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红星时评 » 红五星评论 » 毛泽民——从韶山冲走出来的红色商人
天下唯公 - 2016/4/6 10:10:37
2016-04-06 08:41:10  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记者
天下韶山网(通讯员 胡蓉)古之谓经商为“变贵贱,调余缺,度远近”。商人,就是从事这种变通职业的人。在中国现代史上,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党人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发挥着卓越的影响力,而特别可贵的是,一批杰出的共产党人也在经济领域独领风骚!毛泽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跟随父亲毛顺生学会经商和操持家业,他又在兄长毛泽东的直接指引下走出封闭的韶山冲,他用自己的天赋和勤奋,成为“红色管家”,令人惋惜的是他过早地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从事经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成为毛泽东经济思想无可替代的重要来源。  一、跟随父亲毛顺生学会经商理财
  毛顺生生于1870年,年幼时,由于家境贫穷,家中甚至把祖传的田产典当了出去,毛顺生只上了两年私塾就辍学了。17岁,他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带领家人下大力气地田地耕作,赎回田地,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基本温饱的生活。他种的田地,每年可以收获60担(6000斤)稻谷。一家人用掉3500斤,每年还能有2500斤的余粮。
  但是毛顺生不满足于有饭吃,他开动脑筋,走上了一条经商的道路。他用余粮作资本,押进田产,收取利息钱。同时,他还做贩运谷米和生猪、耕牛的生意。比如,他到湘乡县走街串户收购稻谷,加工后,挑到湘潭县城里出售,以从中赚取差价。1903年,33岁的毛顺生用一分分积攒起来的钱财,买进了7亩水田,田产达到了22亩,每年能有4900斤稻谷的剩余,渐渐的,成了村中富裕之家。他信奉“吃不穷,用不穷,划算不好一世穷”这句老话,治家很严。毛泽东曾回忆说:“我刚认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给家里记账,他要我学珠算……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
  但毛顺生仍不甘于此,接下来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经商上,同时还设法扩大再生产。在得到岳母家的贷款帮助后,他从贫苦农民那里成批买下稻谷,用手推车运到家中加工,再运到城里,卖给商人。后来又雇船贩运大米,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米商。同时,在田产经营方面,又通过典进别家土地的方式,继续积聚财富。
  毛顺生成功了!他的资本增加到两三千元,成了韶山冲的“小财东”。他继续把钱用在生意投资上,在银田寺的“长庆和”米店入了股,并同“祥顺和”、“彭厚锡堂”等湘潭、湘乡的店铺,经常有生意上的来往。为了资本流通方便,他自家还印制了一种叫“义顺堂”的纸票,并使用颇有影响的“吉春堂”的纸票流通周转。这时候,毛顺生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毛顺生知道“钱能生钱”的道理,并擅长经营。他白手起家,敢闯敢干,精打细算,在一般庄稼人感到陌生、怯场又鄙视的商业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韶山冲最早的成功商人。
  随着家业的逐渐发达,毛顺生一心想培养孩子继承家业。首先考虑的当然是长子毛泽东,就在1910年秋,毛泽东上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前几天,他还安排儿子去湘潭裕盛米店当学徒。但毛泽东的心思不在“小家”而在“大家”,而且他性格倔强,不屈从。这样,毛顺生只好把他的希望寄托于二子毛泽民身上。毛泽民性格较温顺,由于家庭缺少劳动力,他只读了4年私塾,便跟随父亲务农。他算账时,左、右两手同时打算盘,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还夹着一支蝇头小楷,可以随时记账。在他17岁那年,父亲身体不好,毛泽民除种田外,要帮助父亲挑米、记账、打算盘,跟着父亲学做生意。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用心,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精打细算的生财之道。
  毛顺生从30岁开始经商,在之后的15年中,家里仍然负债。这个家真正富裕起来,是毛泽民与父亲共同经营的结果。特别是1915-1918年,家里商业顺利,田产增加到22亩,资本达两三千元,还将原来的五间半茅草房扩建成13间半瓦房,即今天的“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内的毛泽民卧室 胡蓉 摄  二、兄长毛泽东把他带出韶山冲
