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红星时评 » 红五星评论 » 底层太苦了!进城农民工居所曝光 男女混住仅用布帘隔开(图集)
浩然正气 - 2016/6/16 11:18:30
2016-06-16 10:07:55 来源:腾讯图片 作者:记者
据腾讯图片6月15日报道,在太原市大大小小的工地附近,经常会看到一个个特殊的打工者群落。这里的人们,有的住在简易帐篷里,有的住在改装后的集装箱或彩钢板房里,有的住在待拆迁或者未完工的房子里……不管住在哪里,对于他们来说,支撑那颗漂泊心的力量,是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未来梦想的期盼。  

  在太原五一路桥头街与府东街标段的工地上,闲置的商业楼一个角落,住着8对务工夫妻,大家用布帘子遮挡床铺,形成相对隐秘的空间。这些进城农民工,用自己辛苦编织着梦想,只为让家人过得更好。
  

  来自河南的工头马九续将附近闲置的商业楼大厅租下,安顿自己手下的近百余名工人居住,虽然四面透风,但夏天还算比较凉快。
  

  上班期间,工友们将床铺收拾得利落干净。他们说,老板找的地方不错,咱收拾干净点住得舒服。值夜班的李师傅也介绍:“他在工地上打工已有20余年,现如今的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在五一路与经营南横街交叉口,一栋拆了一半的楼房二楼暂时闲置,这里成了工人们的“家”。
  

  这栋楼房二楼一字排开,摆了许多张床铺。
  

  在五一路一处甘肃务工人员的大帐篷里,工友用木板和布帘将内部空间分成两节,外面住着10余名男工,里间住着6名女工。晚上休息时间,各人拿起手机与家人通话。与以前相比,现在进城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好了很多。虽然能住二三十人的大帐篷仍随处可见,但是帐篷的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遮风、挡雨、隔热、保温等方面,大多达到了野外作业准专业级的标准。
  

  1989年出生的张福永(中)是工地的钢筋工,每月3000多元收入,出来时女儿刚出生7个月。闲下来,他就用微信视频与老婆聊天看孩子。许多务工人员喜欢大通铺式的大帐篷,是因为在大帐篷里,老乡、工友们挤在一起,十分热闹。
  

  来自四川的彝族小伙陈超今年24岁,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儿子5岁,小儿子1岁,小儿子从生下来到现在都没有回去看过。因为之前打牌输了不少钱,现在只能常年在外面多干点活尽早还清家里的外债。每天晚上,他都会看爱人发的儿子的照片,想念自己从未见面的小儿子。
  

  不管工人们怎么调侃陈超,他也坚持每天晚上写日记,为了有一天回去留给儿子看。
  

  大帐篷内,工人借助电风扇降温。
  

  帐篷的里间住着6名女工。
  

  每个大帐篷都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在这里吃饭、睡觉、聊天。休息之余,来自四川的袁强将自己及老乡们的工作量记在本子上,以方便核对工资。
  

  在南内环西街工地,两对来自四川的夫妇临时居住在厨房帐篷里。厨师李师傅讲:“每晚闻着菜的香味,睡觉都舒服。”
  

  南内环街千峰路至和平路标段的工地上,江苏淮安的“小工头”张礼爷连夜为即将到来的女工搭建“小木屋”。
  

  在南内环和平公园工地的彩钢房里,一些来自陕西汉中的农民工聚集在一起观看电视剧。据了解,“小电视”是汉中的王师傅从老家带来的,因为自己不喜欢玩纸牌,就带了这个为自己和工友们晚饭后打发时间。
  

  来自陕西汉中的农民工在一起打牌,这里住着8对夫妇都是老乡,床铺用布帘遮挡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
  

  彩钢房里,陕西汉中的农民工回到房里就点起蚊香驱蚊,尽管如此,他们身上还是被咬了很多疙瘩。
  

  经过改造的集装箱,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居所。一个配备高低床的住人集装箱,一般可以住8—10人,还可以安装空调、电视等电器。来自临汾25岁的小董是吊车司机,平时最怕热,回到装了空调的集装箱房连鞋都没脱便睡下了。
  

  郭少军来自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因工期紧就住在工地附近的集装箱房。每隔几天,爱人就会带着5个月大的闺女来看看他。
  

  来自河南的刘师傅,今年60岁,是工地上的仓库管理员,晚上9时,像往常一样他每天睡觉前都会看一小会有关地理方面的书籍。他介绍:我年龄也大了,不像年轻人爱打个牌、喝个酒、看看手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就是爱好看看书。
  

  诺大的城市,街头巷尾那一顶顶帐篷、一排排彩钢房、一个个集装箱构成了进城务工人员临时的家。不管住在哪里,对于他们来说,总归是漂泊的感觉,而支撑这颗漂泊心的力量,就是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未来梦想的期盼……
1
查看完整版本: 底层太苦了!进城农民工居所曝光 男女混住仅用布帘隔开(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