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关于严厉惩治侵权者的讲话>>> http://www.zuoxuan.net/YS/YS/2.asp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康发展 [复制链接]

1#
2016-06-02 16:58:05 来源:求是网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核心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我国高校为什么要办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问题是和我们办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要办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大学,就必须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否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完全是一句空话。
  ■高校马院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干渠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发挥马院在理论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把马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环境,不讲空话套话;贴近生活,就是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富于生活气息,能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思想困惑;贴近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个体特质和发展需求出发,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富于亲和力,体现人文关怀。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 是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之一。搞好马院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忠诚于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事业的青年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如何更好地促进马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我们特邀请三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坚持马院姓“马”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好高校马院,关键在于坚持马院姓“马”。
  一、姓“马”是马院的根本原则
  高校马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规律性,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决定了马院的根本特性。建设马院,必须遵循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用科学和学术的力量回应意识形态要求,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工作。马院承担的特殊任务和使命,决定了马院的性质和建院的重点,体现了马院建设与其他普通学院建设的区别。因此,姓“马”是马院建设的根本原则。
  二、马院发挥了姓“马”的作用
  高校建立马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马院一经产生,就亮出了姓“马”的旗帜,喊出了“高举一面旗帜、凝聚一支队伍、建设一个学科、开好一类课程”“在马信马、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讲马、在马用马”等口号。马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姓“马”作为根本原则,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支撑、凝聚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推出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在体现高校正确政治方向和立德树人的宗旨等方面,发挥了姓“马”的作用。
  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院姓“马”
  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马院建设的重大意义。从马院承担的特殊任务和使命看,马院建设并不仅仅是单个学院的内部建设问题,也不简单是大学校内学院建设的局部问题。建好马院,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事关马克思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要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马院建设的意义,提升建设高水平马院的自信。
  理直气壮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马院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姓“马”原则贯穿于办院全过程,敢于回应各种意识形态挑战,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涉及意识形态建设方面,马院不能走中间道路,不能做所谓“开明绅士”。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办好马院的“重中之重”。坚持马院姓“马”,就必须把教材编好,把课上好,把教师队伍建设好。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马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单位。坚持马院姓“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好。既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也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还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积极为马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坚持马院姓“马”,建好马院,需要一定的政策条件保障。要改善对马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使得思想政治课在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出来,让马院的建设和贡献得到合理评价。要适当提高马院教师待遇,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者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马院教师感受到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特殊任务的崇高感、荣誉感、成就感。

  建设研究高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其中马院理当走在前列。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高校马院就要切实担负起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一、明确马院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职责与使命
  我国高校为什么要办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问题是和我们办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要办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大学,就必须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否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完全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大学如果不学习、不研究、不宣传马克思主义,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师生头脑,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各项工作,不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就不能叫作社会主义大学。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三项基本职能:一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二是围绕党和政府重大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三是根据党和国家需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这三方面的职责和使命决定了马院是高校中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马院办得好不好,就要看这三方面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做得怎么样。
  怎样才能办好马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马院赖以立身的基础和根本,教育教学是理论研究的归宿和目的。只有把理论研究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此,要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实际和问题,了解和研究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要把研究和教学落脚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脚于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这是高校马院的重要使命。
  二、正视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马院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阵地,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缺乏问题意识,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一些理论看起来花里胡哨,表面上很热闹,但是,中看不中用,根本原因是对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缺乏足够的阐释力。
  其次,从社会大环境上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抱有成见,觉得马克思主义仅仅是意识形态,不是科学,不值得研究。
  第三,马院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状况。比如教师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的手段和成果不够多,有效整合高校相关学科资源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力度不够等。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的要求,把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始终放在首位,以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核心,最终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致力于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充分发挥马院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中的作用
  建设理论研究高地,马院应切实发挥好主阵地作用。
  首先,应当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所谓理论创新,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回答时代的问题,完成时代的任务,从当代实践的“特殊”中发现“普遍”(“理”),从当代实践的“个别”中提升出“一般”(“道”),即所谓“即事见理”“即器见道”,实现“下学上达”。实现和完成这样的理论创新,需要我们做到“三不”,即不回避问题、不绕圈子、不无病呻吟。理论研究一定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注重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防止空对空、两张皮。
  其次,应当把研究和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院既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思想,更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理论认真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的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因应之道。
  第三,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马院要积极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的。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求我们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在想问题做事情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应有贡献。
  最后,理论研究应增强服务意识和看齐意识。马院的理论研究应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聚焦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重要思想理论动态,为党和国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服务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新的历史时期,马院的理论研究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定盘星,增强看齐意识,在多元中不迷失方向,不失去主心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党性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确保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来进行。

