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红星时评 » 红五星评论 » 劝君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等名家夜话“社会主义有点潮”
天下唯公 - 2016/5/18 14:58:53
2016-05-18 11:38:1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杨月 岳巍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杨月 见习记者 岳巍)社会主义“潮”吗?为什么“潮”?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何在?“虽然面临众多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已经过时,它实际上植根于一个人的内心,也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这种力量生生不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鄢一龙在“社会主义有点潮——重读马克思,登大道之行”主题论坛上说。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98周年,弘扬“五四”精神,由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长安街读书会、团中央“青年之声”学习者服务联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有点潮”——重读马克思,登大道之行主题论坛于5月6日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办。
  活动中,《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两本书的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鄢一龙、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建宇,与现场师生一起就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一起探讨了社会主义为什么“潮”。
  马克思离我们远吗?
  如今,当我们面对一个众所周知的伟人时,总会有“进退维谷”的窘境。人们一方面对伟人的思想理论推崇备至,另一方面却在现实中将它束之高阁,并为这样的行为涂上“时过境迁”的外衣。
  马克思便是如此。
  

  “马克思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他又是如何去争取青年、征服人民的?”论坛上,何建宇率先向韩毓海抛出了这一问题。
  “这个问题不成立。”韩毓海的回答有些“语出惊人”,但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也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韩毓海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人的生产活动分为物质生产、社会再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其中物质生产可以将其形象化地理解为‘为了吃饭而干活’;社会再生产是社会为人能够成为合格劳动者所进行的活动;而意识形态生产就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在脑子里产生的我们自己’。”
  在韩毓海看来,人所有的活动就都包含在这三条之内,马克思主义有些时候就这么简单,因为你永远跳不出这个圈子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破解当下困局?
  如果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仅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工具的话,那就错了。学者们以生动的例子告诉大家,马克思主义还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论坛中,鄢一龙回应了由“莆田系”医院引发的社会现象。他指出——“公立医院不能过度市场化,不能将重要科室承包给社会医院,形成灰色的逐利链条。从本质上讲,基础医疗是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不能市场化;即便对于市场化的高端医疗服务,也具有信息不对称,国家必须加强监管。‘莆田系’所谓的“市场化”,其实是按资本逻辑运作的方向,中间存在着巨大的灰色利益链条。”
  

  鄢一龙介绍,“三明模式”跟莆田系刚好走了不同道路,三明医改不是把公立医院市场化,而是坚持走医改的公益性方向,也就是社会主义方向。这一模式的根本要义就是要改变医院把看病人当作赚钱的对象,靠开大处方挣钱,从以药养医,转向以技养医,根据医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医风、医德和病人对医生的评议来确定医生的收入。从而从根源上破除了医疗的逐利机制,最终实现医生的收入提高、病人的看病成本下降、医保盈余这样共赢的格局。”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循环在每个人生活中不断上演,其背后隐藏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条永不停止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认识“莆田系”该是如此,认识“三明模式”亦该如此。
  当前重读马克思意义何在?
  “对于西方最伟大的一位伟人,要靠颜值去传播他的思想,我们这个民族让人害羞。”在韩毓海看来,重读马克思非常必要,而当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长期忽视,青年人甚至对其产生了逆反和厌倦情绪,令人警醒。
  今天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马克思?“我们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用,是因为马克思是解释和改造我们所处世界的指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可以救中国。”在韩毓海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与信仰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信仰。我们当年那些红军战士,他们知道什么科学?他们知识比我们差远了,但他们就知道为工农打天下,流血牺牲,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就这么牺牲了。”
  

  谈及信仰为何对当下的中国如此重要,何建宇用《夜上海》和《南泥湾》两首歌曲的对比强调信仰的重要性。他说,《夜上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消费型的理想社会,以及在这个消费社会中人的异化,在这个歌舞升平的不夜城里,一切欢歌笑语实际上就是为了衣食住行,因此人们虽然表面上欢歌笑语,内心却苦闷,直到最后蹉跎了青春。而曲风完全不同的《南泥湾》,则讲述了快乐向上的生产模式,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种社会背景的人,来到了一块贫瘠、荒凉的土地,通过劳动将其打造成一个遍地是牛羊、处处是花香的福地,在这个生产创造出的田园风光中,人民得以组织起来,便进而通过劳动,展现出作为一个政治理想的形象,这是两种打造自我救赎的方案。他指出,其实我们确确实实也在讲这么一个政治理想,这个政治理想里面人民才是主体,这也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
  

  白钢则以苏联共产党人为例,指出,在苏联共产党人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阶段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为人民群众献身的战士,但苏联共产党核心的缺陷在于,它只有党领导群众、党教育群众这个环节,而没有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党要接受人民领导这个环节,这也直接造成当这个党的理想主义热情退却之后,就迅速退变成一个高度官僚化的机构
  而相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克服重重阻力,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根本就在于信仰人民,而信仰人民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在白钢看来,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有效地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党的主体性并重。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转型过程中,仍然能保持自己传统中的活力,并且这种传统有新生的可能。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共产党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提供了一种不依托寄望于超验之彼岸世界又超越世俗价值、能让亿万人民信受奉行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不取任何宗教之名相,一方面却能现实地承担起宗教之功能,即对有意义的生活何以可能、生命之终极意义何在之类的宗教性问题做出有效回应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永远不应该只停留在宣传意义上、字面上,而是中国共产党得以成为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得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国,并且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核心的本质所在。”白钢表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劝君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等名家夜话“社会主义有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