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共同富裕 » 五大救星 » 毛主席纪念堂那些催泪故事:将军一步一鞠躬 农民集体下跪
沙和尚 - 2015/12/28 12:21:46
2015-12-28 08:04:53  来源:党建网  作者:学雷锋基金会
  邀请贾雪阳将军为纪念堂志愿者讲述“毛主席,我心中的太阳”,并参观伟人纪念室。  “为主席站岗,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纪念堂志愿者之家最引人瞩目入心动情的十个大字。每一位走进纪念堂的志愿者,视之荣誉,为之骄傲。几十年前,我穿上军装接受新兵入伍教育的第一课也恰是这一主题,此时听来倍感亲切。
  2015年6月5日,我陪同毛主席纪念堂将军志愿者讲师团走进纪念堂,开启了将军们为年轻志愿者讲述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第一课。从烈日盛夏,到冰雪严冬,历时5个月,将军讲师团唱响了志愿服务的品牌。
  用亲历讲述着红色的故事
  走进纪念堂的将军们,尽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是他们带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的挚爱,讲述着自己亲历的红色故事。
  田永清,将军讲师团第一位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的授课将军。这是一位我熟悉的首长,他有着强烈的红色情结。2012年5月,我陪同田将军赴江西红土地讲课。我们冒雨参观黄洋界保卫战遗址时,雨下的很大。在朱德同志题写的黄洋界纪念碑前,田将军突然带头收起了雨具,召集大家一起留影纪念,以示对烈士的尊重。那一幕永远刻开了我的心里。田将军多次说过,毛主席、周总理生前,他有幸数次见过两位伟人。我们进入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大厅后,只见他一步一鞠躬,缓缓走过主席水晶棺,究竟行了多少礼,连紧随其后的我都数不清。田将军用自己从一个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经历,为志愿者讲述了发奋励志的故事。讲完第一课后,他经常打来电话问“隆新,该给我排课了吧”,以至于14个单元活动3次有他的身影出现。
  高学敏是来自海军的将军,讲课时正值南海问题热议,他为志愿者讲述了毛主席非常关心人民海军建设的故事。早在1953年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就在航行途中为人民海军挥毫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高将军还为大家讲述了航母“辽宁舰”的故事,受到志愿者“军迷们”热烈的点赞。
  

  邀请雷锋生前战友冷宽中将为毛主席纪念堂志愿者讲述雷锋的故事,并为志愿者赠送书法作品“为主席站岗,为人民服务”。  冷宽将军作为雷锋生前战友,在领袖伟人室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前驻足沉思良久。他想起了当年曾经陪同雷锋外出作报告的往事。想起了1964年清明,他带领雷锋班6名战士为雷锋抬棺迁葬护陵的悲痛情景。想起了2014年3月,带领雷锋战友走进养育雷锋成长的故乡沃土,探寻雷锋18年成长之路,探索雷锋精神形成之源,亲眼目睹长沙人打造“雷锋家乡学雷锋”品牌的欣慰。冷将军思绪万千,他与志愿者分享了“雷锋想见毛主席”、“毛主席知道雷锋”和“主席题词永放光芒”三个小故事。冷将军讲述了雷锋苦难的家世,讲述了雷锋强烈的感恩思想。冷将军还告诉大家,雷锋生前多少次梦中见到毛主席,却因一次意外事故的突然发生,结束了年仅22岁的年轻生命,讲到此处,将军的声音哽咽。稍事镇静后,冷将军告诉大家,雷锋的战友、雷锋班长实现了雷锋的夙愿,国庆进京观礼受到毛主席接见,为雷锋圆了梦。
  龙凡是将军讲师团唯一一位从京外沈阳军区受邀专程进京为志愿者授课的将军,也是少有的一位年近七旬,仍然在现役岗位服役的将军。龙凡是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将军”,因主持国家与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已多次被组织决定延长服役年限。今天,龙凡将军与青年志愿者朋友共同分享了他一生最深切的感悟“雷锋精神指引我无悔人生路”。