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协商 授权使用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列宁诞辰15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网上笔会在广西大学举行 [复制链接]

1#
2020-04-23 10:44:3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汪苑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汪苑菁)2020年4月22日,“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网上笔会在广西大学举行。笔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郑保卫教授主持。

  列宁诞辰15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网上笔会在广西大学举行

  郑保卫说,今天是列宁诞辰150周年。为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今年1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与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等30余所新闻院校,原定于4月18日在广西大学举办“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但由于疫情原因,今天采取网上笔会方式,邀请原定作大会主题演讲的一些专家进行网上交流,并通过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刊播。
  郑保卫表示,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和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同时,列宁还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报刊活动家。他始终把报刊看作宣传真理、动员群众、指导革命、组织斗争、健全组织、壮大队伍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其波澜壮阔的战斗一生中,列宁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他亲自创办、主编和参与编辑的革命报刊多达30余家。列宁的全部革命活动与其整个报刊活动紧密联系,正是波澜起伏、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为他的报刊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而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则为他的革命活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因此,了解列宁的报刊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可以寻觅到他一生革命政治活动的轨迹,也可以了解他一生在新闻领域的重要理论贡献,并且认识他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
  参加今天网上笔会的专家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原院长、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雷跃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张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
  这些教授大都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别是列宁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研究的著名专家。其中,柳斌杰曾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担任我国新闻宣传出版部门领导职务,对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闻宣传出版工作有深刻的理论思考;刘建明于197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研究生时的研究方向就是列宁报刊实践与新闻思想,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写的是列宁的经济宣传思想;郑保卫长期关注并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报刊实践与新闻思想;程曼丽、赵永华是曾经在俄罗斯学习或工作过的著名新闻学者;丁柏铨、雷跃捷、张昆、张涛甫、邓绍根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专家们就列宁的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列宁的办报经验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形成的影响、苏联党报工作经验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列宁主义和列宁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列宁新闻思想研究与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等话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专家笔谈的部分论文

