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这是七十年代,我们小时候教室黑板上方,张帖的标语。
长大的后来之后来,才明白:这是哲学,一阴接着一阳,一动接着一静,又对立又统一,这是道。
想当年,大概由于此标语映照下之影响罢,我们学生,生动活泼。
学工、学农、学军。课程轻松,课外活动多,去附近的农村捕小虾、捉泥鳅好玩,拾稻穗、采茶则有些累,而用铁丝、皮筋做枪,用纸做子弹,分成两军对垒,冲锋、射击,乐此不疲,脸肿皮青也不累……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每逢体育比赛,讲班级荣誉感,争先恐后,但更讲发扬风格。比如,赛跑时,旁边的选手摔倒,立马去扶,而不是去争名次……
在荣誉、待遇面前主动退让,就是风格高,值得表扬。
玩得多的,当然是下棋、打扑克,虽比输赢,力争上游,但不兴钱。兴钱就属赌,赌博是坏行为,在禁止之列。
总之,那时的学生,生动得遍地跑,活泼得满天飞,家长对上学、放学也不担心,好象天底下没有坏人、歹徒。
那时,好多家家户户,也生动活泼:夜深了,都不锁门。并不是晚上不休息,而是不用提防外人。
那真是夜不闭户、路常拾遗之时代。
那年代,物质并不富有,为何路常拾遗?
财产大多公有,人对物质的私人占有欲就不强。有些东西,暂时遗落在大路上,与放在集中的场所,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我们小学生,为了得到表扬,时不时将身上一分硬币、两分纸币等,抖落在大路上,然后返回来,拾金不昧,交给老师,或民警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