  着力培养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高校马院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干渠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发挥马院在理论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把马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的科学导向、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等重要特点,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科学导向、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帮助学生追求至真至善。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反映了世界发展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坚持科学导向,讲清科学道理,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反映的“事物的根本”,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力量打动和说服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价值导向。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鲜明的实践导向,要求我们走出小课堂,融进社会实践大课堂。既不能脱离实践从理论到理论,也不能仅仅关在教室里讲“实践”,而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把所学的东西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培养原则
  这是多年来我国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环境,不讲空话套话;贴近生活,就是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富于生活气息,能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思想困惑;贴近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个体特质和发展需求出发,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富于亲和力,体现人文关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要体现“三贴近”的培养原则,还必须努力把科研话语转换为教学话语。教学和科研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但教学毕竟存在着不同于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我们通常说要做到科学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就是指科研要为教学服务,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实践证明,把学术研究的语言、理论文本的语言和教材语言简单地直接搬到课堂上,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自觉地使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使理论文本的话语向符合教学传播的课堂话语转化。
  三、探索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
  最近北京启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它面向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的重大需求,跨部门、跨学校、跨学科开展协同合作,发挥新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具体来说,创新中心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打造五个平台: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丰富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平台、科学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和及时全面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必将有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
分享 转发
TOP
2#

光明日报:一些学科西化严重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

2016-06-02 16:56:4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邓晖

  让马克思主义发出时代最强音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2日 07版)

  