  柳斌杰提交的论文题为《社会主义新闻实践和制度的奠基者——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他表示,列宁是社会主义新闻制度和新闻实践的奠基者,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探索共产党执政后新闻舆论工作规律,创立了社会主义新闻制度,拓展了社会主义新闻实践范围。他分析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制度的创新,总结了列宁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的五个特点,他认为,研究列宁的新闻思想与实践,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郑保卫提交的论文题为《论列宁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的历史贡献》。他在笔谈中指出,列宁的报刊活动为其革命活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其新闻思想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办报经验,开创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宏伟基业,在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列宁的新闻思想在为列宁主义科学体系增添理论成果,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入苏联共产党人新闻观阶段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刘建明提交的论文题为《列宁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解读》。他认为,列宁精辟论述了三种新闻自由的内涵,揭示了新闻自由的制度性、历史性和复杂性。列宁在分析不同新闻自由的性质与作用的同时提出三种新闻自由观。沙皇镇压革命报刊的反智主义、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公正与法治原则,都是各自经济与政治的反映。新闻自由的进步性不仅是社会制度演进的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惠及人类智慧和利益的阶级较量。
  丁柏铨在题为《列宁新闻思想:特色、内涵及启迪意义》的论文中表示,列宁的新闻思想有着显著特色,既服务于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事业,又服务于党的建设性事业,体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特点。列宁旗帜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办报方针,系统阐述了出版物和写作事业的党性原则,提出了“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等重要观点,至今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原则。
  程曼丽提交的论文题为《从列宁<帝国主义论>看美国涉华舆论的本质》。她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论述了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形成垄断。垄断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寡头政治(国家垄断),而国家垄断必然带来舆论垄断。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涉华舆论始终与其经济垄断、金融垄断、军事权力相配合,这一本质特性并未改变。此次疫情中美国政府涉华舆论就是一个很直观的例证。
  雷跃捷在《略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的新闻宣传思想》一文中谈到,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和现实挑战,再度认识、思考和总结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宣传思想,从中汲取其理论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实现为党、国家、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总体目标大有助益。
  张昆在《列宁的出版自由观述要》笔谈中谈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上,列宁关于出版自由的论述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列宁出版自由观的认识存在不小偏差。他试图从思想史的视角,基于大量第一手的文献,还原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进而从四个方面,即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进步性、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实质、无产阶级出版自由的前提及无产阶级出版自由的性质,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
  张涛甫提交的论文题为《列宁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苏俄化——基于思想建党的视角》。他表示,源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经由列宁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指导俄国革命的思想武器。列宁强化了思想建党的作用,强调思想对于组织的先导作用和“脚手架”功能。利用报刊建党,强化报刊的鼓动、宣传、组织功能,锻造革命党组织,这种思想建党模式是列宁的伟大创造。列宁强调报刊的党性原则,一方面强调舆论的“一律”,但另一方面也对言论自由给予一定的空间和包容。
  邓绍根提交的论文题为《列宁及列宁主义在华传播新考》。他在笔谈中回顾和阐释了列宁和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他表示,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报道“黎里尼”(列宁)回国准备参加十月革命活动的消息是我国媒体首次提及“列宁”名字。5月17日,《大公报》已开始使用流传至今的“列宁”译名。“列宁主义”于1919年11月18日被北京《晨报》采用(贬义),同年12月,上海《东方杂志》阐释了正面意义的“列宁主义”,比苏联正面使用“列宁主义”时间还早。
  赵永华提交的论文题为《苏维埃建设初期列宁有关新闻事业的观点——以俄共(布)代表大会的决议为中心》。她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发表过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的观点,在俄共(布)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都有所体现。如1919年,国内局势得到巩固后,俄共(布)八大《关于党和苏维埃报刊的决议》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贴近人民生活以及恢复重建等方面,强调要反映实际,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决议中还提出在坚持党的原则的基础上保证报纸的独立性,对报纸的监督功能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郑保卫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笔会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刻认识学习列宁新闻思想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2#

静悄悄的列宁诞辰150周年

2020-04-23 10:44:10  来源: 红色江山   作者:秦明
  今天是列宁诞辰150周年,然而,除了国内仅存的几家泛左翼网站刊登了多篇文章予以纪念之外,笔者翻遍了主流媒体的报道,也没看到什么像样的纪念活动:

  除了几天前,上海这个一大召开的地方,黄浦区九江路交通卡服务中心发售了一款列宁交通卡纪念卡:

