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规律不可违背 左旋能量 生命源泉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千亩耕地荒废七年垃圾满地 农民无地可种 [复制链接]

1#
2015-12-10 08:52:57  来源:央视  作者:经济半小时

导读:河津是山西的一个县级市,人口40多万,是山西重要的铝、煤工业县。多年的经济发展,让这个不大的县城已经拥有了两个大的工业园区。不过,前不久我们栏目了解到,就在政府倾力打造的工业区里,有一块闲置了七年的土地。


  垃圾满地,良田荒废,农民心痛不已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河津市的工业园区看到,这里的工业园区是企业众多,这些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也十分紧俏。但就在河津市,眼前这个由山西省政府倾力打造的河津市铝工业园区内,却有着一块近千亩的荒地。在林立的厂房中,这块长着成片荒草和堆满垃圾的闲置土地,格外引人注目。
  

  在河津市铝工业园区里,有着一块近千亩的荒地,格外引人注目。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常好村村民:荒了好几年了,时间长了,时间太长了。
  在知情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工业园区里这片占地面积近千亩的荒地,现场看到,荒草已经有一人多高,在大片荒草之中,是堆成了小山一样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垃圾中还有周边洗煤厂运来的石子,成片地堆放在地里。沿着田埂越往深处走,垃圾就越来越多。
  在荒地中,记者遇到了一名正在放羊的本地村民。这位村民说,这片荒地里以前就有他家的地。
  

  走进荒地,到处都是荒草和垃圾,越往深处走,垃圾越多。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干涧村村民史官亮:原来种过。现在不种了,现在收了,收走了。我们村的企业收的。
  史官亮告诉记者,因为自家的土地被政府征走了,家里没有耕地,现在他靠养羊维持生计。
  

  家中的土地被政府征走了,史官亮只能靠养羊维持生计。
  史官亮养的五十多只羊是现在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虽然耕地已经被征收走了,但看着这么多被征收走的耕地年年这么荒着,他仍然觉得很可惜。
  史官亮:肯定自个种着划算,自己种一年连玉米带小麦一年就够吃了,现在是买着吃面。
  曾经的耕地变成了现在的荒地和垃圾场,史官亮唯一能够利用这片土地的,就是每天能在这里放羊,他告诉记者,不仅是他们村,周边几个村子里的耕地也被征了。可是征走以后,这些土地上迟迟不见开工建设的动静,传说中的厂房也一直没有动工。好好的几百亩农田就这样被荒废下来。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常好村村民:马路一过去,就是这个路一过去那个荒地吗?也有我们村的,也有芦庄(村)的地,也有干涧(村)的,这三个村的地。
  村民们说,政府当时征收了涉及四五个村子,将近1000亩的土地。可是让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土地早早征收后,却一直闲置?尤其是在土地紧俏的工业园区内。
  在《经济半小时》记者走访过程中了解到, 2008年,这块近千亩的土地被一家名为山西振兴集团的电解铝企业“征用”,打算用来建设厂房。然而,此后没过多久,2009年,企业就停产倒闭,新的厂房也就一直没有开工。这块地就这样空了下来。
  记者在周边的村子走访时,也听到了同样的说法。村民们不断提醒记者,别看这片近一千亩的土地虽然堆满垃圾,长满荒草。以前都是成片地的耕地,多少年来,就一直是周边村民的“口粮田”。
  

  近一千亩的土地虽然堆满垃圾,长满荒草。以前都是成片地的耕地。
  记者:你们家是多少亩地?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村民原大爷:我有五亩地。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村民:这村里地就少,一口人就分不下多少。
  原大爷:没地了,你种啥呢,不就等那钱买面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津市并不是一个人均耕地数量富裕的县城。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的原大爷,今年71岁,他家里原来有5亩地,2008年的时候也被当地政府以建设铝工业基地的名义征用了。种了一辈子地的原大爷,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带着记者来到村外,试图找出那块他曾经耕种了几十年的五亩农田,却由于农田被垃圾掩埋,变得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耕地的模样。
  