  韩震  

  孙熙国  

  郝立新  

  朱安东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邓晖
  嘉宾: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 孙熙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朱安东
  编者按:
  “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直指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今天,我们必须深刻思考: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出时代最强音?
  1 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让劳动者、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理论。只要这个目标追求还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其生机和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但近年来,社会上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杂音: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人认为“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我们不能漠视这些疑虑,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中国的前途。
  韩震: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是因为其科学性。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只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更是一种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二是因为它是与时俱进、开放发展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推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第三,凡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干扰时,我们就会走弯路、出乱子。无论“左”还是“右”的干扰,都曾给我们的事业发展带来许多障碍,教训惨痛。
  孙熙国: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价值和地位,由今天中国和世界对它的需要程度决定。马克思毕其一生,就是寻求劳动者的自由、发展和解放道路;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让劳动者、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理论。只要这个目标追求还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其生机和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一切理论和认识都来自实践。不同时代的理论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时代的不同生活实践和任务要求决定的。今天的中国人民期盼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向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呼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面对、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并由此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可能发挥应有作用。
  郝立新: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与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立足于现实世界或实践生活过程,强调要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是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显微镜和放大镜。它具有科学认识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维水平,更好地认识世界,洞察社会,把握人生;它具有社会评价功能,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评价社会现象,扬善抑恶,褒良贬劣;它是识别和批判伪科学和错误思潮或观点的锐利武器,有助于人们辨别是非,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健康发展。今天,面对现实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和研究中国问题,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种种矛盾,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构筑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朱安东: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苏东剧变的历史也证明,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建设就会遭遇挫折甚至失败。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进一步加剧,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之后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停滞和政治衰败的困局,无不验证了西方相关理论的“贫困”,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也在学界和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某些国家出现了马克思的一些著作脱销的情况。
  2 边缘化、被冷落,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
  “一些学科研究和建设离开了中国实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加分析地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
  主持人:学术界曾经流传一句顺口溜:“有的哲学研究者不好好说话,有的经济学研究者不说中国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者没地方说话。”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
  朱安东:在一些学科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同时西化倾向严重。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过时的理论,而把西方理论不加辨别地推崇为现代的、科学的理论,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指导实践;某些机构不顾国情引入并推行个别西方国家的学术评价标准、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在一些学科的科研中,一些杂志只发表运用西方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方法来进行研究的文章,少发或基本不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而在一些学术和政策论坛上,各种用西方理论来分析我国和世界的研究不少,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声音少见,马克思主义在这些论坛上“失声”。
  有些大学的专业教学中,围绕西方理论开设的课程数量和课时数远远超过马克思主义的课程数量;一些教师直接采用西方原版教材或中文译本,拒绝使用中国学者编著的教材,更遑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编著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在某些学科教材中“失踪”;教师在教学中对西方理论较少甚至没有科学批判;在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中,西方理论所占比重远远超过马克思主义,甚至不考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在一些学科中,原来一些学习马克思主义出身的学者被迫转向西方理论的科研和教学,不少青年学生冷落马克思主义而选择西方理论。这可能带来两方面严重后果,一是导致在青年学生中西方错误思潮流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严重,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二是误导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学为例,近年来中央每次有新提法,社会上就会有新自由主义的解读出现,试图影响中央决策和政策执行。而这两者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不得不防。
  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科研究和建设离开了中国实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加分析地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渐行渐远。一些学者的研究缺乏对中国问题的关照,无病呻吟,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国内外重要思想理论动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漠不关心,要搞所谓“纯学术”。一些理论看起来花里胡哨,表面上很热闹,但中看不中用,根本原因就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缺乏足够的阐释力。
  马克思主义在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失语”必然导致在教材中“失踪”。本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可有些学科的教材中见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子。一些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认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写出的教材,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说教,学术含量低,甚至没有学术含量。一些学者痛心地说,马克思主义在有些教材中已经到了全面失守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和论坛上的“失声”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时期以来,个别学者以与马克思主义唱反调为时尚,把赞同和宣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视为无知、教条和水平低下。久而久之,在一些地方便形成了将马克思主义“污名化”的风气,致使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羞于承认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身份。
  3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空间缘何被挤占?
  “出现这种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既有外来影响,也有我们自己的某些失误”
  主持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三个“失”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现实原因。
  韩震:出现这种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既有外来影响,也有我们自己的某些失误。譬如,过去一些“左”的做法,把马克思主义泛化,甚至用马克思主义代替具体学科,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还引起了许多人故意远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许多西方理论涌进国门,一波一波的“热”挤占了原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空间,不少人总认为西方的理论优于我们自己的。再者,大学中的许多新兴学科往往最初就在西方国家出现,学科建设初期从借鉴开始,有些教材都直接来自国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进行立场重校和话语转换相对滞后。
  孙熙国: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角度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人从心底里看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总觉得马克思主义仅仅是意识形态,不是科学,不值得研究。研究伯恩斯坦、考茨基是学问,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就不是学问;研究蒋介石和国民党是学问,研究毛泽东和共产党就不是学问。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放弃自己的阵地,去研究别的学科和问题,荒了自家的地,去种人家的田。
  郝立新:一是受世界范围各种思潮,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于低潮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等人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到20世纪后期,日裔美国学者福山提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将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统治的最后形式”。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论调风靡一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盛行,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持有偏见的学者提出了“淡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等口号。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面临来自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挑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和意义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一些人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的疑问,有的人还得出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结论。面对现实中的矛盾与困惑,各种思潮激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生命力被遮蔽,有人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疲劳”,希望单纯从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中寻求医治“现代病症”的药方。三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准备不足、创新性不够,在应对挑战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聚焦和回应重大问题的研究不足,学术话语的构建水平不够,国际对话能力不强,大众化的程度和效果有待提高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在场”和“发声”,导致了想“发声”而发不出声或发不好声。
  4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哪些挑战?
  “对中国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和关键”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源于历史和实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不少挑战。
  孙熙国: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说到底就是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和问题。
  从经济上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政治上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增多;从文化上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从我们党自身的发展来看,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主要表现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上述问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上述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和关键。
  朱安东:在这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发展创新的良好机遇,但也挑战重重:一是国际上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尚未根本改变,某些国家长期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再加上我国国内出现了利益多样化,西方错误思想在社会上、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得到现实力量支持,有着不小的影响。二是西方理论已在某些学科中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在个别学科甚至成为主流。主张西方理论的学者已经掌控了相当大的学术权力,在客观上把控了这些学科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被排斥、被边缘化,难以对学科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三是在某些学科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或者出现了一定的断层,或者创新不够、研究水平不高、影响力不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力吸引力不够,愿意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数量减少。
  5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发出时代最强音?
  “既要利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资源,又要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只有解决好这三个“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发出时代强音。
  韩震:解决这三个“失”不仅是转变理论表达方式的问题,更是学术研究的目的、立场问题。“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即使去做也会走样。“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在理论表达上,不能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新词向大众的头脑里塞一些概念、命题和学说,或把一些理论概念转换成汉语就万事大吉;在理论生成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从群众需要中寻找要研究的问题。最后,“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孙熙国: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和中国问题,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标准就是看你是否站在劳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解答,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根本路径和关键环节。
  郝立新:解决这个问题,还要有宽广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充分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既要利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资源,又要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要突显中国特色,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在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
  朱安东: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学术机构的领导要权牢牢掌握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手中;相关部门应对学术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进行对照检查,抵制西化倾向,保证学科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对掌握学术权力的杂志编辑队伍、评奖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进行整改,以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要高度重视对现有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引导工作。在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前提下,对一些长期宣扬西方错误思潮、恶意攻击党和政府的人员加强管理;对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加强培训,引导其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学科;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出身的学者,要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有关部门应对学生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进行调研;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应对马克思主义类专业课的课时比重、研究生考试中的比重等作出硬性要求;同时对相关教材严格管理,消除西方错误思潮在学生中的影响,保证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链接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建设欠规范
  有的学科点为了解决某些人的博士生导师资格问题而将本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有的学科点为了赢得可能的资源,以抓高校党建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由,将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等相关校领导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带头人或研究生导师。
  ●学科队伍后备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很多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研究方向分散,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服务;协作意识不强,往往处于单兵作战的教学科研状态,难以形成团队,难以产生合力。调查显示,一些学科带头人并没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
  ●生源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参加调研高校201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实际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从硕士专业背景来看超过50%的是跨专业报考。跨专业生源的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水平科研成果偏少,学科影响力有待提升
  科研成果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关注不够,还没有完全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应有优势和独特功能。具体表现为缺乏对党和国家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的关切、缺乏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回应;同时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服务,未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支撑作用。
  ——摘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