龙凡从小生活在北京中科院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因为雷锋“青春啊,永远是最美好的”名言激励,他立下坚定志向,选择了一生扎根荒漠边关,为国防事业和人民群众找水,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他无数次与死神交锋,引来清泉,被百姓誉为“大漠龙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志愿者聆听了龙凡将军传奇人生,当即在“北青微关注”发表感想“龙凡将军的讲演使我明白:作为当代青年,未来终将落在我们肩上,我们要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扩大知识储备,增强实践能力。只有这样,不论将来我们身处什么岗位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龙凡将军还为毛主席纪念堂志愿者精心定制了“辽宁号”航母模型,成为志愿者之家最受大家喜爱的纪念精品。
  

  陪同田永清将军、高学敏将军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志愿者之家。  纪东将军,一位从中央警卫团走出的硬汉,曾陪同敬爱的周总理度过生命最后艰难的八年,短短45分钟报告会,细心听众观察到他7次流泪。听课人,一群90后志愿者,总理离世时,他们尚未来到人世间,但是透过满面泪水的青春脸庞,看得出他们已经被纪东讲述的世纪伟人的风范与人格魅力深深感染。
  赵炜大姐,一位先后为周总理、邓颖超同志当秘书,在西花厅工作了37年的老同志,如今已是83岁高龄,社会活动非常繁忙,邀请她到纪念堂讲45分钟小课,首长能安排出时间吗?没想到拨通电话,她特别爽快的说,其他活动可以推,为纪念堂青年志愿者讲传统教育课,一定要去。赵炜从1955年1月,23岁走进西花厅,调任周总理办公室工作。后来她又为邓大姐做了27年秘书。作为一个跟随周总理、邓大姐几十年的工作人员,可以想见,她对两位老人的感情非同一般。1975年9、10月份,病重的总理躺在病榻上,亲自对她谈过身后骨灰处理问题,又嘱赵炜等四位秘书找来《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片。总理先是轻轻哼唱,后来两手紧紧握拳,突然唱起了“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赵炜还讲述了周总理的追悼大会。那一天,邓大姐穿着一套十几年前的黑色旧西装,一个人坚强地站在家属的位置上。看到无儿无女的邓大姐独自站在那里,人们的心碎了。1992年7月11日,邓大姐在平静中停止了呼吸。老人家走的非常安详。赵炜在邓大姐病榻前,俯身吻着大姐的额头,两行长泪顺着面颊而下。
  刘华苏,将二代。其父刘毓标早在1927年4月,就在方志敏同志引导下参加了革命,从红土地走出的放牛娃历尽艰险,成长为共和国开国将军。1952年10月27日,时任华东装甲兵政治委员的刘毓标等领导同志,陪同毛主席视察华东军区装甲兵近一天一夜时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刘将军在他撰写的《那一代人—―我的父亲母亲》书中写到—―“革命的胜利,乃是主义(信仰)的胜利”、“革命的胜利,乃是生命的胜利”、“革命的胜利,乃是人民的胜利”。刘将军对父辈曾经奋战过的皖浙赣热土,对于被毛主席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的新四军有着特殊的情结。结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刘将军为志愿者讲述了“奉献”的全党楷模,“奉献”的英雄群体,奉献的精神源泉,以此贯穿讲课主题“奉献,共产党人永恒的品格”。为了讲好45分钟传统课,刘将军认真备课,多易其稿,并使用了大量珍贵史料图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陪同龙凡将军走进毛主席纪念堂讲述“雷锋精神指引我无悔人生”,并与志愿者合影。  刘将军从他15岁第一次走进韶山纪念馆,了解了毛主席一家六位亲人为革命献身的事迹讲起,讲到我党奉献的楷模敬爱的周总理,从方志敏烈士囚室中写下的《清贫》,讲到中国志愿服务的先驱雷锋。作为新四军的后代,刘将军最熟悉铁军精神,他还与大家一起重温了新四军军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刘将军从叶挺将军国难当头依然回国,到如数家珍讲述新四军千千万万普通士兵。他为大家讲述的新四军传奇女兵“中国丹娘”施奇的故事,令现场不少志愿者流泪哭泣。施奇是新四军一名机要员,皖南事变中被俘,受尽反动派凌辱折磨,后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因为誓死不出卖党的核心机密,1942年6月8日深夜,被敌人活埋于上饶集中营雷公山麓,牺牲时年仅23岁。施奇同志牺牲的场面惨不忍睹,被敌人活埋时,凶残的敌人看到施奇还在土坑中挣扎,又用一锅水浇到她的头上,继续填土踩踏,活活将其折磨死,施奇烈士牺牲后,被树为我党机要战线的楷模。
