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台
- 论坛元老
- 44
- 995
- 0
- 10540
- 9545
- 9545 元
- 9696
- 2014-03-17
- 2023-09-05
|
1#
t
T
发表于 2014-04-27 09:55
|只看楼主
老龄化的中国”会成为骗子天堂?真的不相信假的当宝贝! 人间恶性事件层出不穷, 团结起来树立正气,抵制欺骗!
“老龄化的中国”会成为骗子天堂?
[这些恶心的家伙把一个个好端端的事情都弄得面目全非! 近日公布的一个官方数据显示,非法集资在去年达到了历史第二高峰。其中,以“养老”为噱头的类型是个典型陷阱。有外媒据此分析,认为“老龄化的中国”正成为骗子天堂。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呢? …[详细]
年老并不意味着被骗几率高,不能单以中国老人越来越多来做预判 [p=28, 2, left]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个观点是,老年人更容易被骗。所以,老年人越来越多的中国有更多的诈骗案这有什么稀奇呢?这个想法却是错误的。[/p]在心理学的视野看,的确老年人在面对骗子时有“缺陷”[p=28, 2, left]许多人认为,老年人被骗很简单,无非就是贪小便宜。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学者们研究发现,年纪越大,人们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都这样。去年的一项研究把年轻人和老年人分为两组,去看陌生人的照片,经过脑部扫描发现,受试的老年人对那些明显一看就有问题的照片毫无反应,而照片中的人奸笑、目光游移、身体后倾,有明显的不可信赖的动作。年轻人则相反。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容易知觉迟钝。(本部分参考“银发银发心理科普知识推广”《为什么老人更容易被骗?》)[/p]不过,以社会学的统计研究,老年人更为谨慎的金钱观能够避免他们被骗[p=28, 2, left]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ss)研究了1993年到2013年期间美国九项有关诈骗的调查数据。他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老年人的受骗几率更突出。九份调查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而加拿大的官方数据也是,在2013年,诈骗受害者的比例在60岁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罗斯的分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活重心从如何将收益最大化转变到了如何将损失最小化,他们花钱更少,对金钱支出也更加地谨慎。中国老年人在花钱上也是出名地节约,所以这样的道理自然也应该是适用于他们的。[/p]然而,倘若物质、情感两大需求变扭曲,被骗的概率就大大增加物质:当对养老钱、看病钱等物质保障信心动摇时,不安让老年人容易被骗局所吸引[p=28, 2, left]上文提到的罗斯教授的研究跨度很大,是从1993到2013年的20年间。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被骗的老人比例有增加的趋势。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是,在2012年收到的诈骗投诉中,有26%是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个数字在2008年只有10%,在那时是所有人群里最低的。这几年来是连年增长。《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就认为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后,低利率让许多靠着固定退休储蓄吃饭的老年人感受到危机。由此更容易陷入到赚“快钱”的骗局中。确实如此,美国受保退休协会的研究也是,正在陆续进入退休期的婴儿潮的一代对财务状况失去信心。[/p]一位老人的家里摆满了“保健品”
[p=28, 2, left]一方面是基本的吃喝拉撒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是随着身体慢慢释放出衰老信号,病痛增多,老年人在医疗问题上被骗的几率也很大。他们可能被忽悠着买各种神奇保健品,以求“不得病”。更严重的是,倘若忧虑看不起病,那么为此被骗的情况就很可能会惨痛得多。在日本,随着医疗自费负担的提高,忧心忡忡的老人越来越多,也严重地影响着安全感。《朝日新闻》曾经走访过一些被诈骗的老年群体,其中一个案例就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患有肝癌,被骗走了五百万日元,而他的妻子认为他之所以被骗是因为考虑到自己以后的医疗费问题。[/p]情感:当和亲人缺乏沟通、联系时,骗子很容易找到突破点趁虚而入
如果情感需求发生问题,就容易有诈骗分子乘虚而入
