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共同富裕 » 五大救星 » 毛泽东的民间记忆:老农因何花光积蓄举债建毛主席纪念馆?
沙和尚 - 2016/9/8 8:43:10
2016-09-07 17:09:38  来源:凤凰视频  作者:记者
http://mzd.szhgh.com/jinian/2016-09-07/120756.html
核心提示:这件事也刺激了佘石成,自己一屋子的毛泽东书籍、画册、纪念品,何不专门开辟一块地方收藏展出,他的脑海中诞生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建一座纪念馆给这些藏品安个家。

  自建毛主席纪念馆的佘石成 资料图

  凤凰卫视9月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是很多游客参观的一个重要景点。这一情况在毛泽东逝世40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如故。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有一座毛主席纪念堂,而山东东明也有一座毛主席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由农民自筹资金兴建的。纪念馆的馆长就是农民佘石成。佘石成的这个纪念馆造价超过百万,完全实施公益性展出。为了修这个纪念馆佘石成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还捐出了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这位普通农民为什么非要举债来修建一座毛泽东纪念馆呢?他和毛泽东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关联呢?
  解说:菏泽市的东明县朱口村,景致与北方的大多数农村并没有不同,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留在村庄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然而在村子的深处,一座高大的三层建筑与周边民居风格迥异,高大的门楼,金黄的琉璃瓦,宽大的广场,这里就是佘石成自筹资金建设的毛泽东纪念馆。
  佘石成(朱口村毛泽东纪念馆馆长):这个高度,底下这层的高度是4米9,毛泽东是1949年(建国),从底下到这上面,总共是8米341,83岁老。他执政了41年的天下,我是个农民,我哪里说的不对了你可以理解,咱也没有文化水平。这个台阶是11步台阶,到那里是11步。
  记者:11步。
  佘石成:11个台阶。
  记者:7个?11?
  佘石成:对了,11个台阶,为什么要建11个台阶呢?当时建设纪念馆的时候,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另外这个仿古的雕刻,为啥要刻这个呢?毛泽东他老人家也是属龙的,还老在了大龙年(1976年),他不是一条真龙天子?这就是做了这个雕刻。
  解说:这是中国第一座由农民自筹资金,建设的毛泽东纪念馆。2007年7月1日开始建设,2008年7月1日建成,佘石成的纪念馆共有大大小小九个展厅,一万多件藏品。自从纪念馆建成后,佘石成就渐渐成了当地的名人,他的名字频频见诸报端,他和他的毛泽东纪念馆也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胡海军(朱口村毛泽东纪念馆义工):这个2011年,咱东明县定为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个2015年咱菏泽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青少年这一块,现在就影响很大了。现在每天有外来客户,也不低于反正是几百人,反正是有多有少。
  解说:纪念馆占地三千平米,不过,佘石成和老伴却住在纪念馆门口一间五平米的小屋里。这间小屋修建于2015年,此前佘石成一家一直都住在工棚里。
  刘国宏(佘石成女婿):正好在我们这个亭子的南面,西南角有一点空地,在那里地方搭了临时棚子,搭了工棚,就是用老房子卸下来的梁檩条,有一部分破砖,就是临时搭建的。冬天不行,他们因为没有垒,临时搭建的,就是四面都进风。他们说我岳父你那么傻,你自己住的什么位置,你干吗这样住呀。他们有时候不理解,但是我岳父一直在那住着,一直住到去年。
  解说:外人并不理解,在佘石成的心中,有着一段隐秘的往事。那是1959年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山东视察黄河,恰好当天佘石成就在旁边不远处干活。
  佘石成:毛主席他老人家当时去,参加那个坝去了,我在那里做船呢。都听说了不都怪稀罕的,是不是,这就跑过去看了,当时没跑到跟前去,不叫靠近,不让到跟前去围,离他有七八十米那么远,七八十米那还挺远的,就在那看到他了。
  记者:看的清楚了吗?