  刘建将军是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的外孙,他以在爷爷身边生活15年的亲历与感受,为志愿者讲述了“我眼中的朱德爷爷”。朱德,当年被誉为“红军之父”的开国元勋,因为历史的久远,年轻一代甚至连朱德的名字都已陌生,即使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除了儿时记忆中“朱德的扁担”和“朱总司令”、“朱老总”这些历史的称谓还依稀可亲,对于朱德元帅这位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缔造者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刘建将军的讲述不仅为我们再现了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光辉形象,他还特别为我们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朱德元帅家风。刘建的母亲、朱德唯一的女儿朱敏说“爹爹的家风家规严厉到‘不近人情’”。她说,“爹爹一直教导我要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要自食其力,还说好好工作就是对他最大的孝顺。爹爹用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影响着子子孙孙,同时也用他质朴而厚重的爱温暖着子子孙孙”。刘建将军讲述了在爷爷身边生活亲历的几件小事,很好的诠释了妈妈朱敏说的“不近人情”。1953年初,朱敏从苏联学习归国后不久,长子刘建出生。朱敏曾在卫国战争时期落入法西斯魔掌四年,在德军集中营受尽摧残。朱敏原想住在中南海父母身边,一边陪伴照料已近70岁的爹爹,一面照顾刚刚出生的孩子。没想到朱老总发话,新中国初建,急需建设人才,把刘建留在他和康奶奶身边抚养,请女儿、女婿搬出中南海,到各自工作单位住集体宿舍,集中精力工作。朱敏不理解爹爹,为此一段时间生气不回家。刘建到了上小学年龄,朱敏担心孩子小,自己上学过马路不安全,请朱老总司机送刘建上学,第一天就被老总发现,朱老总为一家人讲清道理,小汽车是国家配给他工作用的,任何人都不许私用。第二天,朱老总专门找来一辆带拖斗的三轮自行车,请师傅送刘建到学校上学。朱敏曾经用这样两句话表达对爹爹的感情:“我深爱爹爹,因为他是亲人;我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这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生活小事,恰恰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品格。
  

  策划“雷锋姐姐”走进毛主席纪念堂活动,志愿者见到盼望已久的冯健同志。  贾雪阳是本年度最后一位为纪念堂志愿者授课的将军,同样又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将军,其父辈都是3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一张毛主席1950年接见全国统战会议代表的老照片,记录了将军母亲不凡的经历,画面第一排正中间,本该属于主席的位置,坐着将军的母亲,一位瘦小的女同志,而毛主席则坐在她的左侧。贾将军的父亲,战争年代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战。50年代,担任北京市建委领导,参与领导了建国后北京市的建设,还亲自参与了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与建设等重要工作。父母随部队出生入死。贾雪阳从出生第18天就被寄养在老乡家一直到13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他记事后老乡告诉他的第一句话,“你娘跟着毛主席、共产党打坏蛋去了”。还告诉他,“娘让你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这是母亲留给贾雪阳最初始的记忆,也是对他人生道路如何走的重要嘱托。红色基因使他从小懂得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贾将军讲课的主题“毛主席是我心中的太阳”。他来到纪念堂开场的第一句话“我向毛主席和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述职来了”。贾将军以无限深情讲述着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对他一生成长的巨大影响。