  原大爷来到他曾经耕种了几十年的五亩农田,却由于农田被垃圾掩埋,变得面目全非。
  原大爷:我那五亩地,现在就搞不清楚了,这都(被垃圾)压过去了,原来到209国道以下,底下完全就是地。
  看着曾经耕种的土地,年年撂荒,也不见有人投资建厂,甚至惨遭破坏,原大爷实在于心不忍。去年他专门让儿子帮着在垃圾堆的不远处,重新拾荒开出了二亩农田,自己耕种。不过新开的这二亩地,也时刻面临着被迅速挺进的垃圾山吞噬的危险。
  原大爷:不光是我们这一辈,再下三两辈这都不能种地,你看你年轻,你说这能种地吗,这净是垃圾,你瞅这,这整个的都是垃圾,到盖下房的那一块。
  村民刘奶奶家的地也在前几年被征用了,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但她依然记得土地征用前那一年的好收成。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村民刘奶奶:我老两口种,那年打了一万两千斤(粮食)。
  75岁的刘奶奶和老伴原来靠种地为生,如今,她每天还要来到这块她曾十分熟悉的土地,不为操持地里的农活,而是捡拾垃圾堆里的废品,补贴家用。
  

  75岁的刘奶奶和老伴原来靠种地为生,如今,她每天还要来到这块土地,捡拾垃圾堆里的废品,补贴家用。
  刘奶奶:种了那一年,不让种了,我们就停了,我两个连扫街带拾破烂,(我们)在固镇村扫街,扫了七年街,拾了七年破烂。
  企业倒闭,政府推诿,土地使用不合法,收回成难题。
  2008年就征收的近一千亩耕地,为何迟迟不开发,荒芜至今呢?而这块地,又是被谁征用的呢?
  在河津市樊村镇芦庄村,村民王大哥告诉记者,2008年,当地政府建设铝工业基地的名义,向附近的芦庄、常好、固镇、古垛4个村子征用了将近1000亩地。当时,每个被占地的农户还和村里签了用地合同。在芦庄村村民王大哥家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用地合同书”。上面写着:
  “河津市铝基地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调整工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基地建设用地由市铝基地建设指挥部根据上级政府的批复要求统一征占和管理。”
  这份合同书中标明的用地期限是“从2008年7月1日起,到2038年6月30日。用地补偿标准是村委会每年支付村民人民币每亩1300元。落款有村民的签字、手印和村委会的公章。
  村民王大哥告诉记者,地虽然是2008年就征收走了,但土地上的厂房一直就没有建设过,但随着土地荒芜的年头越长,征占土地的“租金”,也发放得不那么及时了。今年,村民们对自己被征用土地的租金问题就很是发愁。
  王大哥:一直年年都给,年年都给,就是今年还没给。
  原大爷:现在是11月快满了,那钱还不知道在哪呢。
  企业占地七年,却一直没有开工建设。在河津市樊村镇干涧村,记者找到了这家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企业。气派的办公大楼和高耸的烟囱,宣告着企业当年的辉煌和红火。然而墙面凋落的瓷砖和厂房破损的窗子,又显示出这家企业如今的败落。记者走进企业的办公大楼,迎面出来的是一位看门的大爷。
  

  墙面凋落的瓷砖和厂房破损的窗子,显示出这家企业如今的败落。
  山西省振兴集团门卫:倒闭了。
  记者:什么时候倒的?
  门卫:六年了。
  看门的王大爷告诉记者,山西振兴集团曾经是当地最大的电解铝企业,电解铝企业是耗能大户,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可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因而企业在当地曾经发展得红红火火。员工最多的时候达三四千人,可如今却冷冷清清。
  

  山西省振兴集团在当地曾经发展得红红火火,可如今却冷冷清清。
  王大爷告诉记者,现在整个14层楼的厂区都已经停产,空无一人。记者上楼,随机敲了几间办公室的门,都没有人回应。
  在樊村镇干涧村往南,有一片占地面积不小的厂区,是振兴集团的电解铝二厂。现在,除了一名看门人外,偌大的厂区里空空荡荡,车间里还悬挂着原来生产时的宣传标语,杂乱不堪的地面和靠窗地面的积水,显示这里已经闲置很长时间。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振兴集团一名负责人的电话。他向记者透露了当初振兴集团占用土地的用途。
  

  现在,振兴集团的电解铝二厂除了一名看门人外,偌大的厂区里空空荡荡。
  山西省振兴集团某负责人:咱们当时要建一个10万吨的铝合金(项目),原来是弄个大项目,(项目)弄下来,香港那个资金也落空了。
  记者:集团后来是什么时候停产的?
  负责人:咱们是2009年,2008年下半年就停产了。
  距离振兴集团电解铝二厂不远的地方,有一处烂尾的厂房,据说是振兴集团没完工就停滞的碳素厂。高耸的烟囱、未完成的楼房骨架,孤零零地在长满荒草的田里静默着,展示着一段未完成的历史。和这个烂尾楼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就是当地政府为振兴集团扩建厂区上马新项目而准备的土地。然而这个新项目,还没开工就流产了。
  

