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关于严厉惩治侵权者的讲话>>> http://www.zuoxuan.net/YS/YS/2.asp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蒋高明:以人为本就地城镇化 [复制链接]

1#
2015-03-25 09:52:52  来源:蒋高明博客  作者:蒋高明

  “父母在,不远游”。中国这个以孝道为主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抛家舍业进城去打工,将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放在家里不管,新婚妻子“活守寡”,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完全是由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带来的,是国内外不加节制的自由市场经济将农业边缘化造成的。城市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呢?如果我们将投资的重点放到农村,在中国乡村发展以健康食品生产、加工与物流为主的农业产业,那么,农民是不需要离开家乡的。相反,他们原本美丽的家乡,如增加城市要素,则会变得更加适宜人类居住。

  就地城镇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保留中国固有的村镇分布格局,仅对一些人少生活成本高的村庄进行适当的整合,增加城镇的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第三产业、健康、银行、医疗卫生、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等基本元素,将中国的村镇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农民有就业、有养老的美丽小城镇。那么就地城镇化以后,农村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一是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有了体面的工作。他们不用担心失业,不同担心在城市里找不到活。农业产业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产业,要是农民都不种植粮食,不出售粮食,城市人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城市的房子、汽车、钞票都不能吃,在饥荒到来的时候,黄金还不如粪土!如果有良好的产出,经济回报高,农民完全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农民就是现代化的职业工人。就地城镇化后的农人完全可以像城里人那样,工作无忧;在生态科技带动下,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他们可以采取每周工作5天,也享受周末和节假日,在农忙季节实行“三班倒”,工资加倍。农忙时种植与收获粮食,养殖动物,获得最多的初级农产品,而闲时则对处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农产品升值,富裕的劳动力还可以从事第三产业。这样的农村根本不需要上楼,只要把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农民创造的价值是无穷大的。农民工能够创造“中国制造”的奇迹,难道不能将他们的家乡改变成人类最适宜居住的小城市吗?有了固定职业的农民,他们将获得全社会的尊重。没有他们,什么科学家、政治家、歌唱家、作家,都得喝西北风。社会要恢复农民的社会地位,他们和工人一样,从事的是最重要的劳动,他们不是农民工,而是令人遵照的农人,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比进城打工更高的回报。


  二是农村有了健康的保障。进城的农民健康无法保证,他们拼的是体力,是青春。很多无辜的农民在外面打工。落下一身病后,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乖乖地交给医院。现在的农业模式,完全采取违背自然规律的办法,采取对抗的办法控制病虫草害,农药、化肥、焚烧农膜产生的致癌物质长期与他们作伴,不得怪病都困难,加上周围劣质工厂、养殖场、食品加工厂污染,他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危险。就地城镇化后,医疗设施进入农村,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动用国家、集体、社会的力量,保证中国最大、最重要人群的身体健康,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恢复当年农村赤脚医生做法,发扬光大祖国传统中医学,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再加上农民有了很好的心情,疾病困惑从此远离农村城镇家庭。


  三是家庭团聚,不再出现留守儿童、孤独老人和“活守寡”的妇女大军。人皆有父母,将老人放在家里不赡养,进城打拼是年轻农民最无奈的选择。中国有5000万留守儿童,有谁在享受了舒适的现代生活、享受了廉价食品后,考虑过农村留守孩子的痛苦?笔者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我们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谁家的孩子会有什么痛苦。尽管当年的物质生活不富裕,可每个孩子都是健康的,阳光的,孩子们淘气中带着智慧。那些现代版的“寡妇群落”,有谁知道失去家庭温暖的苦衷?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课题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有近6000万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是压在农村留守妇女头上的“三座大山”[1]。一位长期研究中国留守人口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留守妇女的数量之大、承受负担之重,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少见的。”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与精神负担非常严重,她们不得不在“更好的经济收入”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做取舍。她们并不算奢侈的心理期待,实际是在呼唤更合理的命运安排。还是少女时,她们也曾驻足过多彩的城市;嫁为人妻后,她们也曾与丈夫一起在城里打拼;当成为母亲后,为了孩子,她们却不得不回到乡村,忍受“牛郎织女”的分居生活;离别,从最初的难过,慢慢变成一种习惯。更有一些出国打工村的“全职妈妈”,她们没有财力陪伴丈夫去国外打工,只有在家里忍受分离的痛苦。


