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规律不可违背 左旋能量 生命源泉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习近平在这些场合都提到了屈原 [复制链接]

1#
国内新闻      2016年06月09日12:33 新华网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原标题:在这些场合,习近平都提到了屈原
  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格标尺。习近平多次提到屈原,例如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提到屈原或其作品,要求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他还多次引用屈原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意深远。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一一梳理。
  引名句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典故出处
  屈原《九歌·国殇》
  ◎释义
  这两句诗大意是说,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誓死不屈的精神。引用这两句诗是赞美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的先烈们,充分表达出对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的先烈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资料图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原文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也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
  ◎典故出处
  屈原《离骚》
  ◎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屈原因为民生艰难而叹息流泪,这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资料图片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2012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讲话原文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于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中,开始观察和探究宇宙的奥秘。早在23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著名“天问”。
   ◎典故出处
  屈原《天问》
  ◎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他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201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新华社发(截屏照片)   谈端午
  “一定要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
  ——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3名航天员表示诚挚的慰问。飞船发射之前,习近平专门指示有关方面,一定要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

责任编辑:张淳 SN182

分享 转发
2#

【端午特稿】屈原这三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16-06-09 21:48:06 来源:公众号“红歌会论天下” 作者:郝贵生
核心提要:屈原的爱国主义、独善其身、敢于进谏精神,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也是当代中国人特别应该汲取的精华内容,它与儒家为代表的“吃人”文化是根本对立的。品味和学习屈原精神,其现实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只学屈原文采,而丢弃这三种精神,实质是丢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只学屈原的皮毛,而不学肌肉和骨骼。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一提端午节,自然就联想到屈原。上老年大学听老师讲,端午节绝不单纯是纪念屈原。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一种说法是五月五是中国龙的生日,所以这天要举行龙舟比赛。另一种说法是中华民族有正月初一、二月二、五月五、七月七、八月十五过节的习俗。后又赶上屈原五月五投江,于是又增添了一项纪念屈原吃粽子的内容。上述说法笔者没有考证,但今天过端午节,就必然涉及到屈原。这是不争的事实。
  屈原的故事在中华民族中家喻户晓。但究竟如何评价屈原?屈原的精神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究竟是否还要向屈原学习?学习屈原什么呢?
  首先,屈原是一个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离骚》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后人赞其文学天赋的文章比比皆是。其次,屈原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离骚》长诗中详细地阐发了他对楚国及其人民的热爱,然而正是其炽热的爱国热情和远大抱负得不到理解和实现,最终选择投江自尽。再次,屈原是非分明,是一个身处污泥而不染的独善其身、洁身自好者。正如他自己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中称赞屈原“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能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浊的环境,能够消遥于尘俗以外,其清白是染也染不黑的,简直可以和太阳、月亮比光明了。)最后,屈原敢于向上进谏。他多次向楚王直言国家富强发展之良策,然而却始终得不到楚王的理解,且常遭谗言报复,但始终矢志不渝。如他自己所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君王不体察我火热的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脾气。我深知直言会招来祸殃,想忍耐不说却无法控制。)
  然而,除屈原的文学才能无论古代还是当今都有共识之外,其它几点都有不同认识,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对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司马迁写《史记·屈原贾谊》时说,他读屈原作品《离骚》、《天问》等,对屈原的心志感到悲愤,看屈原投江之地,不仅掉了眼泪,更加念及他的为人。后读了贾谊为屈原作的赋后,“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以屈原那样的杰出才能,到其它诸侯国,哪一个国家不容他呢,何必死守楚国,造成如此悲剧呢?)如果屈原离开楚国到他国做官效力,那还是爱国主义的屈原吗?对他的独善其身,屈原在投江之前一渔夫劝慰他的话不仅是屈原同代许多人,更是后世实质也是当今相当多的人对他的责难。渔夫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而对于他的敢于向权力者进谏行为,更是少人赞赏。汉代班固则指责其是破坏君臣等级秩序,犯上作乱行为,“露才扬己”太骄傲自满和显露自己的才能了,由此导致“忿怼沉江”。
  屈原之后的历朝历代人都赞赏屈原,纪念屈原。然而欣赏学习其文学才智的人太多太多了。《史记》记载,屈原死后,人们“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言劝谏。)当代生活何不如此呢?固然我们国家种种原因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诸多问题,某些人不念及祖国母亲哺育自己成长的艰辛,总是借口国内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留在西方国家拿取高额收入而不愿回国效力,当代个别人甚至为几个臭钱而充当西方国家、日本、台湾的间谍。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及一大批留美学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冲破千难险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丢弃得太多了。中国当代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官本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思潮思潮严重泛滥,甚嚣尘上,浸入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特别是官场和知识界的情况下,当代中国人还要不要象屈原那样 “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呢?中国当代社会出了那么多的腐败贪官、汉奸和精致利己主义者,除制度根源之外,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重要原因吧!党章和国家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仍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就是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是非分明、独善其身、敢于进谏等精神和行为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用今天的语言讲,就是要具有和真正成为头脑清醒、是非善恶分明,有独立主见和自我制约精神,敢于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主体、民主意识和行为。两千多年前的屈原能够做到,已经进入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公民特别是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共产党人难道不能向屈原那样,努力行使党章国法赋予的民主权利吗?然而现实生活中民主意识极其淡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甘愿做权力、金钱和国际国内强势者的奴才人物数量极其之多。固然屈原进谏等行为没有成功,且遭到强权者和既得利益者谗言诽谤和打击报复。为正义、进步的事业付出一定的代价正是古今中外“屈原”型人物最伟大、最高尚的精神和品格之处,也是屈原受到历代人民尊崇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样今天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两种势力、两条道路、两种做人模式尖锐、激烈对立斗争的历史条件下,同样需要学习屈原的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精神,真正独善其身,扬善抑恶,行使民主权利,同一切直接间接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这种斗争也仍然会遭到屈原类此的遭遇,甚至比其还要严重。毛泽东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要有为社会进步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最终实现付出代价和牺牲的准备。但历史最终总是正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社会主义最终一定要战胜和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趋势。因特那雄那儿一定要实现!
  屈原毕竟不是完人,其远大的胸怀抱负失败之后,选择投江自尽,当代人确实不可取之。张学良将军37岁因进谏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而被囚禁数十年。然而其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活到101岁。这恰恰就是高于屈原之处!
  屈原的爱国主义、独善其身、敢于进谏精神,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也是当代中国人特别应该汲取的精华内容,它与儒家为代表的“吃人”文化是根本对立的。品味和学习屈原精神,其现实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只学屈原文采,而丢弃这三种精神,实质是丢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只学屈原的皮毛,而不学肌肉和骨骼。

文/郝贵生

[p=24, null, left]声明:本文为“红歌会论天下”公众号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trl+Enter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