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共同富裕 » 共运 » 毛主席谈“天才” ---毛远新
红五星评论员 - 2025/11/3 18:39:47
毛主席谈“天才”
毛远新
1970年底,辽宁省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中央汇报筹建党代会的情况,我和陈锡联、李伯秋等人一起到北京,住在京西宾馆。汇报结束后,我回中南海去看望主席。
主席说:“你们辽宁是全国最后建革委会的省吧?”
我说:“在 1968 年5月,是全国倒数第四个建革委会的省。”
主席说:“总理告诉我,辽宁去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就已超过了1966年。中央认为辽宁的形势比较好,现在是全国可以召开党代会的前三名,可以选举新省委了。两年前,辽宁三派还打得不可开交,其中两派都是反对陈锡联的,中央担心呢。总理说辽宁很快消除派性实现了大联合,你功不可没,提名你是省委副书记人选,我说只能进常委,但政治局都支持他的意见。”
我说:“还是当时中央政策调整得好,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矛盾,承认各派都是革命群众组织,一碗水端平,辽宁才很快消除派性,实现了大联合。”
图片

接着,我简要汇报了辽宁的情况,谈到陈锡联传达庐山九届二中全会,学习主席《我的一点意见》的情况。
主席说:“他们说我是天才,是'天才的马克思主义者’屁话!才不要信呢。我小时候跟着母亲拜过菩萨,信过佛。读了私塾,又迷信孔夫子,崇拜曾国藩,进了洋学堂又崇拜过康德。要不是陈独秀,我的老师,我哪里晓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个姓马的大胡子哟。陈独秀是个好人,有点固执,后来犯了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他是有第一位功劳的。他和李大钊都是我的老师,我不是什么天才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后来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主席说:“还有什么'一句顶一万句’,'句句都是真理’。才不要相信呢!”我当时愣了一下,心想,那不是林副主席说的吗?
主席说:“一句就是一句嘛!修改《宪法》草案,我说要删去什么'天才地,创造性地发展’那几个副词,讲过四遍,顶四万句了吧?但顶个屁用!一句话可能说对了,也可能说得不对,除了神仙,谁能句句都是真理?”
停了一下,主席又说:“我看呐,连神仙也作不到。《圣经》上说有条蛇,劝两个年轻人吃了树上的苹果,上帝很生气,就处罚蛇终生吃土。可是科学家发现,蛇是从不吃土的。可见上帝也会说屁话呢。不许人吃苹果就是错误的。那条蛇叫人吃苹果,不要听信上帝的清规戒律,我看蛇是对的,是革命造反派。不然的话,我们今天还吃不上苹果呢。按照《圣经》的逻辑,那两个年轻人吃了苹果,头脑才开了窍,才晓得男人女人之间还有那么一种微妙的关系,有了羞耻感。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嘛,否则今天大家还都光着屁股呢。”
我忍不住笑起来。
主席也笑了,说:“我看蛇是有功的,人类的繁衍,文明的进步,现在世界上有了几十亿人,都应该感谢这条蛇呢。可见上帝也会说错话做错事,他站到整个人类的对立面去喽!我是站在蛇一边的,支持它造上帝的反。”
主席转过身来问:“你也支持吧?”
“我也支持。”我说,“主席你生于 1893 年,农历是癸巳年。辰龙巳蛇,你就是属蛇的。”
“哦?我属蛇。那你呢?”主席问。
我说:“我 1941 年生,农历我说不清。正好晚你 48 年,12 年一条蛇,我也属蛇。”
“来!”主席熄灭手中的烟头,举起茶杯:“为蛇干杯!”我举起茶杯,和主席碰了一下,喝了口茶。
“我们中国有个孙猴子,”主席放下茶杯说,“也是个革命造反派,他不管玉皇大帝的清规戒律,大闹天宫,搅得天庭不得安宁,把王母娘娘的桃子吃个精光,还在如来佛的手掌上屙了泡尿。你读过《西游记》吧?”
我说:“小学就读过,上初中又读过一次。”
主席说:“那你说说看,吴承恩为什么要写《西游记》?”我说:“为什么写……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主席说:“我看呐,他是对朝庭政治不满,又不敢去骂皇帝,就编出个孙猴子,搅得朝庭不得安宁。结果呢?判了五百年徒刑,刑满出来,还得加上个紧箍咒,不许你乱说乱动。这就是革命造反派的下场哟。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遇到的妖怪是什么来路?我看呐,许多都是中央高级领导干部身边的工作人员,什么秘书、警卫、司机之类。这些人到了民间,为非作歹,祸害百姓,连神通广大的孙猴子都斗他们不过。为什么呢?”
“书上说,他们都是偷了主人很厉害的法器。”我说。
“很厉害的法器是什么?”主席说,“无非就是主人的招牌罢了。最后还得把主人请来,把妖怪收回了之。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妖怪,都死在孙猴子的棒下。这叫什么呢?这就叫领导干部的特权!”
主席说:“吴承恩几次科举不中,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据说他写过首诗,其中有两句说:'胸中磨损斩邪剑,欲起平之恨无力’。可能就是他写《西游记》的初衷。想斩尽世上的邪恶,在心里把剑都磨坏了,也只能自叹回天无力哟。”(后来我查过吴承恩的资料,他有首长诗,其中有四句曰:“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作者注)
主席说:“我们党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反对特权,管好自己和和身边的亲属、工作人员,不然有人可能打着领导的招牌,到下面去祸害百姓呢。好像是在'九评’中,列出了十多条,专门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特别讲到党和国家的干部都是普通劳动者,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要定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还提出要反对领导干部的高薪,反对特权,缩小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收入的差距。你找出来再读一读。”图片
主席点了支烟,说:“还有什么'天才的军事家’,才不要信呢。我是个教书的先生,师范毕业,没上过军校,也没进过讲武堂。机关枪能打多远,迫击炮能打多远,部队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我统统不晓得。秋收起义后,我打了许多败仗,队伍跑散了,拢都拢不起来,我急得直跳脚。几千人的队伍,死的死,跑的跑,只剩下几百人上了井冈山。后来去赣南发展,还是一个败仗接一个败仗,一直到闽西打下长汀,才喘得口气,可以回过头来总结经验教训。打了败仗跌了跤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了跤后不能客观地总结教训。
狗屁'天才的军事家’。我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在打了许多败仗之后,才逐渐学会打仗的。为什么打了败仗,队伍跑散了拢都拢不起来呢?我到连队去调查,想到连队里没有核心,提出把支部建在連上。一个支部七八个党员,
