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有料历史】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五日,孙中山与宋庆龄,视察广州北郊石井兵工厂。资料图
文|何雁
一九二三年一月,宋庆龄陪同孙中山,与苏俄政府使节越飞,在上海进行为期一周会谈。
孙中山开始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Adloph Abramovich Joffe),蓄黑胡子、戴眼镜,身体瘦弱而才思敏捷。
孙中山与越飞谈话,以及此前五个月之间通信,用的都是英文,无疑由机要秘书宋庆龄经办。
一月二十六日,双方会谈后发表联合宣言。这份用辞谨慎沉稳的文件,开始以后几年越来越密切合作。这不仅是两个政党之间的合作,还有孙中山广州政府与苏联政府之间的合作。
联合宣言谨慎沉稳
宣言第一点是关于中国革命现阶段任务。“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的国家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越飞君并确告孙博士,中国当得俄国国民最挚热之同情,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
第二点是应孙中山要求,越飞重申苏俄于一九二〇年九月二十七日致北京政府照会中列举原则,并“向孙博士重行宣言,即俄国政府准备且愿意根据俄国抛弃帝俄时代中俄条约(连同中东铁路等合同在内)之基础,另行开始中俄交涉。”
第三点,建议将来举行中俄会议解决全部中东铁路问题,孙博士以为可做出一些临时性安排。
第四点,即最后一点,是关于外蒙古。越飞保证,“俄国现政府决无、亦从无意思与目的,在外蒙古实施帝国主义之政策,或使其与中国分立,孙博士因此以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由外蒙撤退,缘为中国实际利益与必要计,中国北京现政府无力防止因俄兵撤退后白俄反对赤俄阴谋与抵抗行为之发生,以及酿成较现在尤为严重之局面。”
会谈结束时,越飞说他将去日本作短期勾留,表面上是到一处温泉疗养。孙中山也派亲密助手廖仲恺以“疗养”为名,到日本热海与越飞继续会谈,以便把许多具体事项确定下来。
早在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孙中山在上海会见越飞从北京派来代表,并接受他转交的越飞于八月二十二日信函。八月二十七日孙中山覆信,由此开始通信往来。
信件开头说:“您本月二十二日一封十分令人感兴趣的来函已经收到。贵国政府派阁下这样一位享有盛誉的政治家来我国,我表示非常高兴。”下面主要谈论越飞来信中所提问题。
一个问题是,越飞想与北洋军阀把持的北京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对此,孙中山直言不讳地说:“我必须告诉您,北京政府完全没有骨气,十分软弱无力,因此说现在的政府是某些列强的代理人,也并不过分……众所周知,某些列强不愿在他们自己能够将经济投降条件强加在莫斯科身上之前中国同俄国达成协议,同时,它们也不欢迎在我们之间出现任何达成协议的前景,因为这种前景显然会使中国摆脱它们的政治经济控制。只有把中国的重要利益置于各个列强利益之上的中国政府,才能使这两个国家相互完全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要劝您等待,直到我重新建立北京政府……”
另一个双方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是对东北军阀张作霖的态度,孙中山正在寻求与张作霖结盟。《孙文─越飞宣言》中,孙中山建议苏联与张作霖商谈铁路问题,原因也在于此。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孙中山在另一封信中的结论是:“除了采取革命措施去扫除现存的整个腐朽制度以外,决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孙中山说:“我开始认识到以广州为根据地的弱点,因为它处于英国影响及海上力量支配之下……在过去几个月间,我已在着手创造一种能使我请您的政府用一种实际方式进行合作的局势。”这个计划的基础是,在中国西部与西北部采取行动。比如,孙中山追随者于右任,在陕西多年来领导群众性反军阀运动。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支持的中国军阀,当时的代表是吴佩孚。孙中山在这封信里指出,如果他进攻北京计划付诸实施,“我的真正敌人肯定是吴佩孚……英国甚至现在就躲在吴佩孚与陈炯明‘联盟’幕后,在福建‘消灭’我的军队。吴佩孚正在这样干,尽管他保证善意对我。”
孙中山论辩说,一旦集结起力量以击败吴佩孚,张作霖不会成为绊脚石。张作霖作为中国人,不会使日本人予取予求。后来,在苏联援助下进行的一九二五至二七年北伐战争,体现了孙中山的许多设想,尽管那时他本人已经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