  “我们结婚才几个月,他就出国了,那时非常想他,现在也只好习惯了”。湖北省某县邬家湾一“80后”媳妇张娟无奈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她的丈夫在伊拉克打工,一签约就是两年。她独自带着5岁的孩子,偌大一个家,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比繁重的家务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理上的煎熬。有些年轻的留守妇女还要面对地痞流氓骚扰,晚上睡觉不敢关灯,或开着电视睡觉。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将年轻男性农民吸引在家乡呢?


  四是农村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农村孩子群体中,不乏有治国之材,不乏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学者、政治家与军事人才,然而,现在的农村孩子从小失去家庭温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怎么能够健康地成长?笔者是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村走出去的第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我之所以能够考上重点大学,得益于教我的各位好老师。那时候,村里就有小学,小学老师是师范毕业生,教课十分认真,我们从小就打好了基础;高中的老师更厉害,大部分老师都是山大、山师大毕业生,甚至还有北大毕业生担任公社中学的老师。我们的课业并不重,整个初中几乎都是一边劳动一边学文化课,只是到了高中才进行系统的学习。当时的农家孩子考上大学,上学不要钱,还管分配,吃国库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从笔者从村里走出后,三十多年来,蒋家庄先后有一百多人考上大学、大专或者中专,其中考上山大的5名,有2名博士(笔者和一名女博士,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由此可见,只要重视农村教育,农家孩子长大成人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当然,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当年的精英教育变成了今天的素质教育,今后农家子弟大学生从事农业并不是新鲜事。只有农村有了人气,尤其有了知识青年后,我们设计的各种农业产业才能够实现。就地城镇将增加中国大学生就业机会,中国农村腾飞了,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中等发达远景,美丽中国才有希望。


  五是乡村环境污染可以从源头解决,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健康的食物。现在的农村环境比任何一个朝代都糟糕。传统的农业是人勤地产的,现在的农业是化学化的懒人农业,农药、农膜、除草剂、化肥污染比比皆是,小时候见到的很多物种因环境污染消失了。一些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如农药厂、化肥厂、造纸厂、淀粉厂、屠宰场,肆无忌惮地进军农村,因为那里的环保成本几乎为零。大量污水充斥了当年曾经十分美丽的河流,有着银沙滩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白色污染遍布农村,农田里充满了杀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可能安全吗?现在的中国乡村几乎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污水也没有处理,任其排放,蚊蝇滋生,垃圾遍地,大树被进城,河流被挖,几乎没有自然生态要素。曾经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的中国乡村,现在仅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地城镇就要从源头解决这些问题,让城市中的好的要素进入农村,如垃圾处理设施(仅对白色污染等,生活垃圾可以用过饲料或肥料进入生态循环)、污水净化设施、公园、健身设施、医院、银行、学校、图书馆、俱乐部等等。这样,农民在健康的环境下,有愉快的心情,才能为社会生产健康的食物。从国家层面上,困惑国家的面源污染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六是大城市压力减少,房地产价格得到合理的回归。农民住别墅,农村闲置的院落充分发挥作用,并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节约自然资源。就地城镇化的内涵(教育、医疗、卫生、垃圾处理设施等等)


  就地城镇化的资金从那里来?中央资金、地方资金、城市下乡的自己、农民自筹的资金,建设美好家园,大家的积极性会高的。


  [1]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课题组. 2012.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难忍“牛郎织女”分居生活. 中国广播网,http://native.cnr.cn/news/201203/t20120331_509367005.shtm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