每个党员再交一两个知心朋友,积极分子,连队就有了核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人就变得聪明些喽。说我是天才,我不赞成。说我善于总结经验,我赞成。”
主席说:“还有什么四个伟大,哪有那么多伟大哟,讨嫌!”主席又转过身来问我:“你说说看,世界上什么人最伟大?”。
我心想是指古人还是今人?指军事家还是科学家……一时回答不出。主席说:“我看呐,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这个答案,当时我是根本想不到的。
主席说:“还有人说,我要删除那几个副词,是什么'伟大的谦虚’。在原则问题上我是从不让歩的!”主席再次转过身来问我:“什么叫谦虚?”
没等我想好用什么词来概括,主席就说:“谦虚就是实事求是,不足为傲,过之似伪。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喽。”
主席说:“还有什么人民解放军是我亲手缔造的,是某某人直接指挥的。缔造者就不能指挥了吗?何况也不是我一个人缔造的嘛。我是个教书的,没学过军事,我一个人怎么缔造军队呢?”
我说:“在一个材料上我看到,辛亥革命时期,你是当过兵的。材料上说,从那个时候你就开始学习研究军事了。”
主席摇了摇头:“当过兵不假,有大半年吧。但是说从那时就开始学习研究军事,那是屁话。我不过就是想走出去长长见识,看看外面的世界哩。”
我说:“那总是参加过军事训练,了解些军事常识吧。”
主席又摇头,说:“因为我的文笔好,长官把我留在身边当了个文书,帮他钉个名册,作个记录,起草个命令报告之类东西。”主席故意压低嗓门,悄悄说:“当文书可有个好处呢,早上可以睡懒觉,不用出操,不用参加训练。”我又忍不住笑了。
主席说:“缔造一支军队谈何容易,就像要打造一把刀,首先得要有铁匠,这个铁匠不是我,主要是朱老总,他进过讲武堂,行伍出身,有带兵打仗的实践经验。他能把一帮闲散的农民,组织训练成一支能打仗的队伍,从单兵素养到班排连营的基本攻防战术。还有伯承、剑英他们。我的作用,主要是如何使这把刀更加锋利,更加坚韧。再一个,就是这把刀如何个耍法,出出主意。”
说着,主席背靠沙发,举起右手空握着拳,在自己面前左右晃了两下。
主席说:“秋收起义失败后,上了井冈山,我一直在想,要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这支军队要不同于国民党军阀的部队,也不同于王佐、袁文才绿林好汉的队伍,这支军队要成为我们党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武装力量。这支军队不仅要打仗,还要组织宣传民众,还要帮助建立地方政权。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党指挥枪,要在军队内部建立党的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同时,要建立一整套新的官兵关系,新的军民关系,新的军政关系,制定新的部队纪律。这和朱老总他们熟悉的带兵经验就不大相同喽。开始他们难以接受,产生过一些矛盾,还一度剥夺了我对部队的指挥权。后来实践证明,只有这条路子,红军才能生存,才能打胜仗,他们又转过来支持我的意见了。南昌起义失败,两万多人的队伍,死的死,跑的跑,也只剩下几百人,是朱老总带着,转战广东、江西、湖南,坚持斗争到井冈山会师。所以,只说我一个人是缔造者,我不赞成。说我是缔造者之一,我赞成。这不是什么'伟大的谦虚’,这才实事求是嘛。”
主席说:“不仅是打仗,许多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学到的,单从书本上是学不来的。书是要读的,问题是怎么个读法。”
主席又朝我转过身来问:“什么叫知识?”又提出一个我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我知道了,他并不是非要我回答不可。
主席接着说:“那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经验的总结。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有了知识,是个知识分子,了不起喽。我看不见得。许多大学生,包括你,”主席用手指了我一下,“读了许多书,如果不去实践,前人的经验还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算不上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有参与实践,才能检验你读到的东西是否正确有用。同时,又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你能把前人的经验,通过实践变成自己的经验,能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马服君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一生带兵打过许多大仗。他的儿子赵括,读了许多兵书,连他的父亲都辩论不过他。马服君临终前,交代他夫人说,千万别让我们的儿子去带兵打仗。后来秦国入侵,赵王不听劝阻,起用赵括统帅大军。结果呢?上了战场,碰上白起,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统统被活埋。我说有些人书读得越多就越蠢,就越没有知识,指的就是赵括这类脱离实际,只会夸夸其谈的读书人。”
“赵括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吗?”我问。
“也算也不算,”主席说,“他就是那种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践知识的知识分子。还有王明路线临时中央的老爷们,吃了几年洋面包,读了几本马列的书,但他们对中国的实际,苏区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却要指挥一切。结果好了,把苏区几乎统统丢光,三十万红军剩下不足三万。我在延安写文章说,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子弹是能打死人的,这些老爷们连这都不懂。我们党吃这类知识分子的亏太多了,所以提出知识分子的改造任务,让那些只有书本知识,却没有实践知识的知识分子,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磨炼,变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提出教育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把培养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的学校,改造成为培养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分子的学校。
我要你们军工学院统统下到农村去搞四清运动,就是要你们去接触中国社会的实际,除了有书本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那是坐在课堂里学不到的。大学毕业了,我要你离开大城市,到野战部队的基层连队,从当一名战士做起,就是担心你成为赵括那样的知识分子。国民党的将领中,真正有点本事的还是黄埔军校早期的学生,因为他们要从当兵开始,亲身参加作战实践。后来那些陆军大学毕业生,书读的不少,但真正能打仗的不多。”
图片

