央先后发表10多个文件。这些文件大多是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制定的。

19358月,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共产党和红军愿意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抗日党派和团体,共同抗日救国。1935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1936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毛泽东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制定了联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推动国民党政府从片面抗战向全面抗战转变。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向全国发出全民抗战的通电。19378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实际上是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


2、毛泽东主导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毛泽东的主张下,1937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包括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斗争和改编红军等,迫使蒋介石放弃了全面内战的方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822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实行既统一又独立、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


3、毛泽东明确指出了抗日战争的前途,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


19385月至6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透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国家性质、强弱、大小和战争的性质,明确指出,日本可以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抗日战争要经过艰难的历程,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胜利最后属于中国。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集中阐述了人民战争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成为至理名言。《论持久战》不但为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结合实际学习运用,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广泛传播,卫立煌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也对毛泽东的观点高度认同,甚至把《论持久战》带在身上当教科书。《论持久战》还在侵华日军中不胫而走,有的读后认识到了侵略战争的反动本质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落后性,成了反战人士,有的还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

《论持久战》成为世界十大军事著作之一,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不但指导了抗日战争,而且指导了以弱胜强的反侵略战争。


4、毛泽东主导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开辟了敌后根据地


19378月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军事问题时指出,抗日战争将是艰苦的持久战,日本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华北,上海是辅助方向。在此情况下,我军的主要作战地区是在晋察冀三省交界处,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牵制与相机消灭敌人。毛泽东提出了5项任务: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战略支持任务);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红军的作战方针是什么呢?毛泽东坚定地说,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红军整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毛泽东针对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在外线单独作战和在敌后建立根据地的实际,进一步要求八路军、新四军要获得如下“自由”:一是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二是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的自由;三是执行南京战略规定的一切自由;四是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自由。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战术一直为八路军、新四军所遵循,对壮大人民武装起了决定性作用。


四、共产党军队在抗日中的表现


1、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9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战斗中共歼灭日军1300余人击毙日军中佐二人。缴获了日军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全部烧毁),九二步兵炮一门(无炮弹)、七三、七五山炮弹2000余发、长短枪1000余支、机关枪20余挺。

平型关战斗震动全国,意义深远。第一,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战绩。其时,南线的淞沪会战一直处在胶着状态,中国军队伤亡严重。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和平汉、津浦路北段的大片土地迅速沦陷,阎锡山的晋军也是连续丧师失地。平型关战斗干净利索地消灭千日军,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闯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就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而它更重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第二,平型关战斗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第三,八路军以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的简陋装备,用甚至当时民间武装都看不起的武器,主动迎战日军的主力师团,并且首战大捷,突出地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第四,平型关战斗增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抗日战争规律的认识。毛泽东根据平型关战斗的经验,在1937929日进一步提出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不久,他把它概括为“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


2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3、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持久战和山地游击战是以弱胜强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主要战场。八路军迅速在敌后展开了全面的对敌作战,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大地建立起来。新四军成立后,华中抗日根据地也建立起来。敌后战场的开辟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立,使得日军腹背受敌。武汉沦陷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进攻,而以主要兵力转向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担负起了抗战的主要责任。

到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抗击着侵华日军的69%,伪军的几乎百分之百。到19454月,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华南抗日纵队已经发展到91万人,民兵200万人左右,包括陕甘宁在内的19块解放区,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而此时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并在19444月到12月的豫湘桂战役中溃败,丧失兵力多达五六十万人,使日军一直进攻到贵州的独山,逼近陪都重庆。


五、系列抗战纪录片《坚忍》披露的几个疑问


1、为何国共的“游击战”结果有天壤之别?


19385月,毛泽东写出《论持久战》,蒋介石也开始大谈游击战。

1938年末,经历了淞沪、武汉等投入兵力达百万上下的超级会战后,国民政府损失了大量的人员与装备。其陆军兵员已不及原编制的一半,海空军则几乎伤亡殆尽。为“持久待变”,蒋介石不得不开始考虑执行新的抗战策略。

19381128日,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召开,蒋介石在会上宣布:抗战自1939年开始进入第二期,该阶段要将全国三分之一的部队投入到游击战争中去。到1940年,国军的敌后武装发展到百万之众。

虽然国共两党都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但两者的敌后武装的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一盛一衰。起初,国民党在敌后建立了大量根据地,但到1943年大部分都丢掉了,相反,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却从陕北一隅迅速扩展到十余省,敌后武装力量也从最初的数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近百万之众。

两者的结果有如此的天壤之别,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之所以产生这样迥异的结局,根源在于国共两党领袖对“游击战”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区别。

蒋介石把游击战当成正规战,必须由集中的正规部队来担任“游击战任务”,对分散的民众武装,则表现出相当大的不信任。

而在毛泽东看来,游击战应该是去做“群众工作”,为了做好群众工作,原本集中起来的正规军还应该分散开来。为在八路军中贯彻这一游击战思想,1937921日,毛泽东曾特别致信彭德怀,要实行山地游击战的方针,就要在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能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无二的方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

可见,蒋介石只热衷于正规军,而毛泽东热衷于做群众工作,发展群众武装。


2、日军战报中是如何评价八路军的?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华北治安战》一书中,如此说到中共在华北的抗日地位:

中共是有铁的纪律的党组织,以党为核心,团结军、政、民进行所谓四位一体的活动。它以“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方针,将“抗日战”变为“政治战”,在建设解放区的同时,鼓励民众广泛开展“游击队”活动。至1941年,方面军才觉察到中共存在的可怕。


3蒋介石为何要创建新军?


194495日 陈诚接到蒋介石手谕,决定在原有部队体系外,组建一支新的部队:现定召集党员与团员各5万人,组织志愿军,以中自认军长,直辖6个师。

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深感现在的国军非常无能,毫无打败共产党军队的可能,所以他决定亲自创建一支新式军队,来挽救国民党行将灭亡的命运。

他在日记中这样描述:

今日最大之耻辱,乃国军败创,纪律废弛,内部腐化,外表枯竭,形同乞丐。此为目前之大耻,而为国际所诟谇之。


六、结语


同在抗日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取得惊人的战绩,而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这是由两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有先进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而国民党代表极少数大资产阶级利益,与广大人民为敌,所以终将衰败下去。

历史不会磨灭。无数英烈用鲜血写就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确立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军事路线,才有了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使得抗战取得胜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伟大领袖!


2015.9.1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