  高耸的烟囱、未完成的楼房骨架,烂尾的厂房,展示着一段未完成的历史。
  负责人:最后那个资金落空了,项目也不能搞了,根据国家现在的政策也不能搞了。
  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因为产能增加远超过国家规划,3年间就有23个违规电解铝项目被清理,共计投资173亿元。停建和缓建的电解铝项目总能力达247万吨。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电解铝企业亏损严重,停产停工,甚至关门倒闭。振兴集团的电解铝企业,也没能幸免。
  虽然是企业经营出现了重大变故,导致了占用的土地没有能如期开发,但对于土地监管部门来说,让近一千亩的土地闲置这么长时间,其中的原因也让人感到了费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企业无力开发土地,情有可原,但对于土地主管部门来说,让土地闲置七年,既没有建设,也没有组织耕种,又是何种原因呢?
  在河津市国土局,记者看到了山西振兴集团当初用地审批的备案资料。2007年8月,河津市人民政府下发“占用土地通知书”,同意将樊村镇芦庄村、常好村、固镇村、古垛村等四村共计66.0000公顷,作为振兴集团10万吨铝镁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用地。但河津市国土局一名负责人特别向记者强调,这不是政府在征地,而是村民和企业相互合作,联手办企业,因此谈不上征地之后,政府部门不管理的问题。
  

  企业经营出现了重大变故,土地没能如期开发,近一千亩的土地长时间闲置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山西省河津市国土资源局某负责人:原来土地法实施办法上有村集体组织可以和企业联营办企业,也可以集体入股,也可以联合办企业,所以这个当时就按占地手续办。
  为此,这位河津市国土局的负责人还专门给记者提供了振兴集团于2005年7月5日和4个村子的村委会签订的“土地入股、联办企业协议书”。其中规定了每年的分红金额为每亩1500元。河津市国土局的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既然是村民和企业联手办企业,那么就不能按照国家的法规,进行闲置土地的强制性收回,因此,这一千亩土地就这样荒到了今天。对于这样的结果,国土部门认为自己也无能为力。
  但这样以耕地入股、联办企业的做法究竟是否合法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蔡乐渭认为,这显然是在玩文字游戏,国家的法规根本不承认这样的土地转让。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蔡乐渭:按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像这样的一个情形,就根本就不能在集体土地上进行建设,必须在国有土地上进行建设。所以它尽管不是土地征收,是所谓的占用土地,也没有法律依据。
  蔡乐渭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蔡乐渭:从咱们的材料来看,实际上是通过这个协议来回避以租代征的一个形式,我认为在法律意义上,还是性质上属于以租代征。
  专家认为,这种所谓“以租代征”的土地转让形式,在目前很多地方上也存在,但这是明显违反国家土地法规的行为,这是一种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违规行为。即便经过层层审批,但在国家法律层面上,这样的用地方式就是违法的,企业和村民签订的所谓联合办企业的合同,根本没有法律效力。
  蔡乐渭:它实质就是规避了土地征收的一个审批程序。同时也可能回避了,比如说用地转用的一个手续,还有可能逃避了缴纳相关的税费等等,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目前我们的法律也是禁止这种现象的一个存在。
  带着法律专家对于这种土地转让协议的解释,记者再度询问了河津市国土局的这位负责人,面对国家明确的法律法规,这位负责人这样回答。
  负责人:政府已经会都开过了,这要收回,进行收回呢,再和振兴集团就无关了。
  谈到严肃的法律法规,这位负责人很快转变了此前对于此事的看法,不断强调河津市政府目前正在积极处理此事,这块闲置了七年的土地一定会尽快收回。当记者继续提出希望能够看看政府部门收回土地的相关通知文件时,这位负责人却这样告诉记者。
  负责人:这没什么手续,政府研究决定的,收回去了。收回之后,老百姓能退给老百姓退,退不了的,暂时政府先给人负担。
  半小时观察 规避法律行不通
  我国是个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为了保护耕地,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农用土地的征用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早在1986年国家就颁布了《土地管理法》,2012年还公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但是在个别地方,一些政府部门却对这些法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面对舆论监督、上级检查,他们会想出种种貌似合理的理由搪塞推诿。看来我们缺的不是法律,而是对法律的尊重和落实。
分享 转发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trl+Enter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