  佘石成:反正说是没看清楚,那时候也年轻,反正基本上也算看清楚了,那要说看的很清楚,那也不可能,不现实,是不是。那离那么远看到了,还感动的不得了,就那个衣角那个架,就那个架,就那个架,就那个坐法儿。
  解说:这次远距离的接触,是佘石成唯一一次见到毛主席,不过这却激发了他潜藏内心的情感。
  佘石成:我这一家人家,上边老爷爷老奶奶那会儿,逃荒要饭,也没有吃的也没有住的。我都不能提,一提心里就光哭这个事,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中国,推倒三座大山,解放了新中国,给了土地了,有了房子了。这上边老人就说,始终不能忘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要感恩毛主席,我对毛主席老人家,我是最佩服,最感动他最佩服他。始终不会忘了他老人家,不但我不会忘他,就连我的孩他也不会忘了他。
  解说:毛泽东去世后,佘石成有了一个想法,以一种方式纪念毛泽东。
  佘石成:毛主席他老人家他不在了以后,咱能给他留个纪念,咱作为农民的想法,咱想多了咱也不认字,也没有别的想法,能给他老人家留些纪念,教育下一代。
  解说:他开始到处搜集毛泽东语录和毛泽东画像。
  佘石成:一看到毛泽东这个画像,就光想到收想到拿想着要,那时候到处都有,哪儿都有。你像那语录啊,书啊,我刚才没说在那他发给你,学习毛主席语录,咱也不认识字,发了以后到家就搁家里了,一下了班就搁家了,中午回来搁家了,去的时候也没拿,还发还给。基本上都不用费钱也不用花钱。
  解说:日积月累,关于毛泽东的画像和书,佘石成整整搜集了一间屋子。
  佘石成:当时也没放好咋弄的,没有保管好,怎么长了虫子,叫虫子打了两张,叫虫打了还疼得我不得了,疼了我几天都吃不下饭,叫虫打了那两张。我告诉这个木工做了些小木箱子,那会儿都不兴说塑料布,没有塑料布。就在箱子里平放着,赶到伏天,天热的时候受潮的时候,拿出来晾晾,晒晒,反正隔个十来天晒一回,隔个十来天晒一回。晒还不敢搁太阳里面,还不敢大晒,就是搁到暗处阴凉处背干,搁太阳一晒,一见太阳恐怕它到时候跑色,晒的话可能晒白了,可爱惜了,可没少费事这些事情,也没费事也没少作难。
  陈晓楠:2000年左右,文革当中的纪念品,在文物交易市场走红,一组文革的画册能卖出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一些精明的收藏者就深入农村去找机会,文物商人呢发现佘石成的一屋子的宝贝,给开价开到了20万。佘石成不想卖,但是呢他随口说低于100万不卖,没想到这个人又来了,而且开价真的就是一百万。2000年的一百万可以在北京上海买两套房子了,真的是笔巨款。
  佘石成:有两星期三星期他又来了,来了就要买了,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我说不卖了,他说你不说卖吗,我说我跟你要100万块钱,我也不打算卖,我要打算卖,你给我那20万我都给你了。我不卖,我说要你一百万,真给我一百万也不卖给你,他就说我,那你不卖放在那儿干啥,我说我放到在这儿,到时候盖纪念馆教育下一代,就跟他这样回答的,那会儿还没盖纪念馆呢,毛公亭也没建呢,啥都没建呢,我说不卖。他跑了几趟我都不卖。
  解说:这件事也刺激了佘石成,自己一屋子的毛泽东书籍、画册、纪念品,何不专门开辟一块地方收藏展出,他的脑海中诞生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建一座纪念馆给这些藏品安个家。
  佘石成:我想建一个纪念馆吧,把这个纪念馆建起来以后,首先咱的东西能展里头,下面观众到时候来看展览,能看能教育,如果不建一个纪念馆,光在屋里放着,你教育啥到底,不好教育。
  解说:农民想建毛泽东纪念馆,是个石破天惊的想法,想法一出来,就遭到同村人的反对。
