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证明意念波有物质基础
    --- 左旋雨露 发表于202002-7-8 9:48:27

    科学证明意念波有物质基础
    [根据左旋科技研究报告]

    现代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了,可以通过脑电图、心电图来检测人体健康的状况。再深入一步,又证明了人体生物光的存在。
    那么,人体意念波是否也存在物质基础?
    事实证明,意念波肯定有物质基础。
    简单的举个例子:通过目光注视调整手表时间,通过目光注视调整电视频道。


    这里包含二个因素,
    1.我们说的调整不是特异功能表现,而是现在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新产品,这种产品任何平常人都可以使用,都能达到调整目的。2.必须由目光达到仪器的部位上,同时加上自身意念的需求,并根据意念指令进行调整。
    由此可见,人的意念有一种放射性的波场活动,这种波或场是有物质基础的。
    意念波的活动是有一定的表现形态的。
    既然意念波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那么意念活动就一定会有一种表现形态。
    我们平时说的,思想觉悟的高低,好坏都会在意念波上表现出来。那就是说,虽然口头上没说什么,而只要其人在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同样可以从意念波上分析,他在想什么?
    如果将自然科学和人体科学相结合,总有一天,科学可以通过对意念波的检测来鉴定一个人的基本情况。
    如果再深入一步,通过调整人的意念波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那样,对人类自身的改造至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意念波的活动大体上分为上下左右。
    意念波的活动是有方向性的。
    我们通过对情绪低落的人的观察,发现他们的意念波的活动范围很低落,很沉闷。
    无所作为的人目光很近很浅,通常只注意身边周围的蝇头小利。
    有雄心壮志的人,意念波比较高亢,向上。
    当一个人想着人民利益,想到地球和人类的安危时,他的意念波是左旋的,这种意念波作用于别人,就会有很大的魅力,演讲写文章的时候,读者和听众都会觉得有一种向上奋进舒服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整天想到损人利己,特别当他想做丧天害理的事情时,其意念波是右旋的,并且是灰黑的,接触到的人稍微留神,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以上讨论修改稿)[左旋通讯]

    --------------------------------------------------------------------------------

    人类有一种身体语言,一直不为人知
    --- zxmy 发表于202002-7-8 11:50:17

     

    人类有一种身体语言,一直不为人知

    人体外有光晕
    50年代,英国有位华尔德。基尔纳医生,采用双花青染料涂刷玻璃屏,首先发现人体外围优一圈光晕,宽约15毫米,色彩绚丽, 忽隐忽现,令人称奇。

    80年代以后,日本成功的对人体放射出来的辉光进行了图象显示,并把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与保健。

    人体到底有哪些辉光呢?

    疾病辉光

    在医学领域,根据人体发出的冷光信息,不仅可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用来诊断疾病。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灰光辉发生类似太阳的“日晕”现象。一般认为,呈红亮色的光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呈灰暗色的辉光则说明病重。

    爱情辉光

    在男女交往中,人体辉光还是爱情的标志。前不久,美国学者在一家照相馆利用一种高科技微光检测仪,对一些拍摄订婚照,结婚照的男女进行观测,发现情侣手挽手拍照时,女性指间上光晕特别亮,并向男方的指间延伸过去;而男子制件光晕雀会略微后缩以顺应女性的光圈。每当两性真情拥抱接吻时,彼此的辉光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且变得分外明亮。

    意识体能辉光

    科学家预测:人体辉光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运动员比赛前可进行“辉光体能预测”,教练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有的科学家把人体辉光用到犯罪学中去,因为人体辉光会随着大脑思维方式,行为意向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晕圈。

    对犯人也能进行“人体辉光监控”,如犯人企图说谎,身上辉光便会出现种种色彩斑点的交替闪耀跳动。

    辉光之谜

    人体辉光产生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各沀己见。一些人认为辉光现象除了人体白细胞之外,还可能是人体体表某种物质,射线与空气复合产生的,或是一种水汽和人体盐分与主频电场作用的结果,或是人体的光导系统---经络系统显示它的“庐山真面目

    科学发现:人类意识的物质存在

    afd转 于 2002-7-8 23:36:22 发表在:左旋雨露论坛


    科学发现:人类意识的物质存在
    曲志卓


    心灵心理学权威刊物《心灵心理学学刊》 (The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 于2001年9月第三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性事件与随机事件发生仪数据的相关--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非常规性的非区域性实验”的研究论文。该实验结果表明人类意识存在于物质空间并能与物质相互作用。当某些重要的全球性事件发生时,人类对事件的关注和投入会使科学家设计的电子随机事件发生仪产生的随机数据不再杂乱无章而是呈现规律性。

    这一实验是35年前设立的“全球意识研究项目”的一个部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多位科学家参与了这一研究,试图通过客观测量的手段来证实人类整体意识的物质存在及其作用。35 年来,大量实验表明,人的意识会与随机事件仪发生相互作用,致使这些仪器产生的数据呈现规律性模式。这些设计严密的随机事件发生仪被安放在全球大约35个地区,包括欧洲、美国、印度、新西兰、菲济(Fiji)、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这些仪器会产生毫无规律的随机数据,并把产生的随机数据传入电脑,再通过国际互联网将所有的数据汇入普林斯顿的中心服务器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传输过程全部经过严格检验以确保数据的精确不变。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根据事件的强度和媒体覆盖的广度来判断该事件是否属于人类关注的全球性事件,并界定事件持续的时间范围以便分析那一段时间的数据特征,并与其它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布分析。标准分数的计算及卡方检验表明,重大事件受到人类广泛关注时,数据分布显著呈现规律,不再是毫无规律的随机分布。例如1998年在英国王妃的葬礼以及在日本Nagano举行冬季运动会期间,一批随机事件发生仪记录了非随机数据活动。此外,1998年8月7日发生于尼尔罗比(Nairobi)和坦桑尼亚(Tazania)的美国使馆轰炸事件也使收集到的数据非常显著地偏离了随机数据的理论分布。这种偏离存在于事件发生的当天7:15到7:45之间以及之后三个小时的事件余波强烈之时。除夕之夜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节日庆典也引发了类似效果。在1998到1999年除夕午夜前后五分种内,数据分布呈现非常明显的单一发展趋势,数据模式极为规律。

    除了研究全球性事件,这一实验还对比了区域性事件与全球性事件。相对更为区域性的事件更能够引起当地人的关注,他们的意识活动对本地随机事件发生仪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区的发生仪。例如,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人,1999年8月的日蚀对于在观测线上的人来说,是一件更为令人兴奋的事。测量和计算的结果证明,那些地段上由随机事件发生仪产生的随机数据分布呈现规律性模式,显著有别于其它地段随机数据的分布。
    所有这些证据表明,在比较重大的事件发生时,人类大范围高强度的关注会作用于物质空间,并使物质发生具有规律的运动。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将意识视为非物质性的,不能对物质发生任何作用。全球意识研究的结果表明意识可能具有实体结构,并能通过一定方式作用于其它物质。这一方面的发现推翻了哲学范畴中物质与意识相对立的理论,将会推动对意识具体存在形态的研究。


    参考文献

    Roger Nelson: Correlation of global events with reg data: an interent-based, non local anomalies experiement. The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 Sep 2001; Vol. 65, I ss. 3; pg. 247, 21 p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