[p=28, 2, left]一方面是骗子利用建立情感纽带来诈骗。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人到了晚年,将和别人建立紧密的情绪性联系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信任他人则是建立起这种联系的前提。这是因为建立亲密联系后,老年人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协助以化解生活上因为机能衰退而带来的种种不便。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甚至喊爸喊妈的。…[详细][/p][p=28, 2, left]另一边则是骗子直接伪装成被骗者的亲人。在日本,“我、我”诈骗非常猖獗。这类诈骗案指的是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p]中国老人确实有物质、情感危机,被欺诈陷阱并非危言耸听前车之鉴:少子化、老龄化的日本社会中对老年人的诈骗高得吓人,并引发社会问题[p=28, 2, left]说起老龄化的速度,大家都会拿中国和日本来比较,结论就是都快速得惊人。而日本社会还有一个问题,少子化(即人口结构中的幼年人比例越来越低)现象严重。[/p][p=28, 2, left]日本养老专家鞠川阳子2009年就曾经在中国媒体上撰文,题目为《警惕金融诈骗犯“狩猎”老人》。他提到,日本警察厅把“我、我”诈骗案等几起案子合称汇款诈骗案。这种案件的诈骗犯一般以高龄者为“猎物”。多年来的数据都显示,被害者中75%以上是60岁以上的高龄者,其中更以女性、独居老人为多数。这类汇款诈骗案严重到有的老人被骗后自杀,引发的社会问题让日本官方无法不直视,所以日本从2008年6月末开始实施《汇款诈骗救济法》。一般的分析认为,老人们会被冒充亲戚、家人的人所诈骗是由于高龄独居,太过封闭。不过在亚洲社会,中日韩三国尽管独自居住的老年夫妇比例在增高,但是还是远远无法和欧美等国家比。真正的原因在于,在一个少子化的社会里,年轻人的负担非常重,即使一起住,对老人的情感照顾和联系还是疏离的,另一方面别的情感陪护也跟不上。有数据为例,在2010年日本内阁府公布的调查显示,日本全国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四成的老人担心自己将会“孤独死去”。越是在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数据就越是糟糕。而美国这样的社会则不同,别看美国的老年人多是自己住,可并不缺少照顾。美国家庭照顾者联盟(Family Caregiver Alliance)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美国大概有4350万人在无偿照顾着50岁以上的成年人,这些人中89%与被照顾者有亲属关系。而这些照顾者大部分并不和老人住在一起,但是51%以上的人只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老人家。[/p]
2012年日本诈骗案的分年龄图表显示,老年人占据绝大多数
[p=28, 2, left]诈骗的形式还有变化。2012年,在传统的“我、我”等汇款诈骗外,日本金融诈骗突然变得非常惹眼,使得诈骗额创下来2004以来的新高。以兜售未公开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这种手段诈骗的金额约为184亿日元,激增至上年的2.6倍。老人当然又是被骗的主体。有分析就认为,这是因为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前述的调查中,就有超过七成老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p]所以老龄化快速,独生子女多两大特点确实可能加剧中国老人物质和情感危机[p=28, 2, left]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养老难题已经浮现;另一方面,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让已经和即将进入老年的群体会面临着可能比日本的老人们还要糟糕的“情感和陪护孤独”。近来年,诈骗老年人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老年人一度是电信诈骗受害者的主体,西安的一个官方数据是,遭受电信诈骗70%以上的是中老年人。利用各种医疗保健诈骗老人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不同的案件总结出来的特征中,总少不了“情感引诱”这样的元素。另一方面,利用老人的不安全感,以养老为由头的诈骗逐步体现。最新官方总结“非法集资”中提到,“这其中有两个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详细][/p][p=28, 2, left]总之,随着中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诈骗问题确实很可能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而不仅仅是什么“老年人愚昧,喜欢贪点小便宜”这样的问题。…[详细][/p]面对危机,如果单靠子女、亲戚的力量很难进行防护,就需要社会化行动
防治电话诈骗这样的行径,需要社会化的努力
[p=28, 2, left]解决老年人被诈骗,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子女加强和老年人的联系,从而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闭塞,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不过在独生子女时代,就会出现一人对多名老人的情况,并且子女们还有着打拼的压力,要长期地坚持下来,前景确实不能太过乐观,就算坚持下来了,疏漏之处也很可能存在。那么,社会化的努力就更重要了。比如在日本,日本警察厅、法务省于2008年7月颁布的《扑灭汇款欺诈行动计划》中,要求金融机构做到在ATM机周围提醒顾客注意、在ATM附近禁止使用手机、创造周边整洁的环境、银行员工警惕可疑客人等措施,来预防诈骗案的发生。而根据日本警察厅的资料,从2009年开始,日本金融机构一共进行了四次大型的相关培训,金融机构对此类事件的阻止率也从2008年的12.4%提升到了2012年的31.4%,在2012年挽回损失95亿元。[/p]
结语
所谓“诈骗老人的天堂”其实就是在老龄化、独生子女化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众多养老难题之一。不是危言耸听,值得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