主席说:“庐山会议闹了个大笑话,许多高级干部,居然相信天才,连什么是唯心论的先验论,什么是唯物论的反映论都没有搞清,打着拥护什么'天才’的旗号,跟着陈伯达起哄,搞突然袭击,以为这一哄,二中全会原定的议程就全推翻了。我偏不买这个账,说他'大有炸平庐山之势’。庐山会议实际上是一场未遂的政变,无非是'诛晁错,清君侧’而已,古已有之。我看,我们党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还是要多读些马列的书噢。”
我问:“你看我应该从哪里读起呢?”
“嗯……”主席想了一下说:“可以先读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主席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说:“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是黑格尔,他是马克思的老师。马克思、恩格斯从他那里学到了辩证法。但恩格斯说,黑格尔的体系没有错,但他是建筑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是头朝下,脚朝上,倒立着的。马克思把他又倒了过来,头朝上,脚朝下了。
费尔巴哈也是马克思的老师,他的《宗教的本质》(应是《基督教的本质》 ——作者注)一书中的唯物主义观点曾经给马克思、恩格斯带来极大的解放。恩格斯说,我们一下子都成了费尔巴哈派了。但是,马克思又发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彻底,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到了人类历史领域,他又回到了唯心主义。所以恩格斯说他下半身是唯物主义,上半身还是唯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老师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提出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所以我说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是什么天才,他们是从资产阶级那里学了辩证法,学了唯物论,又学了经济学,学了社会主义学说。但他们不是盲目地学,迷信地学,而是批判地学,这就叫扬弃。经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有扬有弃,正确的就发扬,错误的就抛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主席说:“我过去批评你学习方法不对头,以为老师讲的,书上写的都是对的,都是真理。才不见得呢!现在,你到东北辽宁工作,从北京发下去的指示、号令,都是对的吗?也不见得。还是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认真思索一下,看看是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看是不是符合你们下面的实际情况。中央的指示,包括我说过的话,有些说对了,符合客观实际,你们省委就执行。有些说错了,不符合客观实际,你们就向中央反映,就要敢于和中央争论。只有经过争论,哪怕争得面红耳赤,才能知道真理究竟在哪里。只要你们的意见更接近真理,我就作自我批评。害怕争论,躲避争论,甚至不许争论,或者是自己心虚胆怯,或者是以势压人,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都是错误的。”
主席再次转过身问我:“什么叫真理?”不等我回答,他就说:“真理就是真正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客观规律的道理。人的主观认识与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总是有差距的,如果差距小一点,十个指头有两个或者三个,那就很了不起喽。人们认识到的真理都是相对的,今天被当作真理的东西,都包含有明天可能会显露出来的谬误部分;今天被认为错误的东西,明天可能被证明它还包含某些真理的内容。所以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不对的。经过怀疑,思考,分析,肯定那些应该肯定的部分,否定该否定的部分。”
主席重新点了支烟,说:“庐山会议原定议程,是为四届人大召开做准备,就有讨论修改《宪法》的议题。我提议,把公民有'四大’的权利写进去。这样,人民群众就可以随时发表他们的意见,可以监督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干部的工作。还要把工人有罢工的自由写进《宪法》。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还允许工人罢工自由,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居然害怕工人罢工,岂非咄咄怪事?除非你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或者是自己屁股不干净,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脱离了群众。不然你怕什么?我看只要处置得当,罢工只能揭露矛盾,暴露坏人,教育群众,有利于反对官僚主义,改善干群关系。哪有共产党人比资本家更害怕工人的道理!”
图片

