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然正气
			 
			
			
			
			 
			
				
				- 论坛元老
 
				- 7776
 - 1322
 - 0
 - 13962
 - 12640 
 - 12640 元
 - 7144
 - 2014-08-06
 - 2025-02-25
 	
			 
			
		 | 
		
			
				
					
					
					1#
					
					
				
				 
					
						
						
						t
						T
					 
					
					 
					
					
					发表于 2020-11-08 13:54
					
				
					|只看楼主  
					
				 
			 
            
              
            
			
			
			
				
				    
				    
					
						2020-11-07 09:32:22  来源:  美好毛时代   作者:红色小兵1226   
   她是大家闺秀   却投身改造世界的洪流   她虽生于封建时代   却领导了妇女解放运动   她身材弱小   却和毛主席一样在北平的冬天   坚持洗冷水浴   她是一个勤劳爱学的女儿   她是一位敢于斗争的青年   她是一个知人冷暖的恋人   她是一位抚育英雄的好母亲   她秀外慧中   淡雅脱俗   娴静端庄   她的书法   淡定从容   气韵流畅   大师风范   她是美丽的芙蓉   将大爱奉献给工农   手留余香   他是傲雪的红梅   风雨吹不倒   冰雪压不垮  
   她坚贞不屈   恪守信仰   她意志坚定   忠于革命   她在敌人的监狱中   与反动文人辩论   何为政府,   什么是人民   他在敌人的屠刀面前   宁愿去死   也不愿与毛主席   脱离夫妻关系   她是一位伟大马克思主义者   她一位顽强斗争的革命战士   她一位令反动派肝胆俱裂的英雄儿女   她是一位让中国人民骄傲的无畏烈士   她是女性的榜样   她是革命者的楷模   她用29岁的青春和生命   践行了   对毛主席、对老百姓的承诺   她用滚烫的心和浓郁的血   化作天边的红霞   照耀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119年前的   1901年11月6日   杨开慧出生   杨昌济的言传身教   赐给了她宝贵的思想财富   7岁时   他成为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的   第一批女学生   开板仓风气之先   她动员不识字的母亲   进学校学习   母女同校一度传为佳话   19岁时   她进入教会学校   福湘女中校   她不做礼拜   却搞学运   她组织讲演   入学联   她剪短发   倡导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因此被保守学校开除   还是在19岁时   她串联周南女校学生   毅然进入岳云男子中学   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   第一批女学生   又是开风气之先   她外表文静贤惠   内质却是一位   思想非常解放的女性   她崇尚气节   恪守信仰   乐于奉献   她是经受“五四”新文化洗礼的   新女性   她深受科学与民zhu思想的影响  
   在婚姻问题上   父亲提醒过   嫁给毛主席后的颠沛流离   但她依然坚决选择了   “与坎坷磨难相伴终身”的毛泽东   她说   自从听到他许多事   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   我就爱了他   毛主席当年也有许多信给她   一首《虞美人》足以表达   毛主席的爱意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大概只有在热恋中的深情男子   才会写出这样温柔缠绵的词句   1920年   她与毛主席结婚   不坐花轿   不备嫁妆   没有媒妁之言   不作俗人之举   杨开慧只带着简单的行李   住进了毛主席的教师宿舍   他们花六块银元   办了一桌宴席   招待长沙的几位亲友   从此   她一直协助毛主席开展革命工作   这一年   杨开慧19岁   毛泽东27岁  
   1922年初   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毛泽东的助手   除协助做机要   和交通联联络工作外   她还参与开展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妇女运动   学生运动   杨开慧与毛主席   生育了三子   在东奔西走的革命生涯中   她尽力担负起了抚育孩子的重担   但不能追随毛泽东参加革命   也让杨开慧经受了巨大的折磨   小孩   可怜的小孩   又把我拖住了   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   一头是他   一头是小孩   谁都丢不开  
   1923年   毛主席告别新婚的杨开慧   曾填过一首词相赠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往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伟人的胸怀中   也有儿女情长   更有壮志豪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毛主席去领导秋收起义   杨开慧按党组织的安排   独自带着孩子回到板仓   继续坚持地下斗争   在和毛主席分离后   杨开慧思念毛泽东不已   顺手写了一首《偶感诗》   直到1983年   这首诗   才在杨开慧故居的墙缝里   被发现   毛主席再也没有机会读到了   天阴起朔风   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   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   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   是否也凄苦   多么美好的寄情诗   这样哀婉、凄楚   多么美好的内心世界   这样滚烫、揪心   这些诗歌   唯有性情中人   唯有惊天地泣鬼神   的忠诚革命者   才能写就   才能镌刻   这是革命伴侣之间的情感升华   这是共同信仰与主义的融合体现   纯洁——   无以复加   高尚   ——臻善臻美   在“白色恐怖”时期   杨开慧藏   在卧室泥砖墙缝里的手稿   是她随时准备   为革命英勇牺牲的见证   这些手稿记录了   这个坚强母亲面临的挣扎   记载着   她对毛主席   对革命的无尽牵挂   记载着   她坚信她和润之的事业   终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1930年10月24日   杨开慧被捕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她说   我誓不屈服   不成功便成仁   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   杨开慧说   息,砍头只像风吹过   死,只能吓胆小鬼   吓不住共产党人   当有人提出   让她与毛主席脱离关系   以换得自由之身时   她斩钉截铁地回答   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  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   29岁的共产党人杨开慧   在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   1930年12月   毛主席在中央苏区   惊闻杨开慧牺牲的噩耗   悲痛地写下悼念词   《蝶恋花·向板仓》   霞光褪去何凄楚   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赎   待到九泉愧谢汝   ……   恸声悲歌催战鼓   更起刀枪向敌仇  
   一九五七年春节   毛主席又写下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主席对章士钊解释   女子革命丧其元   焉能不骄   这是毛主席   在妻子杨开慧逝世27年后   写下的绵绵哀思   杨开慧的牺牲   是中国革命历程中   最壮烈的一幕   她忍受了   常人无法忍受的牺牲和痛苦   她面对骨肉相连   命运未卜的儿子   她毅然决然   走向刑场   因为   她深深地知道   她是为了全天下儿子的幸福   而牺牲的   ……   红色小兵   2020年11月5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