  佘石成:跟队里说想建前面队的地里,生产队不允许,人多,队长当不了家不允许。这个说个这那个说个那,反正说啥的都有,我说不让我在这儿建,我建到自己院里头建到我家,他说那你建到你家那,俺就不管了,那你也管不着了,我建到我家你管啥子,在我家建着呢,我当天就跟他这样说。
  解说:对于佘石成的想法,家里人也无法理解。
  刘国宏:开始找我谈的时候,就在我们家,我说那建哪个地方啊?他说建哪儿,就建我们家那个院吧,我说爸能建开嘛,那个地方能建开吗,建了你们住哪个地方,他说能建。
  女:有点那个啥,感觉老的要盖这个,盖个毛公亭纪念馆,光看人家都盖楼了老了盖个这个干啥,也不能住是不。
  佘石成:家里边连媳妇带儿子连父亲,思想不解放,看不透有点不满意,跟孩子就是开了一个教育的会议,就是动员他教育他,后来教育教育,就把孩子儿女都教育醒了,这媳妇父亲也不反对了。
  刘国宏:当时家里其他人也不敢反对,为什么我是老大,他跟我说了以后,我们两个弟弟,就是不敢表达他们的意见,实际上老爷子愿意做的事,他们不发表意见。估计也使不了多少钱,当时这个心理,老人手里有一点积蓄,我那边也有,我说扒就扒吧,盖就盖吧,但是没想到干这么大。
  解说:凭着自己干了多年建筑工人的经验,佘石成设计了一套占地三千平米的纪念馆草图,这样规模的建筑,在朱口村的建筑立实属少见,资金预算要接近百万,佘石成拿出自己做木工的几十万积蓄,还差一半多。
  刘国宏:这个钱,当时这个钱我岳父的积蓄,包括我拿了一大部分,钱不够我岳父又贷了一部分,我父亲又借了亲戚的,就是说他们这一帮跟随他的,支持他的一帮,他们自己拿的,有的拿三千,有的拿两千,有的拿几百,有的借五千六千的,也有。曾经有一个拿出来一万块钱,给我岳父,你先用吧。有钱就还我,没钱就算了。
  解说:2007年的7月1日,筹备三年的毛泽东纪念馆,终于奠基开建。
  刘国宏:第二天就动工了,动工期间呢,就是出现了小插错(曲),别人说吧,说我父亲,就是我岳父他打着主席的旗号,盖了房子让我们子女住的,让他们两个住的,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一块吧,就是宅基地做不下,占了一小部分荒地,这叫庄荒地,就是对方,反对,就是他们告,告的时候呢,他们开始告到乡里,后来告到县里,最后告到菏泽市。
  朱发启(朱口村毛泽东纪念馆副馆长):一开始盖这个馆的时候,有好多阻力,有点阻力,这个比较有的不让盖,有的个人站那个位置不一样,跟这个闹闹几天呢,我们在这儿睡了七天七夜在这个地方。
  佘石成:菏泽地区检察院来,公安局来,法院来,还有司法局来,来了四个单位,来了四辆车来了访问我。一来了我跟那个老朱,我俩在底下呢,我俩在下面,他来了以后下了车了,我说您过来了,他说谁是盖这个纪念馆的馆长啊,我说我是,他说有人告你,我说有人告我,我说你把状子拿过来,念了叫我听听,我也不认字,你既然告我你得有状纸,他就拿出来他说我给你您,说我非法打着主席的旗号,烧香磕头搞迷信,来建纪念馆给小孩发财致富,这样告了我。我说我是给主席盖的纪念馆,我不是发家致富的,给毛泽东他老人家盖这个纪念馆是不是犯多大错误犯什么法,是不是该枪毙是不是该法办呢?我说你给我讲一讲,我当农民我也不了解政策,政策我也不懂。那个人有钱拿钱买砖买地,建厂子都能建,我盖纪念馆不能建?不能盖?我说你给我讲讲吧,结果这一说,那个检察院那个领导一把手就说了,他说老乡你别急,就是来调查你的事情的,叫你建,肯定得叫你建。我说别管了,我有你这句话,这个纪念馆我要建不成,我找个山头碰死了,一天我也不活,我非盖起来。
  刘国宏:建这个设施的时候,确实不是为他本人而建的,人家也理解,理解这一块。因为前面有个主席的亭子,建了主席亭,后面说建个纪念馆,这个尺寸什么东西都给他讲了,多高,一层多高,地基多高,总亭多高,向居民将来展示什么设施,都把这个方案告诉他们了,这个事才不了了之了。
  解说:几经波折,纪念馆的建设正常起来了,经过一年的建设,一栋主楼一栋副楼,一个3000平米的毛泽东纪念馆终于建设完成,佘石成多年的积攒终于可以放在这些陈列室里,向公众开放。