主席从手边茶几上拿起一摞材料递给我:“黑龙江出了点问题,中央有些担心,那里是边防第一线,这样搞下去不好。你拿去看看。”
我接过材料粗略翻了一下,多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单位的内参,还有一些电报、记录稿,反映黑龙江省委主要领导的问题。
主席说:“你转告陈锡联,他们先回去,你留下,中央正在考虑黑龙江的问题怎么处理。总理提议要你参加,说你对黑龙江的情况比较了解。这些材料你先拿去看看。”我拿起材料,站起身来向主席告辞,主席也站起来和我握了手。
我刚转身,主席说:“等一等。”我又转回身来。主席问:“'天才’一词,英文怎么说?”
“天才?”我说,“好像是gen……什么的,记不清了,可以查查。”我走到对面墙角,从书架上抽出郑易理主编的《英华大辞典》。
“查到了,”我说,“'天才’英文是 genius。汉语注释为天才,天赋,还可以解释为神仙,妖怪。”我边说边把翻开的辞典指给主席看
“哦,在庐山,他们说我是妖怪。呵呵呵呵。”主席笑了,我也笑了。
橘子洲头,运河河畔,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这两处风水宝地曾孕育出许多慷慨激昂的风云人物,其中不乏二位世纪伟人——毛泽东与周恩来。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与周恩来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二人是党内组织与军事指挥的灵魂人物,为全中国的解放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图片

