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唯公 - 2015/1/31 11:55:19
2015-01-31 09:21:35 来源:
海外网-侠客岛 作者:侠客岛
方案 一场会议,最该关注的地方是什么?当然是干货。 而在“中国最重要的小组”的会议上,所谓的干货,就是审议的内容。本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是一个方案、三个方法——《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 名字长吧?分解一下。一个方案,关于司法改革。三个办法,事实上都是关于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的提名,只不过领域不同。有的指向省市区,有的指向中央直属机关和部门,有的指向中管企业。 是不是很眼熟?没错。中央纪委日前刚刚发布的王岐山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里面就有大段的关于如何派驻纪委书记的论述。这才刚过没几天,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方案就通过了。 速度 以前是搞建设的深圳速度,现在是改革的中国速度。不免让人想起前两天刚刚在深圳揭牌的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这个有着和最高法同样终审权的派出机构,概念完全被通过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3个月多后,措施落地。 中国的改革,有着不同的逻辑。小岗式的,是民间自发试验,然后被确立、被推广。但更多的,也是适应这个阶段的,是论证、试点、推广。 大家可能还记得12月中纪委向中央七大机关派驻纪检组的新闻——中办、国办、人大、政协、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岛叔自然已在第一时间解读。之后没多久,饺子君便已落马。虽然很难说令的落马与中央派驻纪检组之间有多少直接关系,但是正如侠客岛(xiake_island)的分析所言,此举已然表明,在党内,没有任何部门、任何人员是例外。 一位岛叔的资深前辈告诉我们,读新闻,重要的是从现象读出本质,从动态读出动向。否则,每天海量的信息,总会把人淹死。 而当你读到“省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办法”的时候,你应该想起什么呢?没错,是三个名字。 黄晓薇、姚增科、侯凯。黄,在山西塌方式腐败后,以中纪委常委的身份空降山西任纪委书记;姚,在天津只出了一个人称“武爷”的武长顺、而目前并无其他打老虎出现的时候,同样以中纪委常委的身份空降天津,任纪委书记;侯的身份更加有趣,在空降任上海纪委书记之前,他的职务是审计署副署长。 目前还不能下判断的是,空降模式是否会成为一种惯例。但明显可以看出的是,相较于黄晓薇的“救火”模式,天津和上海的纪委书记人选更迭,显然更具有分析的样本意义。毕竟,本次深改组会议中还有一句:“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既可以从纪检系统内产生,也可以从纪检系统外产生。” 至于为什么要研究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的提名方式?岛叔早就给你提示过了。在那本《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书中,首次披露了习对于此问题的思考—— 2014年1月的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说:“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会损害形象、影响发展,有时存在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情况。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很难监督别人。对地方纪委来说,同级监督忌讳也不少,这些年发生的一把手腐败问题,很少有同级纪委主动报告的。有的地方纪委领导甚至对反映同级党委领导干部问题的同志说:你不要讲了,我们也没有听见。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必须有所改变。” OK,既然一口锅内吃饭大家没法监督,既然同级纪委很难监督党委一把手,那么,索性改变这种体制。改到什么程度?纪委不再被掣肘、党委书记没法“一言堂”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是中纪委垂直管理,但其实,本质上,相距也不是太远。中央派到省、中央机关和中管企业的办法已经定了,省派到市、市派到县还会远么? 督察 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如习近平对县委书记说的,当领导干部,总要有所作为,不能干了两三年还是涛声依旧。 而深改组的会议,总是要谈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这次的“形而上”,就是“落实”。 听起来很空洞的一个词吧?通稿总是空洞的。因为总是有些很口语、很狠的话没法第一时间向外界全部公布,正如岛叔整理的那篇《首次公布的习近平内部反腐狠话》一样。 换句话说,岛叔最大的功能,就是从空洞的通稿里读出料来。这一次的料,在于“督察”二字——“要深入开展督察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对需要调整完善的改革方案及时分析研究,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 粘贴完岛叔都觉得空洞。但是如果你了解时事的话,估计会想起“国务院督导组”这六个字。一个由国务院派出、到各地督察改革措施是否落地的组织。组长不定,人数不定,全视情况而定。像是中纪委的巡视组。 而这一次,督察的信号发给谁看呢?很直接了。就是看司法改革、纪委书记提名办法是否能落地的督查。有国务院和中纪委的例子在先,下一步,中央的督察组倚马可待。(文/公子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