  将军讲师团还有一位特邀讲师冯健。她与雷锋是同乡,又有6、7年的共事经历。冯健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团中央树立的重大先进典型,她曾经三次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对雷锋成长有着重要影响。雷锋以“健姐”亲切的称呼冯健。我和冯健同志讲起毛主席纪念堂将军讲师团成立的事情后,她非常羡慕年轻人在主席身边参加志愿服务,炎炎夏日的7月,她给志愿者写来一封长达7页的密密麻麻亲笔书信,鼓励孩子们为主席站好岗。还寄来一本她刚出版的新书《雷锋从这里起步》,并寄来一张1964年,她出席共青团九大,受到主席亲切接见的照片。知道了冯健与雷锋这段特殊的姐弟情,志愿者们特别高兴,他们给冯健奶奶写回信问候祝福,更渴望冯健能来毛主席纪念堂和大家见面。8月8日,我接到冯健来京参加活动的消息,向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同志郭新保汇报了情况,郭主任非常重视,已近深夜零时,郭主任打来电话,高度称赞策划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并表示尽全力支持宣传好这次老典型冯健进京与毛主席纪念堂青年志愿者见面交流活动。16日大清早,毛主席纪念堂和志愿者之家,大家争相传递着一个消息,“雷锋姐姐”要来了。给冯健奶奶写回信的志愿者女孩更是兴奋不已。冯健刚刚接近瞻仰大厅,还未及走到主席正面,已经控制不住感情,接连深深三鞠躬后,她极其缓慢的挪动着脚步,多想在主席身边多停留一会儿。瞻仰群众太多,在工作人员的疏导下,她只能随队伍缓缓走出瞻仰大厅。离开大厅,冯健悄悄对我说,刚才只顾流泪,没有看清主席,她特别想再回去看看主席。我们非常理解冯健的心情,再次陪同她又一次回到主席身边。冯健说,她特别羡慕在毛主席纪念堂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能够天天在主席身边站岗,她说,这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她勉励志愿者一定要珍惜好在纪念堂做志愿服务的高端平台,要像雷锋那样刻苦学习,为报效国家努力工作、健康成长。
  

  周总理秘书纪东将军来到毛主席纪念堂,为志愿者讲述我党优良作风的楷模周总理,并与有关领导交谈。  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品格
  跟随将军志愿者讲师团走进纪念堂,我在服务将军讲师团的同时,更在分享着每位首长的正能量,跟他们学习做人、做事。将军讲师团后期邀请到的首长,多是我不熟悉的将军。为了对接工作,热心的田永清将军不仅亲自邀请这些有故事的首长,走进纪念堂为志愿者讲课,而且在每一个细节上帮助我做衔接工作。他向受邀请将军讲清纪念堂活动的意义,然后将我介绍给首长,方便直接联系工作,就连双方交换联系电话这些细节,他都一一交接清楚。同时,田将军还非常细的为我介绍每位首长的背景阅历和故事,为我设计每一次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材料。
  刘华苏将军接受邀请后,为了备课,从主题到讲课内容,多次征求我意见,直到讲完课还继续修改讲稿。讲课前一天,刘华苏将军突然接到培养自己多年的一位老首长在江苏去世的消息。告别仪式定在讲课当日,刘将军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在毛主席纪念堂讲课的任务。他提前赶往江苏向老首长告别,乘坐深夜零点抵京的列车赶回北京。
  

  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将军为志愿者讲述“我眼中的朱德爷爷”,并参观伟人朱德元帅纪念室。  刘建将军以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了爷爷一生的教诲,做事要认真。为了帮助年轻人了解朱德元帅,事前他亲自剪辑制作了视频短片,发给我,一再嘱咐,要提前试播放,以备现场临时卡壳,影响讲课效果。在将军如此细致工作作风影响下,讲课现场我们备份了三套视频文件,确保万无一失。刘建将军的讲稿每一次细微修改,他都认真征求我的意见,刘将军讲课后第三天,我惊悉其父亲病逝。那一刻,我一直在想,三天前,他在百忙中为纪念堂志愿者讲课。