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毛泽东曾经对周恩来有过数次评价,其中不乏偏向正面,或因岁月沉淀,对往事提出的些许意见。
不过,根据阎长贵整理毛远新的谈话回忆录来看,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后,毛泽东突然提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前后,周恩来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恩来太讲“组织性”了——毛泽东
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毛泽东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1971年林彪事件爆发,对他老人家的身体包括心理产生冲击。
林彪外逃事件结束后,党中央立即召开批林整风汇报会,周恩来在会议上率先发言,讲到了我党与红军的前六次路线斗争,还着重提到陈独秀与张国焘。
毛远新全程参加会议,对周恩来等其他重要领导人的发言进行了详细记录。会议结束后,毛远新前往中南海看望伯父毛泽东,二人在谈话间,毛远新就提到了批判林彪与周总理的发言。
原本半躺在床上的毛泽东,听完了毛远新的叙述后,情绪显得稍稍有些波澜,他立即坐了起来,对毛远新说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把责任都推到德国人李德的身上是不正确的!”
图片

此话一出,令毛远新有些惊讶。毛远新虽然和毛泽东一直生活在一起,但叔侄二人极少谈论政治上的一些事情。尤其涉及党内严重“左”倾时期,即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前后的重要历史事件。
毛泽东没有理会毛远新,而是自顾自地说了起来:“现在党内很多同志把当年的责任都推到李德的身上,似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都是因为他,这一点我不赞成。王明路线是造成整个苏区丢失的主要原因,政治路线应该由博古和洛甫(张闻天)两人承担,军事失败则由周恩来负责。”
这时,毛远新内心的震撼远远大于刚才的好奇。即使是在“十年动乱”期间,毛泽东多次在公开场合还是赞扬肯定周恩来,为何此时他老人家对周恩来的看法相较以往有了如此大的转变?
因为是牵扯到两位伟人之间的大事,毛远新根本不敢插嘴,也不敢发表任何个人看法,只是拿起笔和纸,把毛泽东所说的每一个字记录在案。
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毛泽东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对毛远新说了很多一些连党史文献中都没有记述的过往秘辛。
在毛泽东看来,第五次反“围剿”不能全部怪罪于李德、博古、张闻天,周恩来同样要负一定责任。
与李德、博古等人所负的直接责任不同的是,周恩来主要是出于严谨的组织纪律性,各方面都要听从共产国际,以至于在政治和军事两条路线上走了一点弯路。
图片

到了遵义会议时,周恩来专门找到毛泽东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恳切地让毛泽东回到党的领导层。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用过多赘述,遵义会议召开后,毛泽东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主心骨,直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以惊人的魄力和如海般的胸怀,带领党和国家与全国各族人民克服重重困难。
谈话到最后,毛泽东着重向毛远新点出:“周恩来最大的功劳不是在解放前,而是在解放后,他对整个国民经济、国家管理体制的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国后无论是大的治国方针还是小到民生,问题具体怎么做,全都是由周恩来一手处理。”
“灵魂人物”周恩来
考虑到毛远新与毛泽东之间的关系,二人的这番对话,尤其是毛泽东对周恩来的看法值得我们深思。
仅从这份谈话回忆录看,毛泽东是否真的有心埋怨周恩来在第五次反“围剿”前后没有坚守住一位党员的本心?
若细细品味毛泽东对周恩来的这一番看法,他老人家的言下之意并非刻意埋怨周恩来。
长征之初,博古是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网络上曾流传:长征时,博古不想带毛泽东走,而是想把他留在中央苏区。随着党史文献的逐步披露,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解决,当年是毛泽东给中央写了一封信,交到博古手里表示自己不想走,他要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于是就有了周恩来找毛泽东彻夜长谈的故事。
图片

