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1 10:36:40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安卫平
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莫斯科红场上盛大的阅兵活动,唤醒笔者对这个神圣日子的再思考:我们以怎样的姿态看待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胜利日”、对待送给中国马克思主义“火种”的那场革命,是今日之华夏大地每名共产党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97年前,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走近那段尘封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光芒,使一向孤单的中国革命斗争不再孤立无援;十月革命的成功探索,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国家命运的曙光。在这些影响和帮助下,古老的中华民族奏响了跌宕前行、复兴崛起的一路凯歌。 时隔97年后的今天,尽管伴随苏联这幢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俄国人围绕如何评价十月革命的争论一直在继续;尽管“无害化”处理让一些标志性“遗迹”面目全非,“十月革命节”难现苏联时期那样的隆重和盛大。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114岁的“阿芙乐尔”号进船厂保养准备参加百年庆典,原计划拆除的“舒霍夫”广播电视塔得到修缮保护,前几天俄罗斯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领导人久加诺夫向位于红场的列宁墓献花…… 历史不可隔断,功绩不应忽视。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心里,十月革命应该是永远的“精神城堡”“思想故乡”。记住了十月革命,就擎起了社会主义的“原火”,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深刻的传承、一棒伟大的接力。 我们应该把十月革命铭记于心,借助党史国史军史学习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突出出来,在院校教育、新闻宣传、文化建设中有机嵌入“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地位”等内容,通过追根溯源、抚今追昔探寻社会主义的“原设计”,牢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零起点”。 许多年前,十月革命纪念日在日历上都是有特殊标记的,如今这样的“提醒”渐渐少了,人们的烙印也随之淡了。要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运用信息化手段把类似的纪念活动搬到网上去,在轻点鼠标中走近历史,在耳濡目染中加深认识。 列宁说,庆祝伟大革命的胜利,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任务上。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号召,我们须以只争朝夕的热情劲头、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强国强军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作者系陆军第十六集团军副军长、少将) 附文:俄罗斯共产党员向列宁墓献花 纪念十月革命97周年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共产党员和该党支持者6日向位于红场的列宁墓献花,以纪念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十月革命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6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与俄罗斯共产党员和该党支持者一起,向位于红场的列宁墓献花,以纪念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十月革命。
俄罗斯莫斯科,一名男子挥舞着红旗,一名妇女举着列宁的肖像与俄罗斯共产党员和该党支持者走在一起,向位于红场的列宁墓献花,以纪念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十月革命。
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与俄罗斯共产党员和该党支持者一起,向位于红场的列宁墓献花,以纪念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