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联合体欢迎合作,同时欢迎选择左旋名字和图形标志,通过左旋授权正确使用!!坚决反对盗版剽窃不劳而获!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顽石:教育部该有所作为了! [复制链接]

1#
2015-01-31 11:58:40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顽石
教育部该有所作为了!

  ——评教育部长“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教材进课堂”



  据新华社电,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天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意见》的贯彻落实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尽管袁贵仁部长的这个讲话来得太迟,但毕竟还是来了,有这样的认识总比没有要好。因此,我首先要肯定袁部长的讲话精神。
  但是,我仍然认为这个讲话还有诸多不足:
  一、中央之所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就是因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已经基本被西方价值观念占领,《辽宁日报》发表的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对这种现状做了一定程度的披露。袁部长说“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教材进课堂”,可现实是,不仅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大举进入课堂,而且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师大量占据课堂;不要说其他专业的教师,就是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也大多在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早几天,我和北京一个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交流时,她告诉我,大部分的思政教师都是崇尚西方价值观的。可袁部长的讲话基本没有触及现实问题,只谈以后要怎么做。连现实都不敢碰触,又怎么能叫人相信教育部能将中央的《意见》落到实处?
  二、教育意识形态阵地严重失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有无责任?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果中央不出台这个《意见》,教育部会不会主动抓思想政治工作?那些在课堂上大肆攻击共产党抹黑开国领袖诋毁社会主义制度的教师还要继续“教书育人”吗?对于上述问题,袁部长完全没有谈及,也未作任何自我反省,这个讲话似有敷衍塞责之嫌。
  三、中央的《意见》只针对高校,教育部要不要针对中小学幼儿园也做出相关规定?意识形态阵地失守的决不只是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也都未能幸免。从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各种西方节日在各个地方各类学校过得如火如荼就可见一斑。不只是大学,就是中小学的政治、历史、语文教材也都基本上跟西方价值观保持一致,传统的弘扬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容基本被删除。多数教师没有崇高的理想信仰,没有国家民族情感,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去年圣诞节前,温州教育局发通知禁止各校搞圣诞活动,可这种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举动不仅没有受到推崇,得到表彰,反而招来了许多非议,温州教育局所做的本该是教育部要做的事情。
  四、袁部长的讲话多次使用“决不允许”来加强语气,态度确乎坚决强硬,可仔细一想,还是觉得美中不足。如果有学校违反了中央的《意见》和袁部长的“决不允许”该作何处置?遗憾的是,袁部长并未做出相关说明,也没有表态教育部将会制定有关措施来规范《意见》落实。照袁部长的讲话精神,贺卫方、袁腾飞、冯玮之流继续他们“教书育人”的“伟业”是不会有什么妨碍的。
  保卫意识形态阵地,教育部该有所作为了!

  2015.1.30

分享 转发
TOP
2#

环球时报社评:说的是西方政治价值观,别扯偏了

2015-02-01 08:48:48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社评
原标题:社评:说的是西方政治价值观,别扯偏了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9日的一席讲话又捅了互联网舆论场的“马蜂窝”。他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谈到“三个决不”: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袁贵仁的讲话“果然”遭到一些人曲解和攻击。这位教育部长批评了西方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而对这个话题做尖锐争议,舆论场上像是有使不完的劲。

  需要指出,官方反对宣扬西方价值观,这里指的主要是西方政治价值观,不是西方社会的日常哲学。西方的这一价值观无法对应中国政治现实,它如果大规模渗透进中国社会,必将对中国的政治根基造成侵蚀,最终导致中国政治稳定方面的严重不确定性。

  西方政治价值观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可谓一目了然,中国大学讲坛显然也非未受其任何影响的净土。围绕这个问题强调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的纪律,探索更契合这个时代的工作方法,的确很有必要。

  一些人至今强调大学讲坛的绝对“言论自由”,与这种论调既要坚决斗争,又要努力化解。不仅要让高校教师理解,也要让全国舆论看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全世界的学校里可以把不同价值观作为知识来讲授,但都只会忠于自己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西方决不会允许它们的大学讲坛服务于中国的复兴,成为宣扬西方制度正走向没落、西方应接受世界性权力转移的思想堡垒。

  开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是系统工程,它的目的是什么很清楚,不针对大学里的正常学术活动和课堂上教师正常范围的个性表现。一些人对这项工作做荒诞化想象或描述,有的真是误解,是基于过去某些经验的条件反射。还有些就是成心,想要在这项工作还没铺开之前,就把它搞臭。

  应当看到,宣传思想工作是中国难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如何在高校越来越活跃的思想环境中开展它,这是一项长期挑战。我们需要正视一个现实:宣传思想工作搞好了就是正效果,搞不好就容易出现负效果,甚至搞成客观上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高级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但这个领域的教训也很多。由于这是与西方价值观渗透“短兵相接”的领域,西方的软实力又总体上高于我们,这使得每次主张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都会遭到舆论场的一些不理解甚至反对。袁贵仁讲话报道出来后,互联网上再现反对声,反映的恰是这个局面。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既需要首先树正气,营造理直气壮开展这项工作的氛围,又要有大量细致、生动工作的迅速跟进。切不可把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变成对上级指示的官僚主义式贯彻过程,打很多响雷,但没几滴解渴的雨点。

  树正气,离不开对歪风邪气的打击。在争议较多的时候,这种打击要打得准,确保得到大多数舆论和教师、学生的支持,避免极端联想。有一次这样的打击,需要有多得多、且令人信服的正面工作推进。没有勇气,这项工作无法开展。但如果低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难度,以为传达了《意见》,开了动员会,调调课,叮嘱几个人“注意些”,就算完成了任务,也将是糟糕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