那一晚,毛、周二人究竟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周恩来最后告诉博古一句话:“毛泽东同意跟着大队伍转移。”这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却改变了中国命运,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有毛泽东在长征队伍中,才有了湘江战役后红军转入西南地区,最终走出困境到达陕北。
长征中,红军多次身陷囹圄,毛泽东曾向中央提出放弃原定去湘鄂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贵州。
当时的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与影响力远远不如周恩来。在“左”倾错误气氛的笼罩下,极少有人支持毛泽东,此时的周恩来却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因为支持毛泽东,周恩来与李德疏远,甚至遭到了党内部分领导的排挤和打压,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毛泽东数次在公开场合谈到的真实历史。
就连博古后来都曾经说过:周恩来有句话对我影响至深,那就是中国革命靠什么去取得胜利?靠谁来领导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懂中国的人来领导,周恩来提到的这个人便是毛泽东。
不可否认,周恩来曾经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和其生长学习的环境,以至于他在党内的一些问题上过于坚守组织纪律性。
而且,周恩来十分清楚毛泽东曾激烈反对过自己亲自起草的中央“二月来信”。可有一点,当时的周恩来对毛泽东不太了解,二人没有深入接触过。
另一方面,周恩来与陈毅、朱德却交情颇深。古田会议召开前夕,朱德与毛泽东发生过一些争执,身为党内重要领导人的周恩来意见非常重要。
图片

但他从不偏袒任何一方,处理朱、毛之间的分歧时,不是武断地采用更换领导人或打压一方,而是维护毛泽东领导地位和威信的方式。
在当时,周恩来就特别赞成毛泽东提倡的“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包括“党对军队的指挥,而不是军队指挥党”。
因此,毛泽东对于周恩来的真实看法分为两面性。一方面,他认为周恩来在建国后兢兢业业,把国民经济、政治稳定放到首要位置,作出巨大努力。
不争的事实是,周恩来因为长期居于中央高位,思想与言行超越个人情感、个人利益,一切以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为准则,以至于在一些敏感的关口,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些僵硬,不够灵活。
图片

从本质上而言,周恩来一直以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党的历史上,周恩来不仅是组织协调的灵魂人物,他还把党内的各股力量集聚起来,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作出重大贡献。
这就是毛泽东与毛远新这番谈话中所要表达的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图片

图片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图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悟石清贡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普天科技

微信号:CAS_GTVAC
图片图片

留言 5
写留言

玄踪探秘

广东
1分钟前
七六年谁在触犯宪法,谁在违背党章?内奸叛徒应该挖出来!
未精选,仅作者可见

中科国腾
江苏
2024年9月8日
人生不过几万天,和人处太复杂,千人万象,融入自然,于山水间便是最好的归宿。
名和利终归是来去短暂,因为寿命也不过是百年。
真正的朋友,与物质无关,与利益无关,那是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是性情的相投,是心与心的依存。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格上的平等是相交的基础。不必花天酒地,亦无须相从过密,两盏清茶,一夕畅谈,实在是胜过太多虚浮的繁文缛节。
一个人的魅力,源自一颗不蒙尘的心,如皎皎之月,风变云变而不减其辉。
人之择友不可不慎,滥交广游之人,必无一知己。
太过突出欲望,则追腥逐臭之徒盈门,心地纯洁,美好的人格便不期而至。
有了美好的人格,又怎么会担心自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呢。
各位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
展开

悟石毛光普
江苏
2024年2月25日
第六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所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第七条,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第八条,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第九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第十条,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预言:“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展开

悟石毛光普
江苏
2024年2月25日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平演变中国十条训令》美国前中情局长杜勒斯曾经扬言:“我们要用管弦乐吹垮共产主义的第三代。”而且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制定了《和平演变中国十条训令》,并且长期以来都在有计划地、按部就班地付诸实施。
第一条,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第二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条,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第四条,时常制造一些无事生非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第五条,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第六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
展开

普天科技
江苏
2024年2月23日
不要滥用权势与要求特殊待遇,对此不加抵制就是放纵

普天科技
江苏
2024年2月10日
七律.赠孟德茂
   唐.唐彦谦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
沙头人满鸥应笑,船上酒香鱼正肥。
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
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已无更多数据


转帖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主席谈“天才” ---毛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