  朱发启:我佩服他佩服佘老先生,他这个精神他这个毅力相当大,指导思想相当正确相当对,所以再大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万事起头难嘛,所以他再难他没有退过。
  朱喜运(朱口村毛泽东纪念馆义工):所以佘馆长这个事,那真是你说个不可思议也行。
  刘国宏:他们说我岳父你那么傻,你自己住的什么位置,你干吗这样住呀,他们有时候不理解,但是我岳父他是一身干劲,一身都是劲。我就是说有钱难买我乐意吧,他就是那个样子。
  陈晓楠:2008年历经一年的磕磕绊绊,东明县朱口村的毛泽东纪念馆终于完工了。纪念馆开放后,迅速引起了各地的媒体还有全国毛泽东热爱者的关注。一些人甚至不远千里,把自己收藏的毛泽东纪念品送到东明,交给佘石成来收藏,就连远在北京的毛家的后人,也注意上了佘石成。
  解说:2009年毛泽东的后人联系了佘石成,请他到北京参加一场毛泽东的纪念活动。
  佘石成:毛新宇打电话让我上北京了,我自己摸不到叫国宏开车,叫他跟着我去了,国宏跟着我一块到了地,在那几天正好一个星期在北京。
  刘国宏:毛新宇夫妇他们就上了主席台,我们就坐在后面,我岳父就坐在后面,他就在裤子上摸。他很高兴很激动,他说我终于见到他们了,终于见到他们毛家的亲人了,梦里做梦都不会到那个地方,我岳父看了以后很激动,我也很激动,拍了两张合影照。回来以后我岳父,就是急不可待的去照相馆洗照片,一洗一看很生气,他说你怎么照的,怎么失去了这个机会,照得很不清晰。我也感到很后悔,但是为了,但是他又不想失去这一次机会,最终还是洗出来挂起来了,但是很不清晰。那是在北京钓鱼台宾馆拍摄的。
  解说:与毛泽东长孙毛新宇见面后,毛家人还赠送给佘石成一些毛泽东的手稿,这些珍贵的藏品佘石成复印之后就陈列在了自己的展厅里。每次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佘石成都会站在门口恭恭敬敬的等候。
  佘石成:到这边,这些图片,我也不认字,咱也不会说,从毛泽东他这个事情一直到这边,到这边在遵义会议上,这些是这几个国家领导人,就到这里。
  解说:虽然没有专业的讲解知识,但佘石成仍然不遗余力的介绍自己的展品。
  佘石成:它这个年月日都在后面呢。崇拜他,给毛主席他老人家鞠个躬献个花,这不能说是迷信是不是,就是崇拜他就是敬仰他怀念他,就是说那话,就是想念他,给他来办这些事情。到我记事来讲,咱也不认字,那就是享了毛泽东的福,那你反正不管怎么说,他做的这些事情,我的认为,还是毛泽东给穷人带来福,参观呢都是免费。他一来参观啥时候来都行反正平常都是礼拜天礼拜六,也不跟你要门票也不收钱,有好多人来给我提个意见,这边应该留个纪念品,或者叫人家请个主席像,叫人家请个主席纪念章,他撂俩钱。我当个农民咱也不认个字,在这个政策上咱也不懂,我说这个事情上咱不能违法,明个儿你要卖纪念章卖主席像,谁要扣住你这个事情,你拿着主席卖钱,咱就折腾不了了,就不卖了多省心,免费参观,又不图利又不图名,这就比较轻松。
  解说:纪念馆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甚至有人想在这里卖点饮料香烟,都被佘石成坚决回绝,老两口没有任何其他的收入来源,几个孩子承担了老人的花费。家里的宅基地和责任田大部分换成了建馆基地,佘石成家只留有很少的菜地,两个儿子至今还住在从前的老宅里。
  陈晓楠:如今佘石成头上又多了一项新的职务,就是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主任。这老年活动被安排在纪念馆里进行,佘石成每个星期要安排老人们看书,看报,看光盘,其中还有一个主题,必然就是学习毛主席。也曾经有企业想把整个这个展馆都买走,而且还承诺,管佘石成老两口的养老问题,但是佘石成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说,他永远都不想做毛泽东的生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泽东的民间记忆:老农因何花光积蓄举债建毛主席纪念馆?