  再就是在北京大学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了一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尽管受病毒的影响不适宜大量人群聚集,但在列宁诞辰150周年这样重大的日子里,如此规模和层次的纪念活动,与列宁“法定”祖师之一的身份也是不相符的。
  关于列宁主义的理论地位,斯大林同志早已“盖棺定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的理论高度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笔者想说的是,相比革命导师马克思用“笔杆子”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列宁同志则是最先用“枪杆子”领导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并最终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工农大众第一次翻身做了主人。
  把纪念列宁限定在“学术研讨”的范畴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做法是极不恰当的。列宁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在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17岁的列宁中学毕业后,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他就因为民主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同时被捕入狱,不久被流放到喀山省的柯库什基诺村,这是列宁受到的第一次革命洗礼。
  由于热爱人民,痛恨一切加在劳动人民身上的压迫和暴行,列宁成长为一位革命家。1888年,列宁在喀山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深入地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1889年,列宁来到萨马拉,在同民粹主义(俄国革命者中间的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斗争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并在当地组织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民粹派逐渐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了。
  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然而,列宁并不愿为了一己私利去跻身俄国上流社会,也不愿成为一个掉书袋、写论文的“空头理论家”。
  1893年,列宁来到当时俄国政治中心、工人运动的中心彼得堡。此时,他已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面继续同民粹派斗争,一面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并从事建党的巨大组织工作,把彼得堡的各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为建立统一的工人政党打下了基础。
  列宁在彼得堡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1895年12月列宁被捕,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
  远离工人运动中心的列宁仍然时刻密切关注着俄国的革命形势。此时,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已经严重地误导了俄国革命的方向。1898年3月,俄国各地的“斗争协会”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党的建立。大会“宣言”忽略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根本没有提及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899年,列宁开始了跟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公开论战,肩负起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重担。列宁在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揭示了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真理;为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开辟出了经济不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光辉道路,解决了前进道路上一系列迫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将之概括为著名的列宁五条:
  (甲)不要放过夺取政权的有利条件,无产阶级应该夺取政权,不要等待到资本主义使千百万中小个体生产者居民破产的时候;
  (乙)剥夺工业中的生产资料,并把它们转归全民所有;
  (丙)至于中小个体生产者,那就要逐渐地把他们联合到生产合作社中,即联合到大规模的农业企业、集体农庄中;
  (丁)以一切方法发展工业,为集体农庄建立大规模生产的现代技术基础,并且不要剥夺集体农庄,相反地,要加紧供给它们头等拖拉机和其他机器;
  (戊)为了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并且要以全力展开苏维埃贸易,即国营贸易和合作社——集体农庄贸易,把所有一切资本家从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斯大林还强调,“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
  列宁五条中的第一条指明了落后国家通过实行工农联盟完成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后面四条则是通过将小生产纳入为社会主义生产体系之内,改造小生产,消灭小生产,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理论指导原则。
  按照列宁五条的设想,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先后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58年,毛主席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谈到,列宁提出的五条我们都做了,并且还有所发展——这是对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地位的再次肯定。
  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面对赫鲁晓夫刮起的新一轮修正主义风潮,谈到了如何对待列宁和列宁主义的问题:
  “关于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我想讲一点。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列宁这把刀子现在是不是也被苏联一些领导人丢掉一些呢?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
  可见,毛主席是很担心共产党人把列宁这把“刀”丢掉的。
  而把纪念列宁限定在学术研讨,又何尝不是一种丢刀行为呢?
  那么,列宁这把“刀”的现实针对性在哪里呢?
  列宁这把“刀”首先是刺向修正主义的。修正主义的祖师爷伯恩斯坦最先出来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作为列宁的论敌,考茨基接过修正主义的衣钵,提出所谓的“超帝国主义论”,宣扬帝国主义国家能够彼此达成协议,建立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财政资本联盟,共同剥削世界,从而出现一个“超帝国主义”阶段,进而出现漫长的和平期,无产阶级的暴力反抗在这个漫长期内就变得不可能的,妄图通过给资产阶级谈判改善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这在实质上就是要取消无产阶级革命;到赫鲁晓夫又提出所谓的“三和两全”……
  不得不说,世代的修正主义者们的“理论”才真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不敢对帝国主义斗争,就反过来对无产阶级灌“和平发展”的迷魂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考茨基的“超级帝国主义论”争锋相对,是对修正主义迷魂汤的一剂猛烈的清醒剂。现代修正主义者们骨子里面依然继承着考茨基们的理论,因而他们从内心里对列宁主义是恐惧的、排斥的,极力把列宁变成一尊无害的神像。
  因而,列宁这把“刀”更是刺向一切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为身处黑暗的世界无产阶级指明了反抗帝国主义、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产生的时候,也就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机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空前的低潮,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的私有化运动大大加深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被剥削的程度;在债务的刺激下,资本主义在全世界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幻想建立多极化的长久和平局面,不过是拾起了考茨基“超级帝国主义论”的牙慧。一场金融危机,让各种矛盾纷纷显露出来,且愈演愈烈;一场病毒风暴,更是几乎就要刺破某些人的和平幻想。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刻,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面对空前严重的危机,面对帝国之间的冲突,该何去何从?
  是时候重新拾起列宁这把刀了,刺破现代修正主义编织的迷梦,刺向帝国主义集团的重重铁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