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春水中远看: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纪》
在虎年盎然的春风春气中,于春山春水间,酝酿一堂有关历史文化的课。
三十年前,正值青春韶华,在家乡的职业中学,给一众少男少女们讲财会。
教《工业会计》时,在一堂课里,讲授工业产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口若悬河,流利,通畅,板书亦如行云流水……
有一次,刚上课不久,教导主任忽然带着一帮熟悉、不熟悉的老师来教室后面听课,这是第一次面对学校督查性听课,但毫不怯场,更加摆弄着上课技艺……课毕,教导主任走到讲台上,翻开教案,检视一番后说:你讲一堂课,还可以不用看教案啦!
离开职中的那学期,遇到了一个文艺气息浓郁的财会班,于是更放得开了,课堂上大多用二、三十分钟讲完财会知识,余下二十余分钟就是歌咏时间,师生交替着唱歌,唱小虎队等流行歌手的热门歌曲,偶尔亦穿插未见流行的自创歌曲……这样的情形,惹得窗外的其他班学生,还以为是在上音乐课。
在校期间,一些女学生的眼睛不敢对视,有的眼眸里流泻的春光,可让心意迷离、漾荡……这,不适合老师来接触,因为作为老师,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虽然是未恋未婚的青年。
八、九年前,在昆明真善美书家,给一群学过财会、未学过财会的大学生,培训财务知识。
当时正在研习《易经》,就想到可以运用《易经》的阴阳平衡原理来记帐,运用其变化发展规律来理财,这样既快捷,又简洁。
讲授这门自己编写教案的新课程,即便新创,也比较流畅、顺利,完全没有生涩的样子。
课罢,学中医的大学生说,老师你可以多讲点易经,你讲的通俗易懂;学财会的大学生说,这样讲的财会,比教科书上的容易懂。
受此影响,近些年,经常撰写一些结合着中华传统文化、当代系列思想、新理念的文字,受众日渐增多。
近日,有一个单位,拟在韶山举行一次春季活动,趁机询问着能否给他们讲一场当今政治与古色文化、绿色文化关联的课程。
由是,先天就赶到韶山,晚上就将课程内容中的关键词、重要语句,工工整整板书在两块黑板上,用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的风格。
古时文言文,听着不易懂;而中华传统文字,属象形、会意的文字,蕴含着天然的智慧。
用黑板板书的形式讲课,可以对古文古字形象鲜明地注释、解析,可以灵活多样地演示、推理、宛转、拈连、勾画古代文辞与现代词语的含义及其联系,从而有利于加深听众的理解、领会。
如,国学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段话中的大同社会景象,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蓝图,相对相映,相通相连……
如,“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与古时的一些春诗、秋词,国学经典中有关天地自然、山水生态的语句,婉婉悠悠和合着雅韵、风脉……
因时间关系,这堂准备了一个小时内容的课程,被要求压缩在三、四十分钟内讲完。
“值此生机盎然的春日,在美丽的仙女峰山麓,清澈的韶峰水库畔,与大家一起分享片片缕缕中华文化的古风今韵,希望能带来清新、生鲜的感受。”
而拿着笔在黑板上演讲的过程中,口齿不伶俐,语句也不怎么通顺,有时还辞不达意……笔划亦出现颤颤歪歪。
也许是由于近些年写的多、讲的少,大概是着急于赶时间,抑或其他原因……
转眼就讲到了第二块黑板的下端: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稻菽千重浪”,——地上丰收的景象;
“遍地英雄”,——人间壮观的景象;
“夕烟”,——夕阳、晚霞、黄昏、薄暮、饮烟等等,天空中的美景……
三者,分别描绘着地、人、天之美丽美好。
面对天、地、人之美,当然喜乐、幸福,看也就属:“喜看”。
这,亦辉映着:天人合一。
此际,即宣布“今天分享到这里”,课毕。
而旁边,还标注着“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两句。
原想这两句,对应一下“稻菽千重浪”,以强调:粮食生产之重要,五谷丰登之美好……
并准备将“民以食为天”与上面板书的“天地有大德曰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串联,三者一起来勾画着对应:天人合一。
写好了却没能瞧见、没有讲出来,令人怅惘,怅然若失。
而且,第一块黑板的最下端,本来已经写下了:
中国的世纪
正气、正能量
阳气、生气、生机活力
这些字样。
原想利用这些词语,运着阳春二月之春意之春气,指着窗外清秀的春山、清碧的春水,来概括文化、来远望历史:
当今的二十一世纪,中华大地展现着强大的正气、正能量,中国文化与精神富有着生生不息的阳气、生气、生机活力……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世纪
·
·
·
( 虎年阳春 · 韶峰畔 )
·
【 文萃传媒 · 常德站 选辑 】
* 常德市青年路9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