之前一个月,他一直受邀,在湖北、江苏、湖南等地出席多项纪念活动,老人家离世前的日子,多么需要儿女的陪伴,为了工作,他顾不了照顾病重的父亲。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的将军,这就是开国元勋的后代。我耳边又情不自禁想起了刘将军说过的一段话“尽管外界认为我们后代特殊,但是老一代不允许我们有任何特殊思想,这也是我们在老一辈身边受益最大的”。有一件事情也特别希望提及,刘将军在纪念堂讲课后,接受了为我工作单位”三言三实”教育讲党课的邀请,即使在为父亲治丧期间,他也一直不忘此事。单位领导考虑到刘建将军工作忙,再三请我转达刘将军,原来的讲稿很好,无须重新备课,但刘将军结合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根据党课内容要求,认真调整了原讲稿,补充了很多重要观点,进一步突出了朱德元帅严以用权的生动事例,刘建将军的课受到大家热烈欢迎。讲课前,正值刘将军要出差,他来不及调整课件电子版,在电话中为我逐字逐句读了他补充调整的新讲稿,逐一征求我的意见。我深深为刘将军极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所感动。
  贾雪阳将军雨雪交加中如期赶到纪念堂讲课,也使我特别感动。突然变化的天气,交通路况极差,想到毛主席纪念堂早已安排好的培训活动,我心里有点担心将军能否按时赶到。我早早给贾将军发短信,半开玩笑的说“贾主任:天不作美,辛苦了。共和国的牛,执着”。首长看出了我的担忧,马上回复“放心,提前到!”那天早上,贾将军预感到路况的恶劣,加大了提前量,在高度拥堵的情况下,提前赶到了纪念堂。我从每位将军身上收获的不仅仅是讲课的内容,更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如同刘华苏将军讲课的主题“奉献,共产党人永恒的品格”。贾雪阳将军讲课中也用朴实的语言说到“退休没退党,退休不褪色”。这些话正是代表了将军讲师团每位将军执着的追求与责任的担当。
  

  新四军后代刘华苏将军为志愿者讲述《奉献,共产党人的品格》和铁军精神,并参观伟人纪念室。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
  2008年北京奥运后,志愿者成为北京一张亮丽的名片。2011年,这张名片传递到毛主席纪念堂,从那时起,志愿蓝走进毛主席纪念堂。他们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瞻仰群众疏导、指路、帮扶行动不便者抬轮椅,春夏秋冬,从不间断。据悉,毛主席纪念堂每天平均接待5万余名瞻仰者。从2011年至2014年,共青团北京市委共动员3996名志愿者参与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26万5千余小时,直接服务瞻仰群众2756万人次。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党中央、北京市委和团中央等各级领导机关的高度评价,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瞻仰群众的热情欢迎。这里不仅是志愿者奉献他人的服务岗,也是青年人磨砺意志,提升自己的励志岗。每天清晨4点多,一座城市还在熟睡,参加毛主席纪念堂服务的志愿者,就要从四面八方启程赶往毛主席纪念堂集合。6时许,天安门广场升旗活动结束后,很多群众便蜂涌至纪念堂排队瞻仰毛主席遗容。纪念堂新的一天志愿服务活动也便从此时拉开序幕。
  6月24日,高学敏将军为中建一局、北汽集团志愿者讲课时,我把刚刚听到的当期志愿服务团队两个感人的故事向高将军汇报。一个是年轻爸爸再三请缨来纪念堂做志愿者的故事。中建一局向各地分公司发出选拔志愿者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的通知后,一位哈尔滨分公司的小伙子坚决要求报名,领导知道他刚刚做了爸爸,宝宝尚未满月,建议他留在家中照顾母婴。他谢绝了领导的关心,坚决要求来到北京。我见到他时,他说自己没能参加宝宝的满月纪念,但是他在纪念堂毛主席身边半个月的志愿服务经历,是留给宝宝和全家人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当期参加志愿服务的一位来自北汽集团的女志愿者告诉我们,她已经连续三年暑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每来一次,都有新收获,明年她还要报名争取服务机会。高将军当场为这两位志愿者点赞,受到将军鼓励的志愿者第一时间把将军点赞的喜讯上传微博、微信,与大家分享荣誉与喜悦。
  讲述了将军们的故事,也讲述了志愿者的故事。其实,毛主席纪念堂每天接待的数万名瞻仰群众,何尝不是正能量的传递者?