  连年的军阀混战,尤其是地主豪绅和腐败驻军的横行盘剥,毛泽民对旧社会产生了怀疑和不满。他对不合理的事情爱打抱不平,对贫困的农民充满同情,但又面对旧社会种种腐败现象的原因感到迷惑不解。据毛泽民的夫人钱希均回忆说:“大哥在外求学,回家很少,可每次回来,总要给我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讲些大事,关于十月革命成功、‘五四’运动的情况,都是大哥告诉我们的。”毛泽东的革命言行和后来的引导教育,使他逐渐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21年毛泽东教育亲人干革命 胡蓉 摄  1921年春节毛泽东回到了韶山。听毛泽民讲了家里一连串的遭遇后,他劝弟弟舍家为国,投身革命。话音未落,震惊的毛泽民问道:“不要家,不种田,哪有饭吃?”两兄弟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满足于日子殷实、生活富裕的农民,一个是心忧天下、要救国救民的革命家,兄弟俩发生了强烈的思想冲突。
  毛泽民身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实在难以割舍。毛家在他手上渐渐的走上水,这时候抛家舍业出去,他心里没底!而这时的毛泽东,心系社会,一心想把弟弟带出家乡,干一番大事业,此时又身负建党重任。他相信,聪慧精明、踏实认真的毛泽民只要参加革命,一定会成为一名意志坚定、勇于牺牲的好党员。他耐心地启发和开导着,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的毛泽民终于还是同意了哥哥的安排。几天后,他处理好家务,带着全家来到长沙,走上了他红色商人的革命征途。
  在兄长的安排下,毛泽民先在省立第一师范附小任校务,管理学校的日常经费并负责师生的伙食。他发现伙食费少,食堂伙食很差。于是,他跑到几十里的乡下,采购蔬菜、粮食;又领着众师生种菜养猪,生产自给。毛泽民用农民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方式管理学校的伙食,这使他从一开始就显露出经商理财的才能。同时,毛泽民还到各校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这年冬天,在陈子博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1922年下半年,毛泽东派他到安源,组建我国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并担任总经理。合作社建立之初,资金严重不足,毛泽民想起了父亲创办义顺堂发行股票集资的办法,决定在社员中招股发行股票。正是这个举措,迈出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金融事业的第一步,毛泽民,成为这个崭新事业的最初实践者。
  经他奔走宣传,“实行平价,廉价出售”,工人们入股非常踊跃,入股总额由开始的几百块光洋上升到1.3万多元。毛泽民又组织建立店规、簿记,发动店员到处采购,让工人们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致使安源街上的米店、钱摊无人问津。这可气恼了奸商,他们即用抢购、套购的方法破坏合作社,毛泽民又采取向工人发放购货卡片,按需购买的措施,稳定了局面。通过这样的经营方式,工人合作社慢慢的得到发展壮大。
  在安源的实践,标志着毛泽民由个人理财家向集体理财家的转变,他从父亲那里学来,在韶山积累的经商理财经验,被他广泛地运用到为大家谋福利和为革命积累经费上来,这样,他的事业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而这中间,起指引作用的,无疑是他的兄长毛泽东!毛泽东深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他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包括他弟弟在内的许多经济内行的人们的作用,当然,他自己的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接受了经济工作的许多经验与理念。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红军的全盛时期。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根据地财政金融秩序混乱,成立国家银行刻不容缓,谁来当这个行长呢?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委员们的意见趋于一致:非毛泽民莫属!因为他不仅工作能力强,忠厚老实,善于经商创业,而且工作经验丰富。
  毛泽民却毫无思想准备。当晚,毛泽东正在桐油灯下批阅文件,房门被“嘭”的一声推开,毛泽东抬头一看,只见二弟气呼呼地走了进来。
  “大哥,是你让我去当银行行长吧?我来苏区不想干经济工作了,我要像你和泽覃一样,上前线打仗去!”
  毛泽东示意他坐下:“嗬,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是中央执行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的。再说,你也能当好这个行长嘛!”
  毛泽民一听,更加着急:“大哥,你知道我从来没干过银行工作,现在我两手空空,既没经验又缺本钱和人才,你叫我怎么办?”
  毛泽东笑笑:“战争年代,你可以当个带枪的银行行长嘛,至于经验,你当过小学伙食管理员吧?你在安源搞过消费合作社经理吧?”
