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星评论员
- 论坛元老
- 11072
- 1595
- 0
- 15240
- 13645
- 13645 元
- 26680
- 2015-10-14
- 2024-11-22
|
1#
t
T
发表于 2018-06-18 17:46
|只看楼主
-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还是老一辈心明眼亮!
朝鲜战争毛泽东三次召见邓华面授机宜隐情! 2016-03-10 14:37:00 阅读 13412 次 评论 10 条 他高度近视,曾跟毛泽东对过诗,是个文武双全的将军,1950年毛泽东把解放海南岛的任务交由他完成。随后毛主席又把他派到朝鲜担任彭德怀的副司令员,他就是朝鲜战争中毛泽东三次召见的邓华将军! 邓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先后3次召见邓华,部署任务,了解战况,面授机宜——
-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中国军队击落美国飞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选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时,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仅40岁的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7月19日,正在位于广州的兵团司令部作战室一幅巨大作战地图前研究思考朝鲜战况的邓华,突然接到来自中央的一封急电:“边防迫切,任务光荣,希早日来京面授机宜。”邓华立马轻装简行,从广州乘火车北上首都。 7月底的一天午后,邓华接到毛主席召见的通知,随同毛主席秘书叶子龙驱车前往中南海。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握着邓华的手,亲切地对这位即将肩负重任的爱将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邓华1910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郴县,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同年7月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从此便在毛泽东领导下转战南北,从一名基层干部,逐步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高级指挥员。毛主席称赞邓华:“海南岛一仗打得不错嘛!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计好一样,要是晚打两个月,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木船打军舰,几万大军渡海登陆,与金门之战相比,组织指挥之得体,简直出人预料。毛主席话锋一转,切入正题:“看样子杜鲁门在朝鲜是不会罢手的。你们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他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邓华兴奋地说:“是的,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打。他打他的优势,我打我的优势,这是我们对付美军的好办法。”毛主席赞许地说:“我还是那句老话,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邓华离开毛主席时深感使命神圣,任务紧迫,信心倍增。 邓华不负最高统帅的重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善于站在战略高度审视战役全局,多次在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协助彭德怀成功地组织指挥了5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图们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附近,夺取了战争主动权,迫使敌人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础。 解放海南岛 “劳师远征,辛苦辛苦!”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7个多月的激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灭敌军23万余人,把战线推进并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战争转入相持局面。1951年6月初,受彭德怀委派,邓华率首批入朝作战的第38、39、40、42军的主要领导赴京,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抗美援朝战况并请示军机事宜。刚到北京饭店住下,毛主席便召见邓华一行。时隔不到1年,邓华再次踏进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用爱怜的眼光久久地看着他,满怀深情地说:“邓华同志,你瘦多了啊。劳师远征,辛苦辛苦!”邓华汇报了朝鲜的战况和志愿军编制、装备以及军工生产等方面的意见。毛主席听得仔细,不时点头称是,还不时在小本上作些记录。这时,毛主席饶有兴趣地给邓华讲起应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作战方针,“德怀和你都是湖南人,晓得‘零敲牛皮糖’是怎么回事。对美英军,目前应实行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的方针,敲他的牛皮糖。”毛主席坚定地说,“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就是要边打边谈,打谈结合,以打促谈,争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朝鲜问题。”邓华听后心里有了“底数”,十分兴奋,他再次建议,由军委统盘考虑分期安排全军部队和干部轮流入朝,通过实战学习与高度现代化装备之敌作战的经验。“对,意见很好。”毛主席对邓华能够站在战略全局考虑问题给予了肯定和赞许。 邓华回到北京饭店,思绪联翩,激动不已,夜不能寐,提笔开始撰写《论朝鲜战场之持久战》。在国内短短的10多天时间里,邓华公务非常繁忙,活动安排得很满,他便利用晚上时间写作。6月15日,邓华带着最高统帅的指示,也带着他已完稿的文章,启程返回朝鲜战场。在这篇文章中,他传达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总结了前5次战役的作战经验,分析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条件,论证了抗美援朝战争战略转变的必要性,提出了今后的作战指导意见。回到朝鲜后不久,邓华在志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报告,受到彭德怀和志愿军高级干部的赞扬。这篇文章对志愿军后来的作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你去了,我放心!” 1952年冬,朝鲜战局继续处于对峙状态,停战谈判也长期中止,战争是停下来还是继续扩大,正处于转折关头。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众高官要员陪同下,于12月2日至5日到朝鲜前线视察,并扬言“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 身在北京的毛主席密切注视着艾森豪威尔的言谈举止和朝鲜局势,电令邓华回国接受任务。12月6日,就在艾森豪威尔离开朝鲜的第二天,毛主席立即指示午后3时召见邓华。邓华第3次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早在那里等候着。毛主席伸出两只大手紧紧同邓华握手,此时的邓华已于半年前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肩上的担子比毛主席第2次召见时更重,但经历两年多当时现代化战争锻炼与考验的邓华却显得更加成熟自信,胸有成竹。 “闻鼙鼓而思良将。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看来会有新的动作。找你来,是要研究应对艾森豪威尔的政策。”毛主席说明了召见邓华的本意。“你4日写的报告(指邓华12月4日在北京饭店写的题为《关于朝鲜战局形势与明年的方针和工作任务》),我看过了,批了几句话。总的意思是,志愿军应以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在清川江至汉川间登陆这一判断出发,来确定行动方针。登陆的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接着,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决不允许敌人在西海岸登陆,尤其不允许在汉川至鸭绿江一线登陆。”邓华从心底里敬佩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他迅速思索之后提出:“西海岸指挥机构不健全,原拟由第19兵团兼任,根据当前形势,需要重新考虑。”毛主席当即表态,“西海指应当加强和扩大。最好你亲自去。你去了,我放心!”邓华当即表态:“请毛主席、党中央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现在的朝鲜战场形势,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陆了,艾森豪威尔真要出此下策,肯定会是一场灾难!”邓华信心十足!邓华怀着兴奋的心情启程返回朝鲜前线。半个月后,毛主席亲自起草并签发指示,正式任命“以代理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两副重担,更准确地说是四副重担一肩挑。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毛主席两次亲自点将邓华,委以重任,充分说明最高统帅对他的无比信赖。 在当时我军没有进行过反登陆作战,更不具有大规模反登陆作战经验的情况下,邓华以毛主席“三个肯定”的战略判断为依据,深刻分析朝鲜战场的客观形势,认真研究如何加强反登陆作战准备问题,在志愿军党委会上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和具体作战部署,要求坚决不让敌人登陆,敌人登上来坚决消灭之,绝对不准敌人在我侧后建立一条战线。在邓华周密组织指挥下,志愿军用4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巨大的反登陆防御作战准备。由于准备周密充分,迫使美军不得不放弃登陆进攻的企图,同我恢复停战谈判,从而为尔后实现朝鲜停战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志愿军随后发起的夏季反击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作者:何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