  

  周总理、邓颖超同志秘书,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为志愿者讲述“西花厅主人的故事”,并向本文作者赠新书《西花厅岁月》。  我曾经在两个极端恶劣的天气到纪念堂安排将军讲师团活动。一次是7月的一天,清晨雷暴交加,大雨如柱,我赶到纪念堂时全身衣服都湿透了。我想从东门直接进到志愿者之家办公区,但是被一排排密集的瞻仰群众队伍挡住。无奈,志愿者领队把我接进了纪念堂。暴雨中我观察到,在蜿蜒长龙的队伍中,透过白色塑料雨衣,一个个身着志愿蓝的标志性服装,在雨中坚守着岗位,疏导着雨中排队的群众。11月6日,又是一个恶劣天气,北京降下初雪,天气一夜间急剧降温,雨雪交加,狂风怒吼,路面极滑。那一天,我要接待贾雪阳将军讲课,早早在纪念堂西门迎候首长。空旷的场地没有遮挡、无法避风,手中的伞面多次被卷反。突然变化的天气,来不及调整冬装,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冻透和彻骨的感觉。这时我将目光投向北门,观察排队瞻仰的群众情况,等候的队伍还是那么长。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身着雨衣的小学生模样的孩子,跟着家长在排队。9月的一个周末,我接到纪念堂志愿服务运行团队发来的一组照片,说有几个农民模样的人,瞻仰完主席遗容,从南门走下台阶后,突然转身在台阶集体跪下,向纪念堂磕拜。伟人离开我们快40年了,人们对主席的感情依然那样深毛主席纪念堂伟人纪念室有一张被称作“思念的长河”的照片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每次参观都想拍下一张全景,6日随贾将军参观活动时,终于如愿拍下了这张完整的照片。
  照片拍摄于2009年4月15日。这张图片已经成为毛主席纪念堂向外国友人介绍纪念堂群众瞻仰情况最经典的注释,是毛主席纪念堂送给外宾的国礼。那一天的瞻仰群众要排4小时队,绕23道弯,走7里路,才能最终进入纪念堂,而他们在主席瞻仰大厅停留的时间,只有1分45秒。图片配文这样写道“无论是热浪袭人的盛夏,还是冷风刺骨的寒冬。毛主席纪念堂前始终奔流着一条长长的人河。也许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每小时达8000人,也许它是世界上源头最多的河,它来自祖国疆域的每一寸土地,来自异国他乡。32个春秋过去,这条人河涌过了1.7亿多人次。这是一条思念的长河,还将永远地流淌下去”。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领导和相关处室对将军讲师团工作的大力支持,晋卫东副局长每次都亲自安排迎送将军讲师团每一位首长的到来,接待瞻仰处马恒祥处长认真安排好每一次瞻仰活动的所有细节,宣教处负责同志精心安排好每一次伟人纪念室的讲解和参观活动。
  也要特别感谢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对将军讲师团工作的大力支持。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新保主任高度赞扬将军讲师团的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工作给予很多具体指导。将军们每一次讲课,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肖树生部长都赶到毛主席纪念堂陪同,并亲自为将军们介绍纪念堂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主席纪念堂那些催泪故事:将军一步一鞠躬 农民集体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