  毛泽民不解地点点头。毛泽东说:“正因为你管过小学的伙食帐,当过经理搞过经济工作,你的算盘从来就打得漂亮,才让你当银行行长,他们都是经济工作,原理差不多。”
  三、 为党的财经工作呕心沥血
  

  毛泽民担任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期间发行的纸币、硬币和使用的打印、封条。胡蓉 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印钞机 胡蓉 摄  1932年3月,由毛泽民担任行长的国家银行正式成立,毛泽民也由为“小家”经商到为“大家”为国经商。
  银行最初只有五个人,却要管理着中央苏区300万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克服困难,毛泽民坚决贯彻毛主席的“统一财政,筹款支援前线”等指示,组织发行一定的纸币、铜币和银币,鼓励群众节约储蓄,存款贷款,从而有计划地调剂苏区的金融和财政。他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开展对外贸易。
  苏区的铁山陇、盘古山、上坪一带盛产钨,这种稀有金属在香港等地非常昂贵。毛泽民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后,动员500多名工人,组成了5个挖砂中队。随后又亲自担任“中华钨矿总公司”总经理,从红军中抽调一批受过伤、身体不好的同志搞管理,聘请技术人员,新建和扩建钨的开采点。
  当时,由于蒋介石加紧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这里生活物资奇缺,市场价格昂贵:一斤钨砂竟换不到一两盐、或一只鸡、或一尺白布。为了打破局面,毛泽民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在赤白两区之间建立贸易“特区”,利用国民党军阀的贪利及其内部矛盾,同他们进行私下交易。
  他了解到赣州城“广昌益”店少老板是粤军第一军师长李振球的外甥,专门为李振球、广东军阀陈济棠炒黄金,收钨砂。他先设法派人接近这位少老板,这样红军的外贸江口分局和 “广益昌”互派常驻代表,设立秘密采购站。这之后,其他粤军军官不甘落后,纷纷同当地商人和伙,也和苏区做起买卖,用食盐和布匹交换苏区的钨砂和农副产品。
  为掩人耳目,红白双方交货的方式也不断变换,白区商人先将货物卸到红军指定的地点,再到另一地点装运钨砂。有时干脆上演一场假抢劫: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后,突然枪声大作,押货人便“弃货而逃”,回去就说:“货让红军抢走了!”
  毛泽民还敏锐地察觉到不能光靠江口分局一家,他又在闽西新泉打开了局面,还和一家华侨经营的“回春南货店”搭上了线。
  从1932年铁山陇钨矿开工,到1934年红军长征,中央苏区共生产钨砂4193吨,出口总值达4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毛泽民还经营木材、樟脑、纸张、薄荷油等,为红色政权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毛泽民白手起家,励精图治,中央苏区在他的经营下,经济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革命金融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1938 年, 毛泽民去苏联治病路经新疆,受中共中央指示化名周彬,出任新疆省财政厅副厅长、代厅长。针对财政弊端, 毛泽民总结以前在中央苏区时的实战经验, 确定了“ 发展经济, 培养税源, 增加收入, 保证支出, 量入为出, 争取收支平衡”的方针,然后以摧枯拉朽的大手笔,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旧的财政体制,充实财经人员;将封建垄断的官办银行,改组为官商合办的商业银行;整顿财经纪律,建立严格的财政预决算制度;废除旧省票,发行新大洋……
  毛泽民整顿财经、统一币制,并不是没有斗争。那时,伊犁有个航空学校,学员中一批内地来的富家子弟,用大量法币套购物资,扰乱市场。毛泽民立刻严令法币不得流通。这一举动让国民党蒋介石大为恼火并来电质问。毛泽民马上回电:“第一,新疆是少数民族地区,维族人不识汉字。第二,日本伪造的法币已进入新疆,难辩真假。第三,流通法币,是否在法币上附加维文?第四,法币可在新疆境内兑换,国币与新疆币并不矛盾。”这份回电,似一颗不软不硬的钉子,让蒋介石无可奈何。
  根据以前经商理财的经验,在整顿财经的同时,毛泽民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广开财源。他常说:“理财要有全局眼光,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蛋,要蓄水养鱼、养鸡生蛋。收入有了来源,支出才有保障。”
  新疆蕴藏着丰富的金矿、银矿和石油等资源,他调来一些技术人员,认真地抓好这些宝藏的开采,为人民增加收入。毛泽民还一改陈规,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牧民发展生产,他派人从苏联购回大批砍土镘,以贷款形式发给贫苦农民使用,还要求各地认真帮助农牧民解决种籽、肥料困难,帮助兴修水利。这样,农牧民收入提高了,财政收入也增加了。事实证明, 毛泽民为新疆人民经商理财非常成功!
  毛泽民长期为党为人民经商,这位红色商人处处以身作则,省吃俭用,廉洁奉公,被称为“贫穷的富翁”。他身上闪耀着的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至今催人奋进;他的金融思想和为人民经商理财的经验,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民在新疆工作期间签发的委任状,周彬是毛泽民的化名。 胡蓉 摄  

  毛泽民在新疆工作期间发行的公债券 胡蓉 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